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柳外青骢,水邊紅袂,正适合裝點離别的浩蕩

柳外青骢,水邊紅袂,正适合裝點離别的浩蕩

「人生每個邊上,都有風景美麗。」

◆◆ ◆

圖文原創:人生邊邊

歡迎轉載,謝絕抄襲

01

儀式

離别應該有一個儀式。

無儀式,不離别。

可若離别該有儀式,那又應當賦予它什麼樣的儀式?

秦觀在《八六子》中,便給後人來了一個絕佳的示範: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盡還生。念柳外青骢别後,水邊紅袂分明,怆然暗驚。

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裡柔情。怎奈向、歡娛漸随流水。素弦聲斷,翠绡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蒙蒙殘雨籠晴。正銷凝,黃鹂又啼數聲。

02

暗驚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芳草給詩人帶來無數的靈感,也承載了太多不一樣的情緒。

有時是歡愉,有時恰恰相反。

恨如芳草,萋萋刬盡還生。

恨,什麼仇,什麼恨?

自然是幽恨。

恨而不能發那種。

恨而不能痛痛快快發那種。

恨而不能痛痛快快發也不能痛痛快快消那種。

隻有這樣的恨,才會像芳草一般,榮後還枯,枯後還榮。

沒完沒了。

沒完沒了的芳草或許可以悠然自得,但沒完沒了的恨,卻足以讓任何一個人抓狂。

抓狂的原因不僅在于恨的沒完沒了,更在于這沒完沒了的恨,會反反複複地讓時光倒流,反反複複地讓過去的場景重制——

柳外青骢,水邊紅袂。

柳色蒼翠,紅袂似火。

柳外青骢,水邊紅袂,正适合裝點離别的浩蕩

多麼濃烈的畫面。

濃烈到一望便觸目驚心。

更不用說還是無數次回望。

無數次不得不回望,想忘也忘不了。

那似火的紅袂,一次次灼痛了回望者的眼睛。

燃燒了回望者的魂魄。

他卻無能為力,隻能聽任自己一次次怆然,一次次暗驚。

怆然是對的,暗驚也是對的。

非怆然,非暗驚,就對不起那蒼翠的柳色。

更對不起那似火的紅袂。

注定,在劫難逃。

03

銷凝

無端天與娉婷。

上天為什麼要将那個人的容顔生得如此美麗,引得人不停地思念呢?

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裡柔情。

美妙的時間總是太短,不拘這樣的時間是發生在現實中,還是夢境裡。

怎奈向、歡娛漸随流水。

如同奈何不了上天将斯人生得如此美麗一般,也同樣奈何不了一天天漸行漸遠的事實。

素弦聲斷,翠绡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蒙蒙殘雨籠晴。

春天是一天一天去得遠了。

柳外青骢,水邊紅袂,正适合裝點離别的浩蕩

如同那些共度的時光,一天一天漸行漸遠。

花兒一片一片飛落枝頭,細雨迷迷蒙蒙,籠罩着天地。

這時節,不春不夏,如同人心中不上不下無以安放的焦灼。

也隻有怅然黯然癡然茫然了。

正銷凝,黃鹂又啼數聲。

為什麼黃鹂要在這個時候啼鳴?

是因為看不下去主人公怅然若失的悲愁,還是無端助興,在主人公的凄楚之上,再增添縷縷哀傷之音?

又或者,看見這一切的黃鹂,為春天的離去一直悲傷的黃鹂,隻不過同病相憐,在主人公的情境中,照見了自己?

04

在劫

《八六子》在黃鹂的數聲啼鳴中終結。

但黃鹂的聲音,并不随着詞作的終結而終結。

它會繼續在讀者的耳畔回響。

我們不知道詞作中主人公因何與自己的心上人分開,是自願,抑或是不得不如此。

沒有交待原因,留給讀者自己思索的空間很大。

我們可以将這一段分别,代入任何一段故事。

前人的,今人的。

身邊人的,甚至自己身上。

離别,就該不問原因。

相思,就該不說長短。

曾經的夜月幽夢有多美,春風十裡有多柔情,如今的怅然,就有多麼刻骨銘心。

還有那至死難忘的分離場景。

正适合裝點離别的浩蕩。

非濃豔至極的場景,便不足以表達相思的如火如荼。

一如那如火如荼的牽手時光。

或許,他和她之間的愛,正如同他對她的相思,都要轟轟烈烈地燃燒過,才會真正被慎重其事地刻印在靈魂深處。

那是他的緣,也是他的劫。

在劫難逃。

柳外青骢,水邊紅袂,正适合裝點離别的浩蕩

人生君說

“相思處,柳外青骢,水邊紅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