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光|儒學與中華家文化

吳光|儒學與中華家文化

導言

《大學》曰:“古之欲明明徳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是我們每一個人夢想啟航的地方。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華民族複興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重新認識中華“家”文化的根本内涵及其與儒學的關系,合理定位其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價值與地位?顔之推、司馬光、朱熹、王陽明等曆代大儒有哪些家風、家訓?我們當今該如何培養優秀“家文化“?

2020年1月12日,浙江省社科學院研究員、浙江省儒學學會會長吳光教授莅臨屈子書院講壇,以《儒學與中華家文化》為主題發表演講,揭秘中國家文化。講座由鳳凰網湖南全球同步直播,線上參與觀衆高達45.8萬人;長沙理工大學教授、湖南汨羅屈子書院執行院長王琦擔任嘉賓主持。

【儒學與中華家文化】

吳 光

尊敬的王琦院長,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

非常高興今天到湖南省汨羅市屈子文化園與屈子書院,和大家做一個學術交流。剛才主持人已經介紹了我的一些情況。我的第一本書也可以說是我的成名作,是跟湖南有關系的。我在1969年到1978年在江西的萬載工作,因為江西是跟湖南交界的,是以我經常來長沙參觀馬王堆漢墓。我對馬王堆漢墓發掘的一些文物,尤其是《黃老帛書》《帛書老子》《黃帝書》非常感興趣。是以我在1978年考上中國人民大學曆史系研究所學生以後,選的碩士論文題目就是《論道家黃老之學》,主要是研究馬王堆漢墓的《黃老帛書》,并在碩士論文基礎上形成一本書,定名為《黃老之學通論》。我自認為對古代道家從老子到黃老已經是研究得比較通了,是以叫《黃老之學通論》。這本書在1985年出版,出版以後受到學術界的關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了對我這本書的書評。那時候的書評跟現在不一樣,現在往往出版一本書是組織兩個人去寫書評,我們那個時候寫書評,我給别人寫書評也好,别人給我寫書評也好,都不是組織的也不是邀請的,而是出于自發的要求。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張海燕教授當時是研究所學生,在《中國社會科學》1986年第1期發表了題名《一部頗具特色的哲學史專著——評吳光著》的書評。這本書可以說是我研究道家比較有影響的一本書,也算是我個人的成名作。這本書是跟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有密切關系,這是我跟湖南的學術因緣。

今天我為大家講的主題是“儒學與中華家文化”。我從1988年以後應邀到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做儒學的專題研究近兩年,寫了一本書叫《儒家哲學片論——東方道德人文主義之研究》,這本書先是在新加坡出版,後來在台灣出版,重印了好多次。這本書是我研究儒學的第一本著作。此外,我還在香港出版了《儒學百問錄》,在孔學堂出版了《吳光說儒:從道德仁學到民主仁學》,這是我論述中國儒學發展史和當代儒學研究的一本專著。王琦院長很用心,她從網上買了我的這本書。這是我系統論述儒學的一本書。我近年出版了幾本儒學著述彙集,一本是《國學新講——吳光演講錄集粹》(2016年浙江人民版),是我關于國學二百餘場演講的選集,選了38講,其中一篇是《與浙江省委書記談國學》,談了我對中國哲學若幹前沿問題和浙江文化建設的認識與建議。全書分國學、儒學、道學、浙學四編。另一本書是2018年在貴州孔學堂書局出版的,叫做《從“道德人文”到“一道五德”——吳光學說論集》,實際上是我的儒學論文合集,從我發表的百餘篇儒學論文中選了32篇,是我40年儒學研究的基本成果。

與家文化相對而言是國文化。我們的國文化是什麼呢?國文化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簡稱中華國學。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主體的部分就是我們傳統的國學。在國學裡邊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儒家、佛家、道家,儒佛道三家。儒學在儒佛道三家裡面是起主導性作用的,國文化是講治國平天下的文化,家文化是講修身齊家的道德養成文化。

01

儒學的内涵定位與根本精神

關于儒學的性質,我在《儒家哲學片論》這本書裡面比較詳細地羅列了當時一些儒學研究大家,包括現代新儒家,甚至是現代反儒家學者關于儒學性質的一個論述。現在新儒家、非儒家或者反儒家學者的看法是很不相同的,即使在新儒家内部關于儒學性質的看法也很不相同,比如被稱為北京大學儒學泰鬥的已經過世的湯一介先生,他主持了《儒藏》的編纂,對儒學很有研究。他對儒學的性質,他就曾經用“泛道德主義”來概括。泛道德主義這個概括是不是有道理呢?是有道理的,但是也不全面。在八十年代的時候,有不少人把儒學概括為倫理本位主義。我1988年—1989年間在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做專題研究的時候,當時的新儒家學者,比如說杜維明先生等,就大談儒家倫理,把儒家倫理作為儒學性質的一個概括。那些反儒家學者,例如八十年代一個很起勁的反儒家學者包遵信先生,他把儒學也概括為倫理本位主義。我認為把儒學概括為倫理本位主義就是隻注重儒學關于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其實倫理和道德是不一樣的,道德是内在于心的心理自覺,而倫理是外在于人的一種人際關系之理,是一種秩序。《禮記》裡面講“倫者序也”,就是講一種秩序,倫理就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秩序,是以如果把儒學概括為倫理本位主義的話,就容易忽視他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内在的道德自覺,比如“三綱五常”的五常,仁義禮智信是道德,“三綱”是倫理,盡管在西方哲學裡面可能把倫理學和道德學混為一談,但是在中國哲學裡邊倫理和道德是有區分的。是以我在新加坡就針對把儒學概括為倫理本位主義這個說法,寫了一本小書叫做《儒家哲學片論》,副題叫“東方道德人文主義之研究”,就把儒學概括為東方道德人文主義。是以我認為對儒學内涵的定位,就是講儒學是“以人為本、以德為體、以和為貴”,而且“集道德、倫理、政治三位為一體”的“道德人文主義”哲學,儒學的根本精神就是道德人文精神,這是我在1988年提出來的,到1989年出版的《儒家哲學片論》裡邊提就堅持了這個基本觀點。

