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放辦奧”讓中國與世界雙赢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對于每一個志願者來說,(服務)奧運會是最大一個夢想。我希望我做的事情能夠為國際交流搭上一個橋梁。”近日,北京冬奧會志願者、烏克蘭姑娘李遐面對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鏡頭,講述了自己的一個“小目标”。在中國生活9年的李遐說,中國快速發展和生活便利早已讓她離不開這裡。

打開北京冬奧會之門,人們會看到許許多多像李遐這樣熱忱工作的志願者。事實上,在2019年北京冬奧會志願者全球招募工作啟動僅4天,報名人數就超過46萬。這是中國“開放辦奧”的縮影,更是“開放中國”的吸引力。

“開放辦奧”讓中國與世界雙赢

自2015年申辦冬奧成功後,中國便借鑒北京奧運會和其他國家辦賽經驗,将開放理念貫穿于冬奧會籌辦的全過程。近年來,北京冬奧組委選聘37名外國專家、引進207名外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到籌辦工作中來。

國際雪聯高山滑雪委員會主席魯西是首位獲聘的外國專家。7年來,他與籌辦團隊一起踏勘賽道,确定設計方案,讨論纜車建設、賽道交通等一系列問題。另一位獲聘的南韓專家鄭鬥煥有着豐富的高山滑雪項目場地管理經驗,他說:“中國開放辦奧,為我們提供了寶貴機遇。”

與此同時,在場館建設、制冰造雪、賽事組織、訓練參賽等方面,中方主動與國際體育組織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有力促進了中外體育交流。難怪自稱“中國鐵杆粉絲”的美國單闆滑雪名将肖恩·懷特近日在視訊平台上歡呼:“我們要去中國了!”巴基斯坦學者沙克爾·艾哈邁德·拉馬伊日前發表文章稱,為確定全面開放,中國采取了一個全新架構讓國際社會共同參與進來。

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使北京冬奧會成為對外開放的助推器——這是中國的堅定承諾。根據中方制定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到2025年,中國冰雪産業總規模将達到1萬億元。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不少外資企業正搭上中國冰雪運動發展的“快車”。

“開放辦奧”讓中國與世界雙赢

在北京冬奧會舉辦地之一張家口市,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計簽約冰雪裝備研發制造項目54項。法國MND索道、瑞士BMF索道、意大利天冰造雪機等一批世界知名冰雪裝備企業先後落地投産。作為中國擴大開放的重要助力,北京冬奧會給世界體育事業與冰雪産業發展帶來了豐富機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評價說,北京冬奧會将給全世界留下豐厚遺産。例如,中國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力度,就将為全球冰雪運動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奧運會不僅是體育盛會,也是不同文明交流的平台。從會徽“冬夢”到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從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到國家速滑館“冰絲帶”,一個個北京冬奧符号成為展示中華文化獨特的視窗,見證着中國“開放辦奧”為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推動東西文明交融作出的重要貢獻。

明天,北京冬奧會将正式開幕。相聚在這一開放平台的全世界人民,不僅将共享一場競技盛會,更将看到中國促進世界體育交流、開放合作、文明互鑒的決心與努力。既擁抱世界,又回饋世界——中國正如北京冬奧會口号所說,努力與世界“一起向未來”。

(國際銳評評論員)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