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弗洛姆《愛的藝術》:愛是一種能力

愛是一種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情緒,是人内心生長的東西。

——弗洛姆《愛的藝術》

人們通常認為愛是一種本能,至少人人都會愛,至于那些愛的悲劇,原因則歸咎于愛的對象,而非愛本身。

不成功的愛隻是因為愛錯了人,同樣,成功的愛也是因為這個人有魅力。值得愛是一個多種優秀品質的結合,幽默、有趣、成功、有教養、優雅等等。

然而弗洛姆認為,愛是一種能力,和任何技藝一樣,需要後天練習,愛的問題不在于對象,而在于愛的發出者自身的問題。

同時,短暫的愛(falling in love)和持久的愛的狀态(being in love)也是有差別的,前者往往與性的吸引力相關,而後者才是需要學習的“技藝”。

01

The Art of Loving,中文翻譯過來是愛的藝術,但實際上,弗洛姆的“art”具有更原始的“技藝”的含義,愛是需要了解、練習的一門技藝,和木工活、畫畫、彈樂器一樣。

既然愛是一門技藝,那麼就需要和學習一門技藝一樣學習愛。

學習一門技藝通常需要學習幾塊内容:理論、現狀了解,以及練習。

愛也是如此,《愛的藝術》在說