在儒家看來,人之是以為人,是因為人是有道德的。人生的根本意義和價值就展現在對理想道德境界與完善人格的不懈追求之中,是以儒學所追求的首先在于确立道德理性,但儒學的道德理性并不是脫離社會實踐的一個道德的空想,而是對人的價值的根本性肯定,是一種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的思想藝術。儒學的道德人文主義與西方以人權為中心的人權人文主義是根本不同的。西方的人文主義是一個以人權為中心,或者說人權至上的人文主義。是以,我們如果将儒學的根本精神定位為倫理本位主義,就可能誤導人們隻重視外在的倫理秩序和人際關系,而忽略儒學的根本價值所在,而将儒學定位為道德人文主義,就必然引導人們去發掘儒學的内在價值,指導人們樹立道德的理想、完善道德人格、關懷人生的意義、追求人生的幸福,進而有助于建立一個以人為本的多元和諧的文明社會。我曾經做過一個關于文化自信的智庫報告,裡邊提出一個觀點,講文化自信的本質是道德自信。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們從曆代關于文化的基本觀念,“文化”就是“人文化成”,就是“文德教化”,以及關于核心價值觀的論述可以得出這個結論。比如說我們現在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論述,24個字。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講的是道德,比如說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文明和諧講的是一種道德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平等也是一種道德境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八個字就完全是我們的中華傳統美德了,是以我講文化自信的本質上是道德自信。在十八大以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上對中華傳統美德有一個很好的概括,他說“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這是對中華傳統美德的精辟概括,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論述的重要補充。

02

儒學的基本特性

我在《儒學哲學片論》那本書及相關論文裡概括了儒學的五大特性:

一是道德理性。所謂道德理性就是确立道德的主體性地位。人生與社會的終極理想以道德為依歸。孔子說“仁者人也”、“仁者夫妻”,就是講道德之“仁”,是人立于世界的根本依據。孟子說“人之異于禽獸者幾希”(《孟子·離婁下》),人和禽獸之别就差那麼一點點,這一點點在哪裡呢?人是講道德的,禽獸是不講道德的。《荀子》有一句話概括得更加明确,“水火有氣而無生”,水火是有氣場的,但是它沒有生命;“草木有生而無知”,草木是有生命的,但是它沒有知覺;“禽獸有知而無義”,禽獸是有知覺的,但他不講道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這是《荀子》揭示的人與禽獸、草木的根本性差别之所在,人有氣、有生、有知,有義,是以最為天下貴。這個跟西方基督教文化講人生下來就帶着原罪來的是不一樣的,我曾經對幾種文化的特性有所概括,說基督教是原罪的文化;儒家是原善的文化,人之初,性本善,人最為天下貴,原善的文化;道家是原虛的文化,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是原虛的文化;佛教是原苦的文化,人生就是要求得解脫,擺脫各種各樣的苦難才算是解脫,是以我把他概括為原苦的文化,原罪、原善、原苦、原虛,集中文化特性不一。但是各種文化在最高層次上又是相通的,最高層次上都是講什麼呢?其實無非就是講真善美這三個字,是以是相通的。但到第二層次講的是原罪、原善、原苦、原虛,就有所不同了,一直到最基層,講日常禮義風俗,禮俗方面就有很大差異了,比如說節氣,基督教過的是聖誕節,我們過的是清明節、春節、中秋節,道家過的是鬼節(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是以禮俗方面就有很大差別。但在最高層次上其實講的無非都是真善美。是以儒學的第一個特性就是道德理性。儒學認為,如果離了道德之仁、道德之義,人就與禽獸無異了,是以說道德理性是儒學的一個根本的核心價值。

二是人文性。儒學一個重要的特性就是他的人文性。儒學特别強調以人為本,以解決社會人生問題為根本任務,關懷人的生死存亡。馬廄失火,孔子問的是傷人乎,不問馬,這就是以人為本的一個思想。儒學重視社會的安定和諧,追求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成就君子人格。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騰文公下》)的大丈夫精神,荀子所謂“權力不能傾也,群衆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荀子·勸學》)的君子德操,展現的都是一種人文精神。

