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說“富貴險中求”富和貴都是需要一定的冒險精神才有可能獲得。
如果說一個人追求安穩,那麼他這一輩子就不會有太的“起伏”!而有的人則敢豪賭,成功了則名利雙收,輸了則很有可能“一無所有”!
恒大的許家印就是一位敢于下“重注”的賭徒!當年許家印帶着恒大集團一路“過關斬将”,賭對了中國房地産行業的黃金十年,不僅恒大集團成為地産行業龍頭公司,許家印本人也曾是中國首富。

春公子之前就說過,恒大選擇造車這條路,并非“心血來潮”!
多年前,恒大集團準備多元化發展的時候,恒大就組建了超2000人的團隊,對光伏、石油、鋼鐵、化工、汽車等産業進行大量調研分析,最終将目标鎖定在新能源汽車産業。
而恒大集團之是以選擇新能源汽車這個賽道,是因為恒大集團的體量大,隻有新能源這種确定性強,市場又極大的行業來滿足恒大集團的轉型。
據公開資料,2025計劃年産能100萬輛/年,2035 年産能計劃500萬輛/年。不考慮雙方品牌建設、技術儲備對銷售和利潤率的影響,如果恒大汽車真的能把産能轉化為銷量,恒大年産銷500萬輛汽車,
同時許家印還強調,恒大在核心技術上也定了目标,恒大新能源汽車在核心技術上要實作世界領先,并且擁有知識産權。還有一個産品品質目标是要實作恒大産品品質世界一流。
恒大汽車要花5年時間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領航者,可如今500億投入進去了,恒大汽車依然未能實作量産。
在春公子看來,恒大汽車目前面臨不小的難題。
從2021年10月份開始,停工、停薪、減薪、強制休假等負面消息圍繞着恒大汽車,内部人心惶惶。缺錢是恒大汽車“嚴冬時期”最真實的寫照。
即便恒大汽車未來能成功量産,也還得面臨殘酷的市場競争。像特斯拉比亞迪這樣的玩家就不說了,恒大汽車未來能否是新能源三傻的對手都不好說。
要知道,造車表面上是花錢就可以,但本質上還是技術驅動。因為沒有哪家汽車公司願意把自己的核心技術賣給别人,是以春公子向來不看好恒大汽車的“買買買”模式。
當然了,既然許家印敢壓上大半身家選擇造車,那必然是有道理的。
就這麼說吧,恒大集團曾經也是地産行業的龍頭公司,其在地産産業鍊上有很高的話語權,全國恒大樓盤的業主也是一個不小的體量。
如果說未來恒大汽車量産,能讓恒大的業主,恒大的供應商接受恒大汽車的話,那恒大汽車或許也能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各位老鐵,你們看好許家印先生在恒大汽車身上的“豪賭”嗎?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