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齊魯晚報】國内首台雪蠟車煙台誕生記

随着冬奧的腳步越來越近,國産冰雪器材裝備越發受到人們的關注。日前,國内首輛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雪蠟車亮相,這算得上是一件明星産品。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走進位于煙台高新區的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為您揭秘這台龐然大物的誕生過程。

炫酷、友善、零排放

雪蠟車不僅是車

也是集大成的智能空間

“接到任務後,山東省立即成立聯合攻關項目指揮部,組成了1000餘人的研發隊伍,其中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承擔了雪蠟車聯合公關項目組設計組的工作。”在煙台高新區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數字化原型創新實驗室裡,創新設計部設計總監任鎖告訴記者。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團隊講究以人為本,雪蠟車與其說是一台車,不如說是一個基于低溫環境量身定制、集新一代資訊技術于一身的全新智能空間。

炫,首先展現在它的功能全且車體延展性強。據任鎖介紹,雪蠟車行進過程中,廂體為35平方米,但工作狀态時車體完全展開,面積可達92.5平方米。

由于雪蠟車已經前往冬奧會現場,在位于煙台高新區的北京冬季奧運會重大專項研發設計實驗室内,記者看到了雪蠟車的設計模型和設計草圖。這間約120平方米的實驗室裡,地面鋪滿了雪蠟車空間平面布局圖,牆面貼滿了各類設計草圖,兩側還擺放着一些設計模型。

“雪蠟車不僅是打蠟師的工作間,也是運動員賽前熱身、雪闆儲藏、休息娛樂的備戰間、休閑室。車廂空間分為室外熱身區、雪闆打蠟區、雪闆儲存區、工作臨時休息區、富氧休息娛樂區、雪蠟儲存區、衛生淋浴間七大功能區,車内搭載了VR娛樂、生化洗手間、智能家居、訓練器材、音響等裝置,為運動員和打蠟師提供舒适便捷的環境,是目前世界上單層展開面積最大、內建功能最全的雪蠟車。”任鎖介紹。

這輛看似不起眼的雪蠟車,裡面卻“别有洞天”:打蠟台燈光采用的是磁吸移動補光照明,可以友善打蠟師在不同角度的燈光下對打蠟效果進行檢查。而台面的吸風系統差別于國外的上排風方案,采用下排風系統優化了風機的結構、縮短了風道距離,吸力更強、排風效率更高,可快速吸走打蠟過程中産生的粉塵和加熱蠟過程中産生的有害氣體。

“儲存雪闆也是雪蠟車必不可少的一個功能。”任鎖介紹,“在雪蠟車中有兩個儲藏雪闆的區域,一個區域是抽屜式橫向放置雪闆的,另一個儲存區是立式的雪闆拉伸櫃,用腳踩一下腳踏闆就可以解鎖櫃門輕松拉開儲存櫃的門,這個櫃子可以存放150個滑雪闆。”

除了打蠟台和雪闆儲存區,這台車還能保證打蠟師生活休息的需求。洗手間、淋浴間、休息室一應俱全,并且充分考慮冬殘奧會期間殘疾運動員進出的友善性,廂體尾部配備了殘疾運動員輪椅升降平台。

打蠟台旁矗立着的一塊32英寸的電子屏,是整個雪蠟車的“智能控制中樞”,依托遍布全身的數百個傳感器,能夠對車廂各個位置實作實時監測和控制,還能夠通過精準的溫、濕度實時監測資料,為打蠟師選擇蠟型提供重要參考。

另外,這台車不僅“友善”,而且“環保”。雪蠟車的牽引頭采用的是目前國際上先進的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真正做到了零排放,綠色無污染。車頂部安裝的光伏發電系統,可以滿足車内的日常照明和小家電使用。

一個外觀調整40多次

設計師往返北京濟南

30多趟确認細節

然而,就是這樣一台世界領先的雪蠟車,在設計之初卻是一片空白。在國外隻有一些越野滑雪運動非常發達的國家配備了雪蠟車。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正在使用的雪蠟車隻有不到10台。為服務北京冬奧會,在助力科技冬奧的大背景下,國家體育總局提出,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智能雪蠟車。山東省政府接到制造雪蠟車的艱巨任務後提出實作雪蠟車“中國首創、世界一流、完全國産化”的目标。