三是整體性。儒學以整體宏觀地把握自然、社會、人生為理性思考的方向。“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的觀念源遠流長,甚至可以追溯到史前文化。我曾經有一個論述,“天人合一”的觀念我們可以從7000年前河姆渡遺址的一塊象牙雕刻可以看出來,那個雕刻就是什麼圖案呢?就是兩個鳥捧着一個太陽,考古學叫“雙鳥舁日”,民間就說是“雙鳳朝陽”,兩個鳥捧着一個太陽,按常理講,鳥就會被燒死了,但是為什麼有這種象牙雕刻呢?我認為是象征史前人類追求人與天的自然和諧相處,追求“天人合一”這麼一種理想境界,是以可以說“天人合一”的觀念甚至在史前人類裡邊就已經有了,這個成為儒家思想的一個源泉。“萬物一體”的觀念也可以從一些古代的文物裡邊可以看到,比如說杭州良渚文化遺址有一塊玉琮,這個玉琮它是一個什麼圖案呢?就是一個羽冠,羽毛做的冠,人面,人的頭面,獸身,野獸的四個爪子合為一體。這個合為一體是什麼意思?實際上就是“萬物一體”的觀念的物化,是以說儒學的整體性展現了“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的思想觀念。我在新加坡的時候曾經跟一個美國教授辯論,他講儒家的整體性是一個封閉的、循環的體系,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認為儒家固然是宏觀、整體性地看問題,但是我們這個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是一個變動的世界,是一個不斷在進步的世界,是以整體性不等于封閉性,而是追求最高和諧境界即整體和諧的一個精神。是以我曾經對儒家的大同思想有一個解說,發表在《北京日報》上,就是《儒家大同理想新解》。這個新解新在哪裡呢?就認為大同不是同一,而是大和。這個有沒有根據呢?是有根據的,見于《禮記·禮運·大同章》的鄭玄注解。《禮記》是由東漢經學家鄭玄注疏的,他在《禮運》篇的“是謂大同”句下注曰:“同猶和也,平也”,這個同就是和,大同就是大和,大、太古通,大和就是太和,太和就是最高境界的和諧境界。宋儒張載在《正蒙》這本書裡面有《太和》篇,太和這個觀念在古代就是大和。那麼,在大同即大和的社會裡,是不是完全大公無私呢?我的解讀不完全是大公無私,是大公有私。為什麼說大公有私呢?因為他講大同社“會男有分,女有歸”,男的是有社會分工的,女的是要尋找歸宿,要成立家庭的。成立家庭,家庭裡邊人員的不同,擁有生活資料就不同,生活資料就是各個家庭所專有的,實際上這個就是私有财産,是以說大同社會不是絕對的大公無私的社會,主體上是公有制社會,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但是天下為公裡邊是有家庭,有家庭就有私産,是以說夜不閉戶,隻不過是出去大家都覺悟很高,沒有偷盜的,是以可以做到夜不閉戶,但是戶裡邊是不是還有私有财産呢?顯然是有私有财産的。是以我的解讀大同就是太和,最高的和諧境界,也就是整體和諧,但社會成員之間是“和而不同、大公有私”的。這樣的大同社會,比較有可能實作。

四是實用性。最早是李澤厚先生他概括儒家思想的特性,他說是一種實用理性,我認為其概括有道理。具體就表現為經世緻用,修己安人。孔子講修己安人,修己安百姓,是作為一種政治觀,從修身到到治國平天下。是以修己治人、經世緻用,就是儒家道德理想在政治上的應用,要求将儒家的道德修養落實到安定民生、治國平天下的政治實踐中,進而展現了儒學的實用性。

五是開放性。表現為一種重視相容和諧、與時俱進,重視開放和變革。儒家認為“文”與“質”的關系是辯證的,曆史上從孔子開始讨論“文”與“質”的關系,所謂文和質的關系就是文明和野蠻的關系。儒學就是抱持文明進化的曆史觀來看待曆史的,所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是一種開放的、發展的曆史觀。是以儒學的開放精神也包含了一種相容的和諧,多元的包容的思想。

03

儒學的核心價值觀:從仁本禮用到一道五德

1.曆代儒家的核心價值觀論述。

曆代儒家的核心價值觀論述是有同有異的。其實關于核心價值觀論述不是一錘定音就永遠不變的,他是不斷根據生活與社會的實踐去豐富其内容,不斷增加新論述。比如說黨的十八大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24字論述,第一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到十九大的時候又有一個新論述了,增加了一個美麗,叫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我前面講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華文化的“講仁愛”等六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要源泉”的論述,實際上也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論述的重要補充。

曆代儒家對核心價值觀的論述雖然本質上是一樣的,但是具體的内容也不一樣。比如說孔子講了二十幾個範疇,如果統計起來可能有三十幾個價值範疇,如仁、義、禮、智、聖,孝、悌、忠、信、中、和、恭、敬、寬、敏、惠、溫、良、儉、讓、勇等,這都是對核心價值的概括,但是他講得最多的是仁和禮這兩個概念。學術界也有各種概括,或說“仁禮一體”,或說“仁禮并重”,我認為這些概括都是有問題的。我的概括是“仁本禮用”。在孔子的價值觀念論述中,仁和禮的關系是什麼呢?仁是根本的,禮是仁的一種外在的表現和運用。如果從體用關系講,仁是體、禮是用,是以我把他概括為“仁本禮用”,或者叫“仁體禮用”,這是孔子的核心價值觀論述。到他的孫子子思,他有一種新提法,即所謂“五行說”,“五行說”是哪五行呢?叫仁、義、禮、智、聖。龐樸先生對子思的“五行說”曾經有一個很中肯的解讀。另外子思又有“六德”之說,這“六德”就是聖、智、仁、義、忠、信。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湖北荊門市郭店發掘出一些儒家簡牍,其中有一篇叫《六德》,據考證是屬于子思的著作。子思後面是孟子,孟子就更加簡潔的概括為“仁義禮智根于心”的核心價值觀。還有稷下的儒家,就是《管子》所載《牧民》等篇。《管子》這本書是各家學說的一個綜合,不是一家一派的學說。郭沫若先生早就有考證,他認為《管子》這本書是稷下學宮各家各派著作的總彙,我比較同意他的看法。有人說《管子》這本書是一個管仲學派的著作,管仲那個時候學在官府,沒有學派之分。隻有學在民間,孔子以後才有學派。學在官府,就是指一家之言,官府之言。管仲那時候還沒有形成一個學派,是以談不上管仲學派。《管子》這本書是各家學說的總彙,有儒家的、有法家的、有道家的,有陰陽家、五行家,各家的都有,最主要的是儒、墨、道、法這幾家。其中儒、法、道這三家的著作比較多。甚至有農家著作。《管子》這本書裡面有儒家的著作《牧民篇》,裡面提出一個核心價值觀論述,就是“禮、義、廉、恥”作為“國之四維”。說“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所謂“四維”,就是支撐國家的四根精神柱子,這四根柱子要是倒了的話國家就會滅亡了,是以這是《管子》這本書裡面儒家學派對核心價值觀的一種論述。

