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哈佛博士搞了個锂電公司,昨晚紐交所上市,有投資方回報超過100倍

一家零收入的公司,剛剛拿下了36億美元市值。2月4日晚,锂金屬電池廠商SES以SPAC的方式登陸紐交所。

SES成立于2012年,創始人胡啟朝是哈佛大學應用實體學博士,求學期間便從事锂電池的研究。2012年胡啟朝博士畢業後創立了SES,次年拿到了祥峰投資的天使輪。到現在,SES已經進行了長達近十年的研發,但仍無産品上市。

而就是這樣一家公司,其股東名單上可以看到天齊锂業、通用汽車、上汽集團、吉利集團、南韓SK集團、美國應用材料公司等等衆多業界大名鼎鼎的公司,它們都是锂電池産業鍊上下遊的産業巨頭。這些産業資本為何而來?

當下動力電池行業戰局火熱,甯德時代1月27日剛剛釋出了一份淨利潤同比增長181%-228%的業績預告,市值已超1.3萬億人民币。同日,另一家動力電池巨頭LG新能源在南韓上市,開盤股價暴漲99%,市值最高時突破了7500億元人民币。

SES創始人胡啟朝向投中網表示,未來随着锂金屬電池的逐漸産業化,動力電池市場格局還将會發生改變,而SES将緻力于成為這一市場的“全球上司者”。祥峰投資管理合夥人鄭俊聰則說的更加直白:SES未來完全有機會成為甯德時代量級的公司。

一家還沒有産品上市的公司,卻說要做下一個甯德時代,底氣來自于哪裡?

十年研發 量産仍需時間

2021年11月,SES釋出了Apollo锂金屬電池,其容量高達107Ah,是目前全球單體容量最大的锂金屬電池,也是世界上首次公開展示的超過100Ah的單體锂金屬電池。

目前市面上新能源汽車采用的三元锂電池、磷酸鐵锂電池,均屬于锂離子電池。而锂金屬電池則被認為是下一代動力锂電池,性能要遠遠超越傳統的锂離子電池。

SES釋出的這款Apollo锂金屬電池能量密度高達417Wh/kg。這是什麼概念呢?目前實際量産的三元锂電池能做到200Wh/kg以上,磷酸鐵锂方面,比亞迪著名的“刀片電池”能量密度大約是150Wh/kg。也就是說,與現有的锂電池相比,SES的産品能量密度一舉提升了一倍。一旦上車應用,目前困擾新能源汽車的裡程焦慮将永遠成為曆史。

手握全球領先的锂金屬電池技術,正是SES能夠拿下36億市值的資本。

2021年3月,SES與通用汽車簽署了锂金屬電池A樣品聯合開發協定。一款新電池要真正上車,一般而言要經曆工程樣品、A樣品、B樣品、C樣品幾大環節,最後才是量産。SES是全球第一家與主流車企簽署锂金屬電池A樣品聯合開發協定的公司。

2021年5月,SES又與現代汽車簽署了聯合開發協定,這是全球第二份锂金屬電池A樣品合同。

2021年12月,SES又與本田簽署聯合開發協定。

目前,SES已經與三家主流車企簽署了A樣品聯合開發協定。據胡啟朝透露,接下來還将有更多的合作陸續釋出。實際上,從SES的股東名單上的衆多車企就不難看出,SES早就在布局商業化。

同時,SES還宣布正在上海嘉定建設總面積達30,000平方米的超級工廠,計劃于2023年竣工,建成後将是全球産能最大的锂金屬電池工廠。

對于上車的時間表,胡啟朝表示,一般A樣品階段需要兩年時間,B、C樣品各需一年,然後是量産。是以,SES的電池預計在2025年左右可以上車與廣大消費者見面。

盡管創業十年的SES仍處于虧損狀态,但以上市為分界線,其将逐漸迎來商業化落地。SES在招股書中預計,公司将在2025年實作商業化生産。在産能上,正在建設的嘉定工廠将在2023年竣工後達到1GWh産能,随着南韓等其他國家的工廠相繼啟動,到2025年,SES總産能預計将超過10GWh,2027年超過80GWh,到2028年将超過100GWh。

按招股書描繪的這副圖景,下一個甯德時代可不是說說而已。可資比較的是,甯德時代在2021年前三季度的産能是106GWh,這些産能實作的營收是733.62億,淨利潤91.45億元。

六輪融資 産業巨頭雲集

創業十年一直在燒錢,SES的發展自然離不開融資。到上市前,SES完成了6輪融資,引入了衆多投資方。但有意思的是,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産業資本,僅有的财務型投資機構是祥峰投資,以及祥峰投資的母公司淡馬錫。

哈佛博士搞了個锂電公司,昨晚紐交所上市,有投資方回報超過100倍

SES融資史,來源:CVSource投中資料

祥峰投資管理合夥人鄭俊聰向投中網表示,在2013年前後,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的VC,目光都集中在網際網路行業,像SES這樣的硬科技公司融資是不太容易的。

