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州,居然全省最“虎”!

虎到福到新年到!

提到蘇州帶“虎”的地名

不少小夥伴一下就能說出好幾個

畢竟,蘇州的“虎氣值”

可是位居全省第一的呢!

蘇州,全省第一!

109個帶“虎”的地名

根據江蘇省民政局資料

江蘇正在使用中的地名

有525條包含“虎”字

其中蘇州有109條

位居江蘇地名“虎氣值”榜首

蘇州,居然全省最“虎”!

在蘇州這麼多帶“虎”的地名裡

最有名的還是号稱

“吳中第一名勝”的虎丘

蘇州,居然全省最“虎”!

攝影/Schumi.米克爾

據唐陸廣微《吳地記》記載:

阖闾冢在吳縣阊門外。以十萬人治冢,取土臨湖。葬經三日,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山。

《越絕書》也記載說:

阖廬冢在吳縣昌門外,名曰虎丘。下池廣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銅棺三重,澒池六尺。玉凫之流、扁諸之劍三千,方員之口三千,槃郢、魚腸之劍在焉。卒十餘萬人治之,取土臨湖。葬之三日,白虎居其上,故号曰虎丘。

這是今天蘇州範圍内

有确切史志記載的最早的老虎

此外,《垂虹識小錄》引用的宋人記載中

還提到了在當時虎丘有“十餘”頭老虎

《垂虹識小錄》:

同裡 宋周密《癸辛雜識》雲:近歲平江虎丘有虎十餘據之。同裡葉氏墓舍在焉,其一大享堂,虎專為食息之地。

《垂虹識小錄》是吳江的一種舊志,書中引用宋代周密的《癸辛雜識》,明确記載在當時,虎丘有“十餘”頭老虎,也許是一個老虎的家族群,它們将同裡葉氏在虎丘的墓舍及其大享堂占為“食息之地”的事情,說得“頭頭是道”,較之最早的一頭白虎,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可見虎丘曾經是名副其實的有虎之丘。

不僅如此,虎丘所在地姑蘇區

也以30條帶“虎”地名

位列蘇州地名“虎氣值”第二

而蘇州市虎丘區自帶“虎”字

區域内更是有39條地名帶“虎”

穩列蘇州地名最“虎”

蘇州,居然全省最“虎”!

除了虎丘因白虎而得名

蘇州還有不少地名都跟虎有關——

光福的虎山、黎裡鎮的浒泾、“虎嘯橋”……

光福的虎山

《崇祯吳縣志》中說:鄧尉山,在光福裡錦峰山西南,去城七十裡,漢有鄧尉者隐此,故名。或作蔚,非也。北有龜山,光福塔在焉。前為缽盂山,山之西北為虎山,中通一溪,跨以虹梁曰虎山橋。橋之西南有上崦。

黎裡鎮 浒泾

《嘉慶黎裡志》上記載:康熙初,羅漢寺竹園中忽踞一虎,裡人戒恐。有南栅胡大腹者,素有膽,隻身往觀,潛至竹林邊,為虎所覺,陡起一爪,中大腹左腿,大腹負痛逃,腿遂廢,故浒泾弄又名虎徑雲。

“虎嘯橋”

《民國吳縣志》上還記載有幾座“虎嘯橋”:

“虎嘯橋,俗名火燒橋。”

“贈大學士申乾墓,在婁門外虎嘯橋。”

“前中書舍人申繹芳墓,在婁門外虎嘯橋。繹芳,博學能文,有聲複社。”

“積功堂義冢十四所:隸吳縣者,一在十一都下三十三圖治字圩西虹橋虎墩,地七畝二分……;隸長洲縣者……;隸元和縣者……一在二十三都西七圖桐字圩齊門外虎嘯橋,地四畝六分二毫……”。

可見,在齊門外、婁門外都曾經有過叫虎嘯橋的橋梁,橋名由來,也許與老虎有關。

……

時至今日,提起蘇州

不得不提的當然還有華南虎

虎年到了,華南虎自然就是

新春大片當仁不讓的主角

虎頭虎腦,

超“虎”新春大片上線!

在上方山的中國華南虎蘇州培育基地

虎頭虎腦的華南虎們

為大家帶來了超“虎”新春大片

鏡頭裡,虎子們或跳躍

或悠閑、或撒歡,躍進蘇州錦繡山河

給1275萬蘇州市民拜年了

蘇州,居然全省最“虎”!
蘇州,居然全省最“虎”!
蘇州,居然全省最“虎”!
蘇州,居然全省最“虎”!
蘇州,居然全省最“虎”!
蘇州,居然全省最“虎”!

圖源:看蘇州畫裡有話創作團隊

隻看海報覺得不夠過瘾?

那就點開視訊

聽聽猛虎咆哮

新的一年,名城君祝大家

虎力全開,虎虎生威

如虎添翼,一起奔向未來!

來源:新華日報、看蘇州、方志蘇州

新的一年祝大家如虎添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