天天看點

江南春日,雪意淋漓

江南春日,雪意淋漓

中式

君語

+

宋徽宗趙佶說:“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我卻喜歡說“家山何處,陽春水榭,雪後園林”。

江南春日,雪意淋漓
江南春日,雪意淋漓

凡在北國過過冬天的人,總都道圍爐煮茗,或吃煊羊肉,剝花生米,飲白幹的滋味。

而有地爐,暖炕等裝置的人家,不管它門外面是雪深幾尺,或風大若雷,而躲在屋裡過活的兩三個月的生活,卻是一年之中最有勁的一段蟄居異境;老年人不必說,就是頂喜歡活動的小孩子們,總也是個個在懷戀的,因為當這中間,有的蘿蔔,雅兒梨等水果的閑食。

江南春日,雪意淋漓
江南春日,雪意淋漓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我生長江南,兒時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銘刻特深;

雖則漸入中年,又愛上了晚秋,以為秋天正是讀讀書,寫寫字的人的最惠節季,但對于江南的冬景,總覺得是可以抵得過北方夏夜的一種特殊情調,說得摩登些,便是一種明朗的情調。

江南春日,雪意淋漓
江南春日,雪意淋漓

江南的地質豐腴而潤澤,是以含得住熱氣,養得住植物;因而長江一帶,蘆花可以到冬至而不敗,紅時也有時候會保持得三個月以上的生命。

象錢塘江兩岸的烏桕樹,則紅葉落後,還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頭,一點—叢,用照相機照将出來,可以亂梅花之真。

江南春日,雪意淋漓
江南春日,雪意淋漓

偶看桕樹梢頭白,疑是江梅小着花

草色頂多成了赭色,根邊總帶點綠意,非但野火燒不盡,就是寒風也吹不倒的。

若遇到風和日暖的午後,你一個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則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歲時的肅殺,并且還可以飽覺着一種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裡的生氣;“若是冬天來了,春天也總馬上會來”的詩人的名句,隻有在江南的山野裡,最容易體會得出。

江南春日,雪意淋漓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戲酒姑娘了。“柴門村犬吠,風雪夜歸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後的景況。“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樣喜歡弄雪的村童來報告村景了。詩人的詩句,也許不盡是在江南所寫,而做這幾句詩的詩人,也許不盡是江南人,但假了這幾句詩來描寫江南的雪景,豈不直截了當,比我這一枝愚劣的筆所寫的散文更美麗得多?

江南春日,雪意淋漓

說明|『中式精緻生活』緻力於中式生活美學傳承,部分圖檔來源煙波裡的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