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堵奶是熱敷還是冷敷?别亂用,母乳媽媽早知道少受罪

都說坐月子是女人的“第二次回春”,尤其是作為二胎寶媽,上一次坐月子的罪太刻骨銘心了!是以,剛懷二胎,我就和老公一起早早地預定了月嫂,希望能好好地調理自己。

到預産期的前一周,月嫂就貼心地給我發資訊,詢問我的身體情況,并諄諄善誘地告誡我,第三天肯定會漲奶,一定要提前準備好高麗菜冷敷。

我很奇怪,為什麼第一胎坐月子時候月嫂是熱敷,而這次的月嫂卻告訴我要冷敷?到底是冷敷還是熱敷呢?本着溯源求證的态度,我查閱了相關的資料及書籍,發現冷敷還是熱敷是有講究的,千萬别亂用,否則會加重堵奶的疼痛,成為乳腺炎。

堵奶是熱敷還是冷敷?别亂用,母乳媽媽早知道少受罪

“拼命三郎”章子怡剛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和汪峰以及三個孩子的全家福,幸福感爆棚。但其實,她在一胎和二胎時都經曆了生理性漲奶,她形容漲奶的痛比宮縮、生産時都痛,讓人痛不欲生。因為有過生醒醒漲奶的痛,她早早地請教母乳喂養的老師。喂奶前要熱敷10分鐘,喂奶後冷敷20-30分鐘。

堵奶是熱敷還是冷敷?别亂用,母乳媽媽早知道少受罪

那麼,到底什麼時候熱敷,什麼時候冷敷?

分娩後開始哺乳前要熱敷,生理性漲奶要冷敷

冷敷,顧名思義就是用冰箱裡冷藏過的包菜、洋芋片或者毛巾敷在FR上。熱敷則是用溫熱的毛巾敷在RF上,促進乳汁流動,溫度以皮膚不覺得燙為宜,溫度過高會加重組織水腫,不利乳汁排出。

《海蒂育兒大百科》書中講道,分娩後,因為雌激素和黃體酮水準顯著下降,催乳素突然升高,激活女性體内生産乳汁的細胞,我們在産後第3或者4天都會經曆生理性漲奶,不論是順産還是剖腹産。腫脹是乳房充滿乳汁的信号,但也是因為血液集中在乳房才引起疼痛和腫脹,以此保證乳汁大量分泌。

是以,每個媽媽在分泌後都會經曆生理性漲奶,這是乳汁開始分娩的信号,早預防少受罪。

1、分娩後,開始哺乳前,要熱敷按摩

在分娩後,我們要盡早給寶寶吮吸,寶寶吮吸得越早,乳腺越容易通暢,進而不容易漲奶。但是有些媽媽可能因為剖腹産、媽媽RT扁平短小緣故或者哺乳姿勢不對等等,寶寶不一定會吮吸上。

在哺乳開始前,我們可以先用熱毛巾熱敷RF的乳暈,幫助乳暈變軟,進而有助于下奶。然後用食指和中指打圈按摩乳房,從乳暈往RT方向輕輕地按摩;用整個手掌輕輕拍打乳房,同樣是從乳暈往乳頭方向。切記按摩過程要溫柔,以防傷着乳腺。

堵奶是熱敷還是冷敷?别亂用,母乳媽媽早知道少受罪

在寶寶吃奶時,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托住RF,順着乳腺管的方向,從乳暈往RT方向擠奶,進而有助于刺激乳汁流出。如果條件允許,我們最好可以配合用吸奶器吸奶,防止生理性漲奶。

2、生理性漲奶,要冷敷

産後第3天或者4天,産婦出現生理性漲奶後,RF會像堅不可摧的石頭,寶寶也不願意吮吸,吸奶器也會吸不出來……這時候,我們千萬不能熱敷,因為熱脹冷縮,熱敷會導緻乳腺管擴張,導緻漲奶更嚴重。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冷敷,不論是高麗菜還是洋芋片,最好在冰箱裡冷藏幾個小時,然後再冷敷。因為高麗菜中的活性酶有鎮痛消水腫的作用,洋芋片也是消腫神器,進而促進局部微循環。