到荀子,講“隆禮重法”,有人解讀《荀子》的“隆禮重法”就是法家,這個說法是片面的。荀子是儒家。為什麼說荀子“隆禮重法”是儒家呢?因為荀子他講的是“隆禮尊賢而亡”,隆禮、尊賢是儒家的一貫主張,這才是王道。又講“重法愛民而霸”,荀子是王霸兼用的。“愛民”是儒家主張,法家是不愛民的。法家對愛民、對仁義道德,都加以批判。《韓非子》有《五蠹》篇,就是批判儒墨的。是以講荀子是站在儒家立場上來講“重法愛民”的,是以荀子是儒家。荀子還有一個重要思想,“隆禮”之外,還講“隆仁”,對仁的肯定,他說“王者先仁而後禮”。有人據“隆禮”一言就把荀子概括為禮學,也是一偏之見。實際上,荀子還是繼承孔子的“仁本禮用”思想的。他說“王者先仁而後禮”,說明荀子是站在儒家立場上去談禮、談法的,可以說荀子是“王霸兼用,禮法共治”。

到西漢時代,董仲舒提出了“三綱五常”思想,仁義禮智信作為五常之道,到了東漢,就把“三綱五常”固定化了,從此以後曆代君主專制社會都把“三綱五常”作為一個核心價值觀加以論述,直到清末。到“五·四”新文化運動開始“打倒孔家店”,批判“三綱五常”的思想,以後關于核心價值觀的論述才有重要改變。

新文化提倡民主、科學和愛國的精神,這個主流應該肯定。但是也有一股潛藏的逆流,就是從“打倒孔家店”到全盤批判乃至否定中國傳統文化。以魯迅的《狂人日記》為代表,他說讀遍了二十四史,字裡行間就是“吃人”兩個字,就是禮教“吃人”,其實魯迅隻看到了過去的禮教有壓制人性的這一面,既所謂“吃人”,但是他沒有看到禮教有“養人”的一面。中華民族的道德人文精神也就是在傳統的禮教裡面培養起來的。但新文華運動對傳統的道德、傳統文化加以否定,形成全盤反傳統思潮。這種思潮在五四時期還不明顯,是潛在的,但是以後發展得越來越明顯,到“文化大革命”時,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打倒一切,否定一切,全盤否定傳統文化,提倡兩個決裂:一是跟傳統決裂,一是跟傳統的觀念決裂。

2.一道五德:當代儒學核心價值觀的新論述。

現在已經進入全球化時代。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我們如何來重新認識和推廣儒學的核心價值觀是當務之急。當代也有幾位知名學者對核心價值觀重新加以論述。比如說,北京師範大學的周桂钿教授提出“一本五常”之說。“一本”就是民本,以民為本,“五常”就是孝、仁、義、中、和,把孝字擺在第一位,把傳統的禮和信去掉。杜維明先生提出“摒棄三綱,保留五常”之說。也有人提出“三綱”一個字不能要,“五常”一個字不能改。我認為隻是一家之言。其實,所謂“五常之德”也是根據時代的需要而調整的。我2010年寫過一篇文章,發表在《哲學研究》上,題目叫《重塑儒學核心價值觀——“一道五德”論綱》,對當代重塑儒家核心價值觀問題做了論述,提出了“一道五綱”新論述。我認為,儒家所講的仁義禮智信相比較,仁是最根本的,是儒家的根本之道,這個仁就是以人為本,以德為體,尊重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強調人的道德自覺,由此發展出一個從傳統的民本走向現代民主的一個當代的人文精神。

