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股科技巨頭Meta盤後重挫超過20%,被市場錯殺了嗎?

美股科技巨頭Meta盤後重挫超過20%,被市場錯殺了嗎?

Facebook更名為Meta Platforms,并全面發力元宇宙,Meta曾經被市場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值。憑借着美國第一大社交平台以及全球流量池的優勢,Meta近年來的營收與淨利潤保持着較快的增長态勢,股票市值也一度觸及萬億美元的關口。

到了美股财報披露的敏感期,從近期的美股财報資料分析,各大巨頭企業的财報資料喜憂參半。其中,微軟、蘋果、特斯拉、谷歌的财報資料超出市場預期,股票價格也出現了水漲船高的表現。但是,在另一方面,包括Meta Platforms、奈飛、PayPal财報資料略顯遜色,作為企業經營晴雨表的股票價格,也出現了大幅下跌的走勢。

作為美股科技巨頭的Meta Platforms,近期披露的财報資料比較平淡,Q4淨利潤同比下滑了8%,Q4營收略微高于市場預期。但是,從此次Meta Platforms披露的資料來看,有兩組資料引起了市場的擔憂,一方面是Q4的DAU與MAU不及市場預期,市場擔憂Meta Platforms出現使用者增長觸頂的風險;另一方面在于Meta Platforms的一季度營收業績指引不及市場預期。以營收為例,市場預期為302.5億美元,但Meta Platforms預計一季度營收僅有270億美元至290億美元。

受此影響,Meta Platforms盤後股價大跌近23%,作為一家9000億美元市值的巨頭企業,出現如此非理性的跌幅,容易引發市場的擔憂情緒。在Meta Platforms盤後大跌的影響下,納指100ETF指數盤後大跌2.26%,而蘋果、微軟、谷歌及特斯拉等巨頭企業,也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跌幅走勢。

Meta Platforms盤後大跌近23%,這一跌幅水準确實出乎了市場的預期。但是,即使按照Meta Platforms對一季度營收的業績指引來看,最壞的情況隻是出現了10%左右的降幅,且此前Meta Platforms已經向市場釋放出相關的信号,是以從Meta Platforms财報釋出後的盤後股價分析,确實有錯殺的意味。

使用者增速觸頂、一季度營收業績指引偏軟,成為了Meta Platforms股價下跌的導火索。但是,更讓市場感到擔憂的是,Meta Platforms一方面面臨着蘋果隐私政策于反壟斷的影響,後續也許會産生出或多或少的沖擊影響;另一方面則是來自TikTok和YouTube的沖擊。其中,作為近年來非常火熱的TikTok,使用者規模正處于迅速增長的态勢,而且與Facebook的熟人社交模式相比,TikTok的陌生人社交模式,更容易産生出更大的商業價值,長期來看,TikTok逐漸成為Facebook的主要競争對手。

在Facebook更名為Meta Platforms的背後,既有深度布局元宇宙的考慮,并希望率先分享到元宇宙的發展成果;也有為Facebook使用者增速觸頂以及TikTok、YouTube的持續夾擊考慮,Meta Platforms試圖找到一個新的盈利突破口,以滿足企業持續發展的需求。

Meta Platforms的更名,反映出企業深度參與元宇宙的決心,并可能把元宇宙視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主線。但是,從目前全球市場的元宇宙發展情況分析,我們對元宇宙的探索仍然處于初級階段,距離成熟的商業化運作仍然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既然Meta Platforms決心深度布局元宇宙,接下來肯定需要大量投入人力、資金進行全面布局,沒有長期大量的研發投入,元宇宙也隻能夠停留在概念的層面。一旦人類擷取了元宇宙的商業化密碼,那麼将會對那些早期深度布局元宇宙的企業産生出巨大的經濟效益。

因财報資料不及預期,且一季度業績指引比較疲軟,進而導緻了Meta Platforms盤後股價的大跌。但是,經過了這一次的大跌,Meta Platforms估值已經低于騰訊,對20倍以下的科技巨頭來說,又是否處于低估狀态呢?

與騰訊相比,Meta Platforms的使用者遍布全世界,作為全球的流量之王,Meta Platforms更需要打造出一個更有深度與影響力的商業模式,且需要逐漸擺脫過去嚴重依賴廣告收入的模式。

雖然Meta Platforms仍然占據全球流量之王的地位,但TikTok的後勁非常充足,且熟人社交與陌生人社交屬于兩種不一樣的模式,從商業化的角度出發,陌生人社交可挖掘的商業化空間或許會更具有想象力。

所幸的是,Meta Platforms的負債率很低,且擁有比較充足的現金流,是以也為Meta Platforms的後續發展留出了不少的空間。

近幾年Meta Platforms的估值水準持續偏低,且多數時間處于30倍以下的TTM市盈率水準。在美聯儲寬松貨币模式的背景下,實際上這種估值是偏于保守的。如今,Meta Platforms估值更是跌破了20倍,也許是資本看不清Meta Platforms的未來發展之路,也可能是資本認為元宇宙的探索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短期内很難看到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化模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