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
2月4日晚,世人期盼已久的2022年北京冬奧将拉開大幕。賽場之上,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們将展開高水準的比拼,送上一場場冰雪盛宴。
賽場之外,成千上萬名北京高校志願者已投身冬奧服務保障工作中。在萬家燈火的新春佳節,他們有的人穿着厚厚的防護服堅守在“國門第一關”,有的人迎着高山滑雪賽區體感溫度-36℃的酷寒為服務好運動員做着準備工作。
他們也想與家人團聚,但更想在這場重大盛會之中,讓父母、家人看到精神的傳承,讓世界看見中國青年的擔當與風采。
身穿防護服堅守首都機場的志願者周雨:像父母抗疫一樣站到前線
近日,各國冬奧運動員陸續來到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唯一的官方入境口岸,也是冬奧志願者們要堅守的“國門第一關”。

冬奧志願者周雨。受訪者供圖
冬奧會期間,冬奧志願者、來自中央财經大學的2020級大學生周雨,負責的主要工作就是迎接前來參加或觀看冬奧會的各國友人,并協助他們通過申報一體機快速順利地通過海關。
在經過為期6天的教育訓練之後,1月29日中午,周雨就群組員們正式上崗了。“身處第一個接觸國外旅客的崗位,為了保持身體健康,做到‘新冠零感染’,我們的防護等級也是所有崗位中最高的。”周雨告訴澎湃新聞,首都機場的志願者需要身穿防護服,每次連續6-7工作小時。
周雨冬奧志願服務期間的防護用具。受訪者供圖
上崗前,穿脫防護服教育訓練都是連續的穿脫練習,周雨從未體會過連續6個小時穿着防護服,中間不能飲食、上衛生間。
第一次上崗的經曆讓周雨印象深刻。由于工作活動範圍比較大,上崗沒過多久,周雨的護目鏡就散開了,無法緊貼臉頰,之後整個護目鏡都沾滿了水霧,她隻能在視野受到極大限制的情況下繼續工作。
“碰巧當天下一班志願者沒能及時到場,我們組還‘頂班’了一段時間。”周雨說,“雖然感到比較疲憊,但是想到首都機場旅客數量大、海關管控嚴格,每一位志願者都有着至關重要的任務,我們還是咬牙繼續堅持工作到了最後,順利完成了工作。”
在咬牙堅持的過程中,周雨體會到了工作時間比志願者更長的海關從業人員的不易,也想起了遠在深圳、身為醫生的父母。
“我爸媽是醫生,他們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就加入了醫護人員志願團隊,在工作之餘幫小區居民進行核酸檢測。”周雨說,“現在我和他們一樣身着防護服,雖然相隔千裡,做着不同的工作,但我們都秉持着相同的服務之心,是以在某些瞬間,我會突然覺得自己‘回家’了。”
身着防護服的醫務人員裡有周雨的父母。受訪者供圖
這是周雨自出生以來,第一次沒能回家和家人共度春節。“久不見面,并不代表情感的疏離。春節期間,我有空時會通過網上方式和家中的長輩、兄弟姐妹互相傳遞溫暖。”周雨說,此外,閉環内早在春節前幾天就進行了迎接新年的場景布置,她還參加了閉環内的春節合唱大會,體驗了一次别樣喜慶的春節。
“家裡人、特别是我爸媽,知道疫情之下在前線當志願者存在一定風險,有些擔心我,但還是支援了我的選擇。”周雨說,“學着父母的樣子挺身而出,在冬奧‘前線’做服務工作,這就像是一種傳承。我的家人親戚都為此感到驕傲,也不斷囑咐我要注意身體健康。我會努力圓滿完成冬奧會志願者工作,展現大國風範和奧林匹克精神。”
迎戰寒冷的高山滑雪賽區的志願者張顔:和父母一起服務冬奧
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學院的2020級大學生張顔,與周雨有着不同的人生經曆,卻因相似的想法和心情投身進到了冬奧志願者隊伍。
生長于北京的張顔,是以一種執着、勢在必得的态度報名參選冬奧志願者的。因為像父母一樣去服務奧運會是深埋在她心底的一種情結。
冬奧志願者張顔。受訪者供圖
2008年,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張顔的父母當時都在為奧運會服務。
“那時我隻有6歲,父母忙于奧運會不能回家陪我。我至今記得,奧運會開幕式那晚,我一個人趴在窗前,看着焰火照亮北京的整個夜空。”張顔回憶。
張顔告訴澎湃新聞,那時,父母對她說,“跟奶奶在一起也能很好。爸爸媽媽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去做,不能在家裡陪你。雖然爸爸媽媽很抱歉,但也希望你能夠了解。”
可張顔當時真的很不能了解,心裡甚至對“搶走”她的爸爸媽媽的奧運會有些抵觸。
高中時,她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志願服務活動,去圓明園為遊客指路。“當遊客、特别是年邁的老人,從我這裡得到幫助後真誠地對我說‘謝謝’時,我特别開心,感到自己的付出很有意義。”張顔說,那一刻她好像能了解父母了,是以此後常常參加各種志願服務活動。
張顔讀高三時,正趕上全國統一招收冬奧志願者。她想到父母大機率要參與到服務冬奧會的工作中,便毫不猶豫地送出了報名資訊。
“這次真的很想和我爸媽一起參與到冬奧會的服務工作中,但報名後沒有收到音信。”張顔說,是以到北航上大學後,她跟着學校報了一次名,後來又跟着學院報了一次名,好在最後一次終于被錄上了,開心極了。
張顔(右一)和父母一起滑雪的合影。受訪者供圖
“冬奧會期間,我主要會在高山滑雪中心服務,工作内容包括在比賽結束區接應滑雪下來的運動員。這項工作要求志願者要會滑雪。”張顔猜測,志願者報名時,她在“特長”一欄中填下的“滑雪”可能成了她的加分項。她說,很感謝爸爸教她從小開始學滑雪。
張顔的爸爸從事體育相關工作,早在三四個月前就已入駐延慶賽區,為冬奧做準備工作。張顔的媽媽作為“冰立方”賽區的從業人員,這幾天因冰壺開賽而忙碌了起來。而随着高山滑雪中心賽事的臨近,春節前已到志願者駐地的張顔近日也忙得不可開交。
“最近一直在進行賽前的教育訓練、準備等工作,基本是每天早上6點起床。今天的體感溫度是-36℃。”2月4日在吃午飯的間隙,張顔告訴澎湃新聞,因為知道山上很冷,早在“出征”前媽媽就給她買了很多件加絨秋衣。
張顔現在和父母都忙了起來,近期一家三口沒有時間通話或者視訊了。但她表示,一想到一家人都在為服務好冬奧會而努力付出着,就覺得很有意義。她很高興終于能體驗到和父母一起服務奧運會的感覺了。
責任編輯:鐘煜豪 圖檔編輯:樂浴峰
校對: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