仁和義、禮、智、信諸德是一種體用關系的看法不是我首倡的。宋儒早就有論述。如宋儒程颢就說,仁是頭腦,義、禮、智、信是四肢,頭腦是指揮四肢的。是以說宋儒就已經有這樣的一種種體用的概括。仁是體,其他諸德是用。我對“一道五德”的概括也就是一種體用論的概括,仁是根本之體,義、禮、信、和、敬是體之用,是當代特别需要提倡的一種五常大德。五德是仁道的展現。“義者宜也”,義就是适宜,恰到好處,包括公平、公正的思想。“禮者序也”。禮就是一種倫理,是一種秩序,禮現在發展到法。“信者誠也”,《中庸》講“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所謂“誠之者”就是守住這個“誠”,也就是“信”。“和者達道”,在一味強調“鬥争”的氛圍裡,尤其需要強調和平與和諧。敬就是“敬畏”,敬畏就是一種信仰。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就是跟西方相比,認為西方信仰基督教,但是中國人沒有一個全民的宗教,是以有人主張要建立全民的宗教,好像如此就有“信仰”了。這是一種偏見。其實,中國人曆來是有信仰的,這個信仰就包含在我們的敬畏意識裡。孔子講君子有“三畏”,謂天命,謂大人,謂聖人之言,這就是君子的信仰,後來孟子對孔子的敬畏思想有了新的補充。一是敬畏道德,“人之異于禽獸者幾希”,就是建立對道德、道義的敬畏;二是敬畏曆史,他說孔子寫了《春秋》這本書,亂臣賊子就害怕了,就是要樹立對曆史的敬畏;三是敬畏民心,他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以孔孟奠定了中國人的信仰基礎,就是對天命、對聖人、對道德、對曆史、對民心的敬畏,這成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這個敬畏意識就是信仰。比如說評價某個人講不講仁義,不講仁義就不是人,不講道德良知就不是人,這都是一種道德的評價,我們的信仰就包含在我們的敬畏意識裡邊。是以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尤其需要重建敬畏的意識,重建我們的信仰。概括而言,當代儒學核心價值觀可以概括為,以仁為根本之道,以義、禮、信、和、敬為五常大德的“一道五德”價值觀。這個核心價值觀,既有現代性也有普世性,既是我們現代生活的需要,也是全人類普遍需要的價值觀念。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進而提出“以德治國”的方針,建立“小康社會”、“和諧社會”和“中國夢”的目标,提倡“八榮八恥”為主要内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一直到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習近平的“新六德”,這些都是關于核心價值觀的論述。說明了什麼?說明我們的主流意識形态,從改革開放到現在40年了,儒學的元素越來越多了。最初講實事求是,實事求來源于《漢書》,是儒家的概念,被作為“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誠如鄧小平同志所言。當然毛澤東對實事求是的内涵做了一個新概述,但是這個概念是來自于西漢。後來江澤民時期提出“以德治國”,胡錦濤提出“和諧社會”,提出“八榮八恥”,有的人說“八榮八恥”很難記,記不住,我說如果是拿傳統的核心價值觀去加以概括的話,也就好記了。就是“八榮八恥”,這個“八榮”就是我們傳統的仁、義、禮、智、信加上忠、勤、廉這八德的現代擴充版。怎麼說呢?比如說第一個是講“熱愛祖國為榮”,愛國就是忠于國家,就是忠這個德;二是講服務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仁者夫妻,以民為本就是仁;三是尊重科學,尊重科學就是智,仁義禮智信的智;四是團結互助,團結互助就是義,誠實守信就是信,遵紀守法就是禮,傳統講禮,現在講法,辛勤勞動就是勤,艱苦奮鬥就是廉。是以我講“八榮八恥”就是中華傳統美德仁義禮智信家忠勤廉的現代版。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中有16個字來自于中國傳統文化,還有8個字來自于西方文化,自由、民主、平等、法治,這是從西方文化來的,也可以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論述是中西文化的合璧,中西道德觀的合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全球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根本性指導思想,我們作為儒者應該要具有自覺擔當的精神,為實作“中國夢”和全人類的共同發展恪盡職守。

04

中華“家文化”的内涵與要素

1.家文化在中華文化傳統中的地位與意義

現在我們講中華家文化。首先要講它的内涵與要素。家文化是跟國文化相對的,我前面講過,國文化就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也就是中華國學。我比較提倡中華國學這個概念,對中國人來講是國學,對世界來講就是中華國學,國學的主體則是儒、佛、道三家之學。那麼,文化是什麼東西呢?統計起來,全世界有幾百種關于文化的論述,中國人也有很多關于文化的論述。我堅持根據我們老祖宗的說法。也就是《周易》裡邊講的“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什麼叫人文呢?就是《周易》所講的“文明以止,人文也”,既講文明達到一個最高的境界就是人文。這個“人文”是什麼意思?就是人文道德,“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用人文精神去教化天下人,以達到移風易俗的目的,這就是“文化”的原始含義。

但《周易》是講“人文化成”,還不是直接叫“文化”。“文化”這個詞來自于西漢的經學家劉向。劉向編的一本書《說苑》有《指武》篇,首次提出“文化”的概念。他說:“聖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後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顯然,他這個文化的論述是跟武力相對而言的,“文化”就是文德教化,武力就是武力征讨。文德教化如果不能改易風俗,遂用武力征讨。是以說文化就是人文化成、就是文德教化。如果這樣的解說可以成立,那就應該承認,文化這個概念一開始就是一個正面的概念,就是一個正能量。是以,文化沒有優秀不優秀之分,優秀傳統文化,難道還有一個不優秀的傳統文化嗎?至于那些曆史上的糟粕,比如說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算不算文化呢?當然不算。文化的本質就是文德教化,人文化成。

那麼,什麼叫中華家文化呢?中華家文化就是強調中華美德的一種道德養成文化,就是中華民族強調以修身齊家為基礎的道德養成文化。儒家文化是中華家文化的主要思想源泉,儒家的經典《大學》首章有非常重要的一段名言。它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徳,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緻其知。緻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就是所謂《大學》的“三綱領、八條目”,其中“三綱領”的“在親民”一條,被程頤、朱熹修改為“在新民”,王陽明反對這個修改,而主張遵從東漢經學家鄭玄注疏的《禮記·大學篇》(即所謂《大學古本》)。後面講的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所謂“八條目”,基本思想是“明德”為體、“親民”為用,“修身”為本,“治國平天下”為人生目标。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修身、齊家而後治國平天下,這正揭示了儒家家文化與國文化的内在邏輯關系。

