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男孩33歲了,卻被父母送進幼稚園,隻因為他身高隻有74厘米

這個男孩名叫吳康,2016這年他已經28歲,但身高隻有72厘米體重9公斤。

從出生至今隻長了22厘米,28年來,他的聲音和容貌都沒有變,這讓他一直像個1歲的孩子,也一直停留在父母的懷裡。

很多人都希望童年永駐,可是,一直留在童年真的快樂嗎?

又是什麼讓他一直長不大呢?

這個男孩33歲了,卻被父母送進幼稚園,隻因為他身高隻有74厘米

吳康出生于1988年,雖然現在身體還不足一歲,但他的智力正常和成年人一樣。

然而因為一直長不高,他沒有朋友 至今單身,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甚至衣食住行都離不開人照顧。

春夏的時候他可以自己穿衣服,但是一到冬天穿得厚的時候,就必須父親來幫忙,因為他的胳膊根本夠不着。

而平常洗臉刷牙,吳康也需要父親給他準備好東西,以他這個身體的力氣,稍微大一點的毛巾都擰不幹。

稍微重一點的活也都幹不了,而因為要照顧他,吳康的父親不到50歲,就已經滿頭白發。

這個男孩33歲了,卻被父母送進幼稚園,隻因為他身高隻有74厘米

給吳康買完早餐父親就要出去上班,這時吳康隻能自己留在家裡,打打遊戲、上上網,這幾乎是他的全部生活。

聽起來很美好,但日子久了難免無聊,父母就會找機會帶吳康出去散心,但無論吳康走到哪裡,都會引來異樣的眼光。

經常有别的父母,把吳康的父親當做吳康的爺爺。

這時父親也隻能尴尬地笑笑,随便說兩句糊弄過去,而對于吳康來說,被人當成小孩是一件很困擾的事。

這個男孩33歲了,卻被父母送進幼稚園,隻因為他身高隻有74厘米

在吳康22歲的時候,父母曾把他送去了幼稚園,但吳康對此并不領情,整天悶悶不樂。

他覺得那些小孩都不懂事,自己和他們根本無法交流,也不想和他們交流。

最後父親隻能妥協親自教他學習,吳康最開心的時候,就是父親在家陪着他。

或者别的親戚們,來陪他打一會麻将。

平常父親上班後,吳康就一個人待在家裡。

這個男孩33歲了,卻被父母送進幼稚園,隻因為他身高隻有74厘米

他能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家門口的小賣部。

老闆早已經認識他,每次見到他來買零食,都會認真地喊一句康哥,這讓吳康十分受用。

他喜歡别人喊他康哥,而且每次買完東西付錢時,也讓他有一種成就感,感覺自己和孩子不一樣。

這個男孩33歲了,卻被父母送進幼稚園,隻因為他身高隻有74厘米

然而除此之外,吳康做不了别的什麼事,也去不了更遠的地方。

他一歲的身體甚至站不了太久,每次出門父親一般都會抱着他,這一抱就是28年。

眼見同齡人一個個成家立業,而自己至今還要靠着父親養,吳康心裡十分着急。

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能長高,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28歲的吳康看上去卻像一個嬰兒呢?

其實吳康出生時還十分正常,他體重5斤8兩,體長50厘米,一切都和健康的孩子無異。

父親希望他健康平安,是以給他取名吳康,沒想到卻弄巧成拙。

這個男孩33歲了,卻被父母送進幼稚園,隻因為他身高隻有74厘米

吳康從一歲起就變得體弱多病,幾乎每年都要住好幾次院。

而更奇怪的是随着時光流逝,吳康好像定格在一歲,同齡的孩子個頭飛長,他卻沒有一點變化。

到三歲時吳康隻有68厘米,而正常出生的一歲孩子,身高應該在75厘米以上。

這不是遺傳基因的問題,因為吳康的父母都十分正常,為了弄清楚是什麼讓吳康體停止生長,父母特地帶他去了武漢的大醫院。

當醫生得到吳康病情的時候,十分驚訝,他們猜測吳康可能是垂體發育異常。

這個男孩33歲了,卻被父母送進幼稚園,隻因為他身高隻有74厘米

人的大腦腦垂體會分泌人體生長,必不可少的多種生長激素,如果缺少就會導緻多種疾病,其中就包括身高出現問題。

是以,醫生首先為吳康做了大腦的核磁共振,而檢查出結果令人大吃一驚。

在吳康的醫學片上幾乎找不到腦垂體,這也就意味着不能分泌生長激素,導緻他幾十年都不能生長。

那麼他還有長高和發育的可能嗎?

