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劉外婆哪裡來的“底氣”兩次到賈府,要吃要喝要錢

看紅樓夢的時候,一直覺得劉外婆是一個神奇的存在。論社會地位,論擁有的财富,她家和賈府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賈府是鐘鳴鼎食之族,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羅綢緞,丫頭也比一般人家的小姐還嬌貴。劉外婆是一個老寡婦,跟着女兒女婿艱難度日,窮到食不果腹的地步,連過冬用的煤都沒錢買。

但是在紅樓夢中的前80回中,劉外婆卻兩次成功進入榮國府,第一次得到20兩銀子,夠她家一年的花銷。第二次連吃帶拿,無論是銀子,還是衣物,布匹,藥物,點心,糧食應有盡有,還帶走了妙玉那裡一個名貴的成窯杯子,有人估算,她兩次從賈府帶走的東西按今天的購買力來算,有一百萬之多。

紅樓夢:劉外婆哪裡來的“底氣”兩次到賈府,要吃要喝要錢

她第一次進賈府要錢,直截了當,因為家裡真的是無米下鍋了,她說“今兒我帶了你侄子來,不為别的,隻因為他娘那裡,連吃的都沒有,如今天又冷了,隻好帶了你侄兒投奔你來”,劉外婆恐怕表達沒有到位,還提醒外孫子闆兒“你爹在家怎麼教你的,打發咱們來做啥事來的”。劉外婆的表述加上她外孫這個道具,将她來賈府要錢過冬度難關這一目的淋漓盡緻地表現出來,别說對面的是王熙鳳,就是再愚鈍的人也明白是怎麼回事。

劉外婆第一次進榮國府,我們現代人看重的個性,自尊等字眼根本在劉外婆身上看不到,畢竟生存是第一需求。雖然劉外婆也是還沒有說話就先紅了臉,但是她還是忍恥乞讨,說出了此行的目的。這不能不說是劉外婆洞悉了生活的真谛,“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能因為地位懸殊就打退堂鼓“舍得老臉去碰碰運氣,果然有好處,大家都有益”。

紅樓夢:劉外婆哪裡來的“底氣”兩次到賈府,要吃要喝要錢

與其在家等死,不如放開臉面去試試,試試又何妨?在這樣的心理動機下,她成功得讨得了一年的生活費。

劉外婆第二次進榮國府,腰杆要比第一次挺直了些,畢竟家中有吃有喝,還帶了土特産來,和上次單純的伸手要東西不同。這一次,劉外婆見到了賈母,這對于劉外婆來說是更大的挑戰,但是也意味着有更大的機會。

賈母在家天天山珍海味,難免有吃膩的時候,适當地歡歡口味,圖的就是新鮮。劉外婆的到來,正好解決了賈母的這種需求,賈母想“找個積古的老人說說話”,劉外婆帶來的鄉村特産和劉外婆本人對于賈母來說就是最好的禮物,會給她帶來不同以往的審美。

紅樓夢:劉外婆哪裡來的“底氣”兩次到賈府,要吃要喝要錢

劉外婆這一次要東西的時候,不像上次紅了臉,而是理直氣壯,聽賈母說“地裡現采摘的瓜菜好吃”,劉外婆回道“我們倒是想吃魚肉,就是吃不起”,聽罷她這番言論,賈母索性把她留下住兩日,讓她嘗嘗鮮,一日兩宴大觀園,讓劉外婆過足了嘴瘾。

在參觀大觀園的時候,到了潇湘館,因為賈母看見林黛玉的窗紗舊了,讓王熙鳳拿出名貴的銀紅色的軟煙羅來給林黛玉換上,劉外婆在稱贊不已的同時說“我們想他作衣裳不行嗎,拿他糊窗戶,怪可惜的”。賈母聽她如此說回應道“做衣裳不好看“然後吩咐王熙鳳“再找一找,有青色的做衣服的料子,送劉親家兩匹”。

紅樓夢:劉外婆哪裡來的“底氣”兩次到賈府,要吃要喝要錢

劉外婆見到兩小捧盒的點心,每個盒内有兩樣,别人隻是象征性地撿了自己愛吃的拿了一點就作罷,劉外婆感慨“我們那裡最巧的姐兒們,也不能鉸出這麼個紙的來。我又愛吃,又舍不得吃,包些家去給他們做花樣子去倒好。”

賈母讓她喜歡就吃,說她走的時候格外再送她一壇子各色的内造點心。

劉外婆哪裡來的底氣,跑到賈府要吃要喝要錢要物的,說白了,這份底氣兼勇氣是她生活的智慧。

紅樓夢:劉外婆哪裡來的“底氣”兩次到賈府,要吃要喝要錢

劉外婆在見賈母之前就聽平兒說賈母是個積德行善的老太太,整日在高宅大院養尊處優,劉外婆知道這些,她知道自己不能像乞丐一樣扮可憐,她要投其所好。用她的村俗來滿足他們的優越感。于是我們看到一個腦袋上戴滿鮮花,吃東西時“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的劉外婆。她主動配合王熙鳳和鴛鴦的惡搞,裝瘋賣傻,成功地把他們逗笑,這就是她的底氣和本錢。

一般的老太太都愛吃齋念佛,有信仰,賈母和王夫人也不例外,劉外婆抓住她們這一心理特點,給她們講因果報應來迎合,王夫人聽得頻頻點頭。同時她也兼顧這些年輕人,講一些村子裡的故事,妙齡女孩茗玉的故事深深吸引了賈寶玉,劉外婆兼顧了榮國府中的老中青三代人的需求,滿足了這些貴族太太小姐們的好奇。

紅樓夢:劉外婆哪裡來的“底氣”兩次到賈府,要吃要喝要錢

如果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劉外婆是一個出色的“業務員”,回回不走空,滿載而歸,作為一個沒有文化的村婦,劉外婆嘴中金句頻出“守着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飯”,“長安城中遍地是錢,隻可惜沒人拿”,“沒錢就生氣,算什麼男子漢”“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等等話語,在如今的社會中也同樣适用,劉外婆靠她的智慧,理直氣壯地在賈府要吃要喝要錢要物,但同時劉外婆又是有恩必報之人,真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