2.中華家文化的基本内涵和要素

所謂“家文化”就是根植于中華文化傳統,而以修身齊家為核心的道德養成文化,這就是中華“家文化”的基本内涵。它包含了四大要素,這四大要素就是:家風、家教、家法、家史,就是德、義、禮、史四個方面。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者家族的道德風尚,生活方式與文化傳統,是造就家文化的根本精神。家風是一種精神,是造就“家文化”的一種根本精神,比如說孝悌忠信,這就是“家文化”的一種根本精神,修文習武、耕讀傳家也是傳統家文化的一種精神,這是家風。

家教就是治家的規矩,禮儀和家長的訓示。家訓也是一種家教,是一個家庭必須要遵守的道德準則、行為規範和禮儀制度,一般由祖輩遺傳下來,或者由家長來制定,如果祖訓沒有的話就由當時的家長制定一個家訓,這就是家教。家教也包括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子女的重要訓示或教誨。

家法就是懲治違背家教的一種剛性的辦法,包括道德譴責、制度懲罰甚至肉體懲罰。過去家法就是一根大棍子,這根大棍子就是懲罰肉體的,違背了家教、違背了家風就用這個來懲罰。還有一種制度性的懲罰,比如說如果違背了家族規定的某些制度和禮儀就要受到懲罰。還有道德譴責,道德譴責是普遍的,比如說規定如果後世有貪贓枉法者就不得入祖墳,也不得入宗祠,這在過去是很嚴重的懲罰。這個就是一種剛性的懲罰,也是家法。

家史,就是記載家族發展史的曆史典籍,包括家譜和家人的著述成果。過去的宗譜、家譜裡邊一般都有一個文苑或者藝苑,就是文藝作品之類,這是家史。

總之,家風、家教、家法、家史,這四大元素構成了中華“家文化”的一個有機整體。中國曆來有家國天下的說法,我們的宣傳智語裡邊也講“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是國的最基層細胞,國是千萬個家的共同體,是以“國文化”也展現在“家文化”裡邊。所謂家國天下,就是講國是家的延伸。“國文化”就是“家文化”的政治延伸,國風、國教、國法、國史,這些東西都是“國文化”的要素,也是“家文化”四要素的延伸。在家要盡孝悌,在國要盡忠貞,忠孝傳家曆來是我們的傳統。

05

曆代大儒的家風家教

大陸曆代著名士大夫家族或大儒家庭,都有優秀的家風家教傳承,例如《孔子家語》,雖其成書時代及真僞尚存争議,但相信其中保留了許多孔子及其子弟的家訓、家教史料,可視為一部“孔子家訓”之書。魏晉以後的著名家訓,則有三國諸葛亮的《誡子書》、北齊顔之推的《顔氏家訓》、五代錢镠及其後裔的《錢氏家訓》、北宋司馬光的《傳家集》、南宋朱熹的《朱子家訓》、明代王陽明的家書《示憲兒》等、袁黃的《了凡四訓》、明末劉宗周的《祖訓》、《宗約》、宋明時代号稱“江南第一家”的浙江浦江鄭義門的《鄭氏規範》、清儒黃宗羲的《梨洲末命》、朱用純的《朱柏廬治家格言》、曾國藩的《曾氏家訓》等等都很著名,現擇要簡介如下:

1.顔之推《顔氏家訓》

曆代大儒,一般都一定有一個比較好的家風和家教。最早最完整的是北齊顔之推的《顔氏家訓》,後人認為“古今家訓以此為祖”。《顔氏家訓》講的主要是立身、治家之法,辯正時俗之妙,以訓子孫。以儒家為主,兼采佛老之言,佛家和道家的一些治家格言也作為家訓。

2.諸葛亮的《誡子書》

《誡子書》強調的也是修身立德,立志成學。其中一些話都是脍炙人口的。例如“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這些話,都成了耳熟能詳的格言了。澹泊明志、甯靜緻遠也都是許多文人名家的座右銘,寫在書法作品裡邊。“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甯靜緻遠”,“澹泊明志”,這些就是諸葛亮《誡子書》裡邊的名言、成語。

3.司馬光的《傳家集·訓儉示康》

司馬光的《傳家集·訓儉示康》裡提倡儉素思想。司馬康是司馬光的兒子,他是以廉孝著稱的。司馬光的《傳家集·訓儉示康》裡講:“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衆人皆以奢靡為榮,吾獨以儉素為美。······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诟病,有德者皆由儉來也。”現在中國崛起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了,要不要提倡儉德?當然要向司馬光學習,以儉素為榮,以奢侈為恥。

4.朱熹的《朱子家訓》

《朱子家訓》影響很大。我們到南韓去,發現儒家學說對南韓影響最大的是是程朱理學,其中最重要的書是《朱子家訓》,南韓人是謹守儒家朱子家訓的。《朱子家訓》的核心就是謹守禮義。君之德是仁,臣之德是忠,父之德是慈,子之德是孝,兄之德是友,弟之德是恭,夫之德是和,婦之德是柔,事師貴禮,朋友貴信,敬老愛幼等等,特别強調“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5.王陽明的家風和門風

王陽明的家風和門風也是很值得我們了解的。王陽明在被貶龍場以後,收了不少子弟,立了一個學規。我們知道,書院的學規講得最多的是朱子的白鹿洞書院的學規。《白鹿洞學規》(載《晦庵集》卷七十四)分好幾個方面,首列“五教之目”曰:“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别,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次列“為學之序”,曰:“愽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次列“修身之要”,曰:“言忠信,行笃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次列“處事之要”,曰:“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末列“接物之要”,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已”。王陽明的學規就簡易直接得多,就是八個字:立志、勤學、改過、責善。