作為經曆過冷敷的母乳媽媽,我用親身經曆告訴大家,冷敷真的太酸爽了,剛貼上RF那一刻比脹痛都要痛!如果可以,盡量在生理性漲奶出現前,盡早開奶,多讓寶寶吮吸,熱敷加按摩,進而減輕生理性漲奶。

正常哺乳前先熱敷,不喂奶冷敷緩解疼痛

等過了生理性漲奶後,一般不會堵奶,除非媽媽長時間不喂奶,寶寶不願意吮吸。一般情況下,隻要多讓寶寶吮吸,就會走上喂奶的幸福快車道。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六版中講道,哺乳期出現了漲奶,首先考慮通過母乳或者擠出母乳,從根本上緩解漲奶引起的不适,這時候熱敷有利于母乳流動。但在不母乳的時候,如果寶媽覺得不适,應該冷敷,可以緩解人的不适。

回想我2016年生大寶坐月子時,月嫂一直給我熱敷,其實是因為我當時沒有RT皲裂和疼痛,隻是RF有腫塊。是以月嫂采用了熱敷和按摩的手法,幫我緩解不适。因為體會過冷敷的人就會明白,熱敷是有多幸福。

而今年二胎坐月子時候,月嫂給我冷敷是因為我RT皲裂,每次喂奶都撕心裂肺地疼。是以,月嫂選用冷藏的甘蘭菜和洋芋片幫我消腫鎮痛。同時月嫂一邊按摩手擠,另一邊讓寶寶吮吸,情況就好轉了許多。

哺乳前熱敷可以增加泌乳量,而如果RF有疼痛、RT皲裂、紅腫等不适就要通過冷敷來消腫鎮痛,以防嚴重引起乳腺炎。

熱敷雖好,但不能敷太久,熱敷兩三分鐘後,就要讓寶寶多吮吸,把乳汁吸出來。如果寶寶不願意吮吸,可以用手擠出來或者用吸奶器泵出來,確定乳汁排出來,以防再次堵奶。

不論是熱敷,還是冷敷,都比不上寶寶多吮吸

不論是熱敷,還是冷敷,都是為了緩解漲奶或者堵奶,而預防堵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寶寶多吮吸,比任何方法都管用。

在剛開始哺乳時,也許寶寶會不願意吮吸,這很正常,畢竟吃奶是個力氣活。但是媽媽和寶寶的努力,會為母乳之旅揚風起帆。

堵奶是熱敷還是冷敷?别亂用,母乳媽媽早知道少受罪

如何讓寶寶順利地吮吸?

我們可以調整好哺乳姿勢,采用側卧躺喂,交叉環抱,雙手合抱等等來喂奶。

《海蒂育兒大百科》書中講道,不論選用哪種喂養姿勢,確定你在引導寶寶尋找RF,而不是讓RF去尋找寶寶。很多喂奶問題,都是因為媽媽隆起身材想将RF放進寶寶的嘴巴。相反,媽媽要挺直後背,引導寶寶尋找RF。

當我們和寶寶調整好姿勢,媽媽可以先用RT輕碰寶寶的嘴唇,或者先手擠一些母乳滴在寶寶的嘴角,來吸引寶寶張嘴吃奶。等到寶寶張嘴吮吸時,盡量讓寶寶含住RT和乳暈。如果媽媽感到疼痛,那就是寶寶在咬RT,而不是在吮吸RT和乳暈,我們需要打斷寶寶吮吸,将RT取出,重新開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哺乳時,我們應該給寶寶一些呼吸的空間,確定RF沒有擋住寶寶的鼻子。如果RF擋住寶寶的鼻子,可以輕輕地按壓RF。哺乳結束時,不要讓寶寶含着RT睡覺,媽媽可以用一根手指輕輕地放在寶寶的嘴角,讓寶寶松開RT。否則,長時間含住RT,會RT疼痛,這是我血痛的經驗換來的。

寫在最後

當了媽媽才知道,懷孕遭的罪,生産的宮縮痛都不算什麼,哺乳的痛才是最摧殘的酷刑。而我們早知道母乳喂養的知識,媽媽就會少受一份罪。

願所有的母乳媽媽都能得償心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