醫生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他可以通過打生長激素促進成長,保守估計一年能長12、3厘米,十年内就可以恢複正常。

在聽到消息時一家人十分開心,但很快又開心不起來,因為使用生長激素需要巨額的費用,每年至少10萬,治療下來就要100來萬。

對于吳康的家庭來說,這是個不小的負擔。

這個男孩33歲了,卻被父母送進幼稚園,隻因為他身高隻有74厘米

早在吳康小時候,家裡的錢就因為給他看病花的差不多,後來因為他長不高,父母又借了不少錢。

雖然現在有治療的方式,但他們已經無力承擔,父母給他治療了三個月,最後不得不放棄,三個月他長高了3厘米,現在的身高是72.5。

而想到以後的生活,吳康的父母十分是擔心,假如他們以後老了誰來照顧吳康呢?

在醫生的建議下,父母最後決定生一個二胎,也好在他們老了之後照顧吳康,于是在吳康5歲那年,弟弟吳飛出生。

幸運的是吳飛并沒有問題,如今已經長到了1米75,在武漢一所大學上學。

而一年又一年過去,吳康看着比自己小五歲的弟弟長大,他自己卻幾乎沒有任何改變,對吳飛又是疼愛,又是羨慕。

這個男孩33歲了,卻被父母送進幼稚園,隻因為他身高隻有74厘米

兄弟兩個感情一直很好,在弟弟吳飛眼中,哥哥看着自己長大的。

但自己長大後哥哥卻沒有長大,是以他對哥哥十分心疼。

對于父母這些年對哥哥的付出,吳飛也是看來眼裡記在心裡,他表示以後父母老了,就由自己來負責照顧哥哥。

而與此同時因為吳康的身體,家裡的經濟條件一落千丈,也總是亂糟糟的。

在吳康16歲那年,母親最終承受不了壓力離家出走,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因為母親的離去,這個本就艱難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家的重擔落在父親身上,父親隻能每天早出晚歸的工作。

盡管吳康盡自己所能回報父親,但幾年下來父親還是心力交瘁,大兒子要照顧 小兒子要上學,而他自己也要上班賺錢,這讓他生起找一個老伴來分擔的想法。

這個男孩33歲了,卻被父母送進幼稚園,隻因為他身高隻有74厘米

而對于這個決定,吳康一開始并不能了解,自己偷偷的躲在房間哭。

他總覺得母親會回來,然而随着時間流逝,母親再也沒有傳來一點音信,他對母親徹底失望,最終選擇了了解父親。

就在2015吳康27歲那年,父親帶着一個阿姨進了家,這個名叫吳鳳英的女人。

早在1996年就和丈夫離了婚,離婚後唯一的兒子跟着她生活,如今已經娶妻生子 衣食無憂。

而她的到來,就像火把一樣照亮了吳康的家庭,也讓吳康再次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她像母親一樣耐心的照顧着吳康,吃飯穿衣,無微不至。

這個男孩33歲了,卻被父母送進幼稚園,隻因為他身高隻有74厘米

其實這背後還藏着另一個故事,原來吳鳳英和吳康的父親竟然是初戀。

他們因為父母反對一開始沒有能結婚,如今兩個人正好都是單身,機緣巧合下再次走到一起,也正是因為敬愛吳康的父親,吳鳳英對待吳康也充滿了愛心。

她的到來讓整個家庭重獲新生,她不僅把家裡打掃的幹幹淨淨,還對兩個孩子無微不至。

讓父親可以安心的出去工作,平日裡她的兒子兒媳也都過來,一大家子歡樂又熱鬧。

每當這個時候,吳康就笑的很開心,如果說生而殘缺是他的不幸,那麼始終有人對他不離不棄,就是他最大的幸運。

這個男孩33歲了,卻被父母送進幼稚園,隻因為他身高隻有74厘米

在20幾歲的時候,吳康曾急切的找過工作,想要賺錢孝敬父母,但因為身體原因沒有實作。

父母也堅決反對,後來吳康慢慢開始想辦法,他最大的興趣是玩拼圖,于是想到了用興趣來賺錢。

如今關于吳康的消息已經越來越少,但相信在家人的陪伴下,他會慢慢摸索出自己的生存之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