王陽明對自己的家庭成員和弟子的教育展現在許多方面,尤其是他對他的兒子王正憲有一個《示正憲兒》的三字經。《三字經》宋朝就有,據章太炎考證是南宋甯波學者王應麟撰著。後來又經過多人修改,成為現在我們所知道的《三字經》。王陽明則專門有《家訓三字經》,其要點是:“幼兒曹,聽教誨”,小孩子要聽大人的教誨。“勤讀書,要孝弟”,要勤奮讀書、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學謙恭,循禮義”,為人子弟要謙恭守禮。“節飲食,戒遊戲”,這句家訓尤其适合現在,現在很多孩子都玩遊戲着迷,是以要勸孩子們力戒遊戲,飲食要節儉,不要浪費。“毋說謊,毋貪利”,不要說謊,要講真話;不要貪圖私利。“毋任情,毋鬥氣”,不要任情使性,不要鬥氣賭狠。“毋責人,但自治”,不要去責備别人,要嚴于責己。自治就是克制自己、嚴于責己的意思。“能下人,是有志,能夠善為人下,才算是有志氣的人;“能容人,是大器”,能夠包容他人的人,才能有大出息。“凡做人,在心地”,做人就是心地要好,就是要講良心;“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兇類”,良心好的人一定是善良之士,心地惡的人一定是兇殘之類。“譬樹菓,心是蒂”,比如說種植水果,那個心就是是根本的蒂,“蒂若壞,菓必墜”,果蒂如果壞了,果子一定會從樹上掉下來。“吾教汝,全在是;汝谛聽,勿輕棄”。我教導你們的做人道理全都在這裡了,你們一定要聆聽牢記呀。王陽明的教子三字經,我看可以成為我們現在家長教兒的一個很好的典範,特别是一些做人的道德要求和勤奮讀書的要求,正是我們今天應該大力提倡的。

6.明末大儒劉宗周的家風家訓

明末有個大儒叫劉宗周,是王陽明的後學,是浙江紹興人。他編了《劉氏宗譜·祖訓·宗約》,内容豐富,其根本精神就是忠孝禮義、揚善懲惡。這就是劉宗周提倡的道德人文精神。

7.清儒《朱柏廬治家格言》

《朱柏廬治家格言》是一篇很有名的家訓。朱柏廬,名用純,是江蘇昆山人。他的治家格言講得很具體,都是一些為人處事要日常生活準則,勤謹守禮的基本道德。如“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内外整潔”、“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安分守命,順時聽天”等等。

8.《曾國藩家訓》

曾國藩,湖南人,是近代鎮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名将,被譽為清朝“中興之臣”、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者。他的家訓内容豐富,也很有名。但最主要的是修身處世和謹守家風這兩類,例如其“修身處世類”說:“明修己治人之道,才叫讀書。……戒傲惰,再戒傲惰。以‘廉、謙、勞’三字自惕。居安應思危。應從挫折處磨煉意志。”“謹守家風類”說:“‘孝友’二字可使家勢經久不衰。嚴教子侄勤、敬、和。……力戒驕奢,……以勤儉自持,以忠恕教子。”這些對我們現在提倡“家文化”都很有參考意義。

整體而言,曆代大儒的家風、家訓所代表的中華“家文化”,是以修身立德為根本,以仁愛、和諧為立身之本,以勤儉持家為良好家風,以親民、廉潔為從政大德。這是儒家經典《大學》三綱領、八條目的具體運用,值得我們深入挖掘,發揚光大。上引《大學》首章那段話,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性指導思想。還有《論語》所載孔子講“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一段話,就是後來流傳廣泛的《弟子規》的基本思想,其核心就是“孝悌”二字。《弟子規》也是我們應該要學習的儒家啟蒙讀物。

6

當今家長如何培養優秀“家文化”

對當今家長而言,我們應如何重建家文化、培育好家風呢?我有五點建議。

一是帶頭讀經典。特别是帶頭學習國學基本經典。儒家的《四書》,儒家的《四書》本來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個排序,但是朱熹特别把《大學》放在四書之首,當然有他的深意在那裡。儒家的基本經典是“四書五經”,五經說實在的,比較複雜,尤其是三禮,禮記、周禮,儀禮,裡邊有很多東西是我們現在無法了解的,其繁瑣禮儀也是我們現在人不可能完全遵守的。是以我主張我們要遵守基本的禮儀,人與人之間要有一個基本的禮儀,但是不要拘泥于古禮。有人說我們要全盤恢複古禮,請問是什麼時代的古禮?是清代、還是明代、宋代、唐代的?或者是春秋戰國?春秋戰國前面還有夏商周,到底是哪個時代的古禮?如果說是夏禮,他是最早的了,商周以後的禮對夏禮就又說改革、損益,可見夏禮也是不完全的。今天說殷禮、周禮也是不完全的,是以孔子說講殷因于夏禮、周因于殷禮,“其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代可知也”。都是講古禮是因時損益,不斷變化的,這個禮是每個時代都會有所損益。《禮記》裡面有一句話,“禮,時實為大,順次之”。許多人強調恢複古禮時忘記了這句話,就是以時為大,因時制宜,随時變化。是以,我們現在并不提倡完全恢複古禮,而是提倡基本的禮義,對古禮有所損益有所改革的現代禮儀,當然一些基本的禮儀還是應該謹守的。我主張讀《四書五經》主要是讀《四書》,而《四書》最重要的還是《論語》。《論語》就像一部道德百科全書,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為學、為人、為政、為道的道德格言,應該反複讀,經常讀,并且要踐行,“學而時習之”。

