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媽媽生,外婆養,爺爺奶奶來欣賞”,這種父母就是不稱職的表現

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全家人齊上陣。

在獨生夫妻的家庭中,生出的孩子會得到6個大人的密切關注。他們彼此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戰略合作關系,誰負責孩子生活,誰負責孩子學習。全家人統一的目标就是把孩子培養成才。

“媽媽生,外婆養,爺爺奶奶來欣賞”,這種父母就是不稱職的表現

看似配合默契的關系中,對孩子來說卻是一種傷害。孩子就像是生産線上的商品一樣,被傳來傳去,冰冷又陌生。

“媽媽生,外婆養,爺爺奶奶來欣賞”,這種父母就是不稱職的表現

“媽媽生,外婆養,爺爺奶奶來欣賞”

米米結婚後不到一年就備孕成功,懷上了小米。當全家人得知這個消息後,第一時間就坐在一起,商讨未來的養孩子計策。

這個孩子到來之後,便成為了全家人的焦點。但無論是爺爺奶奶還沒有退休,外婆外公是閑人,養孩子的重任自然要落在老兩口的身上。

“媽媽生,外婆養,爺爺奶奶來欣賞”,這種父母就是不稱職的表現

這樣一來,全家人一拍即合,最後商讨的結果就是,米米生出孩子之後,和外婆一切管孩子,孩子斷奶之後,米米就可以正常上班了,外婆和外公看孩子就可以了。因為爺爺奶奶還需要上班,每個月就承擔起小米吃穿用度,定時送錢來,成為後方補給。

就這樣,孩子出生後,一家人都按部就班地進行着,隻是米米發現,3歲的小米隻和外婆、外公親,無論是自己還是奶奶,都像是陌生人一樣。

“媽媽生,外婆養,爺爺奶奶來欣賞”,這種父母就是不稱職的表現

剛開始米米還安慰自己,等到小米上學之後,接到自己身邊就好了。現在小孩子家家什麼都不懂,慢慢的就好了。但事實上,真的這麼簡單嗎?

孩子需要人陪,時間是依戀的保證

對于剛出生的寶寶,他們和媽媽産生依戀關系的主要原因就是母乳喂養。媽媽每天要喂寶寶很多次,每次把寶寶抱在懷裡的時候,就加深了所謂的依戀關系。

但是,等到喂養行為停止之後,媽媽和寶寶的關系就會變得尴尬。這個時候要是一下子減少了彼此的互動的話,寶寶對媽媽的印象會馬上跌入谷底的。

“媽媽生,外婆養,爺爺奶奶來欣賞”,這種父母就是不稱職的表現

而和他交往密切的人,就被視為是救命稻草。就像是小米,她的救命稻草就是外婆和外公。在小米缺失媽媽的關愛時,隻能從外婆那裡得到補償。

并且,這種依戀關系一旦形成,就不容易被改變。因為寶寶已經足夠成熟,能夠分辨出周圍的人對他的情感和态度,自然是會喜歡和親近的人呆在一起呀!

“媽媽生,外婆養,爺爺奶奶來欣賞”,這種父母就是不稱職的表現

家庭中不同的人物關系,寶寶心知肚明

當寶寶2歲開始,進入了社會交往敏感期,對于外界的規則和關系都能有所感觸。他們知道這個家裡誰說話好使,誰能夠滿足自己的要求。

這種表現說得難聽一點,就是欺軟怕硬,會看眼色。誰經常和他呆在一起,照顧自己,誰就會被發好人卡。反之,就算是血緣關系再近,經常見不到面的話,孩子也會不相信他們的。

“媽媽生,外婆養,爺爺奶奶來欣賞”,這種父母就是不稱職的表現

是以,那些成人眼中配合默契的行為,在孩子眼中卻有截然不同的了解。他們總是非黑即白,不是好人的話,就一定是壞蛋。

“媽媽生,外婆養,爺爺奶奶來欣賞”,這種父母就是不稱職的表現

想要做一個稱職的父母,陪伴是前提

工作忙不是忽略孩子的借口

當今社會的生活壓力過大,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優質的生活環境,就會不停地向上拼搏。下班了也要繼續加班,為了多賺錢,幾乎沒有什麼休息時間。

這種狀态下,自己休息都不夠,就别說花時間陪孩子了。都說安靜的孩子是小天使,但當孩子喧鬧起來,分分鐘變成小惡魔。

“媽媽生,外婆養,爺爺奶奶來欣賞”,這種父母就是不稱職的表現

是以,不少父母就會非常排斥花時間陪孩子,有時間還不如自己看看手機,讓孩子折磨自己,是有多麼想不開。

一旦擁有了這種想法,說明你離不稱職的家長就很近了。孩子的成長隻有一次,每一天都是非常寶貴的,隻要錯過一天,就是永遠地失去了。

“媽媽生,外婆養,爺爺奶奶來欣賞”,這種父母就是不稱職的表現

你付出給孩子的心血,有朝一日都會回報給你

童年記憶對于孩子未來的成長是非常關鍵的。如果在童年時期,自己的父母幾乎不怎麼陪伴孩子,等到父母變老,需要孩子的時候,孩子也不會那麼盡心盡力的。

反之,從小到大都在全身心地為孩子付出,孩子都是能夠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的,等到孩子長大,不僅會孝敬父母,還會如此善待自己的孩子的。就像是一種傳承一樣。

今日話題:

在孩子眼裡,你是稱職的父母還是不稱職的父母呢?你想好以後要怎麼對待孩子了嗎?歡迎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想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