“很多研發人員都是頭回聽說雪蠟車,車廂要在低于-30℃的低溫環境中依然保持運作能力,時間緊任務重,沒有技術專家指導、沒有圖紙查詢、沒有實車參考,也沒法出國考察學習,更别提制造了。”任鎖說,“然而立足冬奧賽事的高标準要求,我們負責自主攻關研發關鍵裝置,雪蠟台、雪闆櫃及其他核心部件,并完成廂體空間的總體布局、設計和內建。困難有多大,我們攻克的決心就有多大。”

研制初期,指揮部帶着研發人員四處調研學習,逐漸建立起對雪蠟車的認知,一點點建構中國雪蠟車的雛形。

由于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在煙台,重汽集團在濟南,打蠟師都在北京,僅僅為了制造雪蠟台和雪櫃,任鎖就帶着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的設計師坐了30多趟高鐵往返濟南和北京,反複和打蠟師、工程師溝通,不斷确認各個細節。

如今在傳遞的雪蠟車中呈現的打蠟操作台,是已經經過5次修改後的第6台樣機。“我們在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它的使用便利性,還得考慮節能環保的要求,比如最開始的雪蠟車吸風系統噪音一台就達到了85分貝,這樣打蠟師是沒法長時間工作的,經過近3個月的改進,現在的雪蠟車6台同時開啟也隻有60分貝左右。”任鎖說。

實驗室裡,光車體的各種外觀設計圖就貼滿了半幅牆面,“這個設計圖我們調整了40多稿,光設計草圖就有近300張。”任鎖說,“還有其他元件的設計圖紙,加起來足有1000多張,幾乎能鋪滿整個實驗室,最緊張的時候,設計人員一天隻睡兩小時。”

終于,曆時11個月,雪蠟車完成了産品的設計研發制造。其中,僅方案評審與技術設計的反複論證與調整就用時3個多月。

申報24項發明專利

11個月締造

一個工業壯舉

從2020年11月接到任務,到2021年9月下線,這輛集大成的雪蠟車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目前已順利完成國際雪聯越野滑雪FIS積分系列賽三站的保障任務。如今,這輛雪蠟車已抵達北京,将揮師河北崇禮賽區,和國家越野滑雪隊一起沖擊冬奧。

這台“新生兒”雪蠟車,打破了冰雪強國對雪蠟車的壟斷,是目前世界上單層展開面積最大、內建功能最全的雪蠟車,趕超了國際同類型産品,系“國内首創、世界領先、完全國産”,實作了國内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雪蠟車的重大突破,譜寫了“中國智造”的新成就。

雪蠟車涉及新能源動力、光伏發電、5G通信、賽事直播、仿生光源等領域的專業技術,擁有專利79項。在研發過程中注重提高科技含量,新研制了氫燃料重型牽引以及油電混合動力牽引車,增加5G/8K直播系統,全車共申報79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4項);注重落實環保理念,采用光伏太陽能儲能發電,内裝使用環保材質,定制開發新風系統,PM2.5一次性過濾效率達到99%;注重人性化設計,專門配備了殘障人士升降梯,具備重物升降功能和應急逃生功能,并配有幹濕分離淋浴房等,堪稱一項工業壯舉。

在此次雪蠟車研發任務中,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作為設計組長機關,從數字模拟到産品精密制造,經曆數次實驗驗證,首次形成全部國産BOM參數和規格資料,實作資訊化管理和知識資産化,助力雪蠟車從小實驗室走上了冬奧大舞台。

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從2018年落戶煙台高新區,以“設計+智能”為主要方向,瞄準智能制造前沿創新領域,已形成人才聚合、國際智庫、全球高地、創新設計、全省創新、資訊資料六大平台及營運管理、創新設計、原型研發、知識産權、基礎研究和産業孵化六大能力,去年成功更新國家智能制造工業設計研究院,将全面支撐大陸在資訊智能時代的工業設計突破性發展。

雪蠟車的背後,其實是煙台搶占智能制造時代全球工業設計發展制高點的一個側影,必将引領煙台市新型工業化更新發展,助推煙台打造世界“設計之都”

來源:齊魯晚報記者 闫麗君

供稿機關:工業設計小鎮推進中心

供稿人:秦承

稽核人:姜軍

魅力煙台 智彙高新

【來源:齊魯晚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