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佳涵 (陝西師範大學)
1月31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2年春節聯歡晚會》如約與觀衆見面。晚會中一支國風舞蹈《隻此青綠》以山水人文風骨,頌贊祖國千裡江山,赢得了一衆網友的好評,被認為是今年春晚“全場最佳”節目。
過去,春晚屢次受到人們诟病,其中沒有新意、缺乏創意是最主要的問題。不可否認的是,曆年來的春晚都在積極尋求創新,力争與時俱進,于是各種流行元素被納入其中,然而效果卻并不理想。這也導緻春晚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開始走低,逐漸成為“雞肋”,食之無味,但棄之又可惜。虎年春晚推陳出新,把國風舞蹈搬上舞台,迎合了目前人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喜愛,成功抓住了流量密碼。
近期國風節目頻頻出圈,前有河南衛視的中國風舞蹈《唐宮夜宴》使國風國潮走進公衆的視野,如今虎年春晚一支《隻此青綠》更是将國風發揮到了極緻。江山如畫,美人如詩,《隻此青綠》舞蹈靈感來自于北宋畫家王希孟的名作《千裡江山圖》,悠久的曆史文化搭配上絕美的舞蹈,為觀衆呈上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将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展現得淋漓盡緻。
從前的春晚節目常常陷入誤區,不是一味地複古,脫離現代社會的審美取向,就是不加節制地“融梗”,把各種流行語言納入到節目中,顯得較為生硬。《隻此青綠》無疑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它突破了過去的局限,穿越古今,喚起了觀衆對中華文明的共情,民族文化在現代性的展示中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國風節目的推出,不僅能夠讓民族文化得到創新性發展,更能夠喚起人們共同的民族情感。中華民族幾年前的傳統文明,在國人心中占據着無可比拟的地位,無論外來文化如何影響,那些古老的民族文化永遠不會消散。《唐宮夜宴》《隻此青綠》這些國風節目激發了人們的文化自信,将傳統文化以更适應現代人審美的形式呈現出來,保留了文化精髓,展現了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是以,從《隻此青綠》的“刷屏”,我們應該明白,民族文化要與時俱進才能經久不衰,“國風”為傳統文化的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隻有用現代化的形式萃取傳統文化,激活文化生長的活力,才能激發人們的文化自信,在文化交流融合中赢得了一片廣闊的發展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