另一個原因是,相比于當時已經上車應用的锂離子電池,锂金屬電池的商業化前景還非常不明朗。

按SES目前股價,作為天使投資方的祥峰投資回報已經超過100倍。回憶投資SES的過程,鄭俊聰表示,他當時看到了锂離子電池在能量密度上的固有瓶頸,新能源汽車未來要真正普及,必須尋找能量密度更高的電池方案。在考察了各種技術路線之後,鄭俊聰認為胡啟朝團隊的锂金屬電池技術是離商業化最近的,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現有的锂離子電池生産工藝,不需要完全另起爐竈。但即便如此,鄭俊聰當時的預期依然是SES“至少需要六七年”的時間才能商業化。

祥峰投資之後,SES在2015年錢燒的差不多了,融資又遇到了困難。最後還是在鄭俊聰向淡馬錫極力推薦之後,SES才拿到淡馬錫的“救命錢”。

胡啟朝向投中網坦言,投資方主要以産業方為主,一方面有産業資源上的考慮,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産業方對商業化的要求不像财務型機構那麼高,更願意布局前瞻性的技術。

實際上,此次SES合并的SPAC實體Ivanhoe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背後也是一家産業方。Ivanhoe Capital中文名艾芬豪資本,其旗下的艾芬豪礦業是一家世界級礦企。胡啟朝在采訪中表示,艾芬豪在非洲有非常大的鎳礦和銅礦,選擇通過艾芬豪上市,也是希望與其在鎳的原材料方面有戰略合作。

固态電池山雨欲來 卡位賽已經打響

2021年1月,蔚來在“NIO Day”上釋出了搭載固态電池的車型蔚來ET7,宣稱其将在2022年四季度上市,續航可超過1000公裡。這是第一次有車企明确了固态電池車型的上市時間表,從那時起,固态電池的概念火了整個2021年。

固态電池與锂金屬電池,是兩個緊密相關的概念。

每一款锂電池都有正極、負極、電解液三個基本結構。傳統的三元、磷酸鐵锂電池隻是正極材料的不同,負極都是碳、矽,電解質則是液态的。如果把液态的電解質換成固态電解質,就是所謂的固态電池,再把負極由碳、矽換成锂金屬,就是锂金屬電池。

經過多年探索,锂金屬電池如今已經被公認為動力電池的終極解決方案,它的優點除了前面提到的能量密度大大提升之外,安全性、充電速度也有數量級的提升。如果能夠實作量産,新能源汽車被人诟病的裡程焦慮、自燃起火、充電耗時等問題都将不複存在。甯德時代中國區乘用車解決方案部總裁項延火曾在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表示:“經過近10年的攻關研究,我們認為采用锂金屬為負極材料的全固态金屬電池是固态電池的最優發展方向。”

當然,由于全固态電池在技術上遇到了難以克服的困難,目前的主流路線是“半固态”而非“全固态”,也就是混合使用固态、液态電解質。SES也不例外,在研發的早期就放棄了全固态路線。胡啟朝表示,全固态電池遇到的問題是基礎化學問題,在可預見的未來都沒有辦法解決,是以他認為混合锂金屬電池為更加可行的技術路線。

路線圖是明确的,問題在于誰能跑的更快?目前,幾乎所有動力電池廠商、主機廠都在跑馬圈地。

1月22日,東風汽車舉辦了首批50輛東風風神E70電動汽車傳遞儀式。這款車的特别之處是搭載了東風與贛鋒锂業聯合開發的固态電池,被冠之以“全球首款搭載固态電池的量産電動車”之名。

不過,東風風神E70搭載的固态電池準确而言也是半固态,并且負極材料并不是金屬锂。從披露的資訊來看,該款電池能量密度與目前主流三元電池相比提升不明顯,能量密度在260Wh/kg左右。

2021年11月,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缜透露,公司為國内某高端純電動汽車配套的半固态電池實作了續航裡程超1000公裡,比其第一代車型提高了一倍。不過李缜并未透露配套的車企、車型等資訊。

1月13日,孚能科技董秘在回複投資者時表示,公司半固态電池送樣給整車客戶獲得了良好回報。2021年12月,曾有媒體報道稱,孚能科技固液混合電池(A樣)已送交戴姆勒奔馳,能量密度達330Wh/kg。

1月27日,戴姆勒奔馳宣布了投資了台灣固态電池研發企業輝能科技,投資額近億歐元投資。雙方還宣布簽署技術合作協定,共同開發電動汽車固态電池電芯,首批配備此共同開發固态電池的梅賽德斯·奔馳測試車輛将在未來幾年内推出。

2021年11月,固态電池創業公司衛藍新能源獲得來自華為和小米集團等戰略機構的投資,據稱估值50億人民币,投資額約5億元。衛藍新能源傳聞是蔚來半固态電池方案的供應商。

可以預見,未來的動力電池産業将會越來越卷。是以,胡啟朝向投中網表示,SES上市後除了繼續推進産品上車量産,還将積極進行産業鍊上下遊布局,“未來幾年行業将會經曆整合,而隻有大的公司能存活下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