還要學習後儒的代表作,比如說王陽明的《傳習錄》,除此之外,還要讀些儒家以外的經典著作,如道家的《老子》《莊子》,佛家的《壇經》、《金剛經》《華嚴經》。要深入了解佛老經典的主旨和精神。力求做到王陽明所說的“儒佛老莊皆為我用”。

二是選讀幾種《家訓》代表作。要樹立一個良好的家風,就要學古人的家訓、家教,是以有必要選讀幾種《家訓》代表作,比如說《顔氏家訓》、諸葛亮的《誡子書》,王陽明《示憲兒》教子三字經、《朱柏廬治家格言》等。

三是盡量多了解一些家族的發展演變史。因為每個家族,每個姓氏,在曆史上都有許多值得驕傲的曆史名人和重要事件,是以有必要了解一些本家族的發展演變史。對家庭成員進行家史教育,把家族中一些好的傳統提煉出來,發揚光大。

四是閱讀并且熟悉一些童蒙教育讀本。比如《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千字文》,還有一些中華詩詞選本之類。

五是家長要率先垂範,以身作則。要做一個有道德、有知識、有能力、肯擔當的好家長,為孩子做個好榜樣。一般來說,父母親是孝的,孩子必定會效法父母親來盡孝,如果父母親對自己的父母親不孝,那麼孩子可能會效仿父母,成為不孝子孫。

我們今天要建立的優秀家文化,應該是保持家庭和睦,道德高尚,仁愛忠孝,禮義廉恥,父慈子孝,夫妻恩愛,敬業守禮,誠實守信,這些基本道德的家文化傳統。要傳承美德,利國利民,應該修身立德,齊家立業,以“仁本禮用”作為根本宗旨。我們在緻力培養優秀家文化的同時,還應該自覺地培養家庭成員的愛國主義的情懷。

今天我講家文化講了這麼多,如果講得不合适的地方,歡迎大家進行批評,也歡迎進行讨論。

謝謝大家!

(王琦整理後并經主講嘉賓最終審定)

吳光|儒學與中華家文化

主編:朱漢民 王琦

出版社:湖南大學出版社

版次:2021年6月第1版

開本:16

定價:68.00元

ISBN:978-7-5667-2172-3

【書籍簡介】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與“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國家強。在中華民族複興的今天,如何繼承與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之與中國現代化建設和文明發展相适應,是一個重要的時代課題。本書彙集了湖南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社科院等高校與研究機構的知名學者在屈子書院講壇演講的内容,展現了朱漢民、景海峰、劉海峰、顔炳罡、彭林、程方平、李相海、董平、王中江、吳光、李宗桂、李存山、杜保瑞等教授關于鄉賢典範、禮樂文明、家風家訓、科舉制度、知行合一、成己成人、中國文化精神等問題的獨特見解,呈現了當代學者的家國情懷與文明傳承的使命和擔當,展現了他們立足傳統、面向現代的理性思索與人生智慧。

即日起,“屈子書院”公衆号将每周推出《家國情懷與文明傳承》一講内容,以飨讀者。

【書本目錄】

第1講 朱漢民 鄉賢典範與湖湘人格

第2講 景海峰 談“心”

第3講 劉海峰 從古代科舉到現代聯考

第4講 顔炳罡 傳統家訓的現代價值:由家族制度的破壞到家庭文明的重建

第5講 彭林 儒家禮樂文明與中國文化精神

第6講 朱漢民 李相海 程方平“東亞傳統書院與現代傳承”會講

第7講 董平 陽明心學及其知行合一說

第8講 王中江 儒家的一貫之道:成己、成人、成物和"仁"的精義

第9講 吳光 儒學與中華家文化

第10講 李宗桂 善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第11講 李存山 範仲淹與《嶽陽樓記》

第12講 杜保瑞 《周易》的人生智慧

後記

【嘉賓簡介】

吳光|儒學與中華家文化

吳光

吳光(1944.10—),浙江淳安人。現任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兼任浙江省儒學學會會長、全國儒學社團聯席會議創會秘書長、國際儒聯榮譽顧問等職。曾任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所長、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特聘教授暨博士生導師、中國孔子基金會副會長、國際儒聯理事暨學術委員等職。曾多次應邀應聘到日本、新加坡、南韓、美國、德國、澳洲等國及港、澳、台通路、講學、研究。著有《黃老之學通論》《儒家哲學片論》《國學新講》《吳光學術論集》等專著和文集,主持了《王陽明全集》等古籍整理,主編了《陽明學研究叢書》等叢書及二十多部論文集,已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在儒學、道家、浙學、陽明學研究領域均有建樹。

關于屈子書院

吳光|儒學與中華家文化
吳光|儒學與中華家文化

屈子書院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比嶽麓書院隻晚建30多年。曾稱汨羅書院、清烈書院、屈原書院等。曆史上為汨羅培養了許多傑出的人才。如明初戶部尚書兼掌行在六部、太子少保兼太傅夏原吉;明宣德年間任諒山知府易先;清雍正五年(1727)進士孟啟谟等均就讀于汨羅書院。重建後的屈子書院由中科院院士、同濟大學常青教授設計,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539.2平方米,由牌坊、求索堂、沅湘堂、藏騷閣、清烈堂、衆芳閣等19個單體建築組成,是中國目前體量最大的穿鬥式偶數開間的全木結構仿古建築,地處湖南省汨羅市玉笥山北麓的屈子文化園内,具有講學、展覽與藏書三大功能。

來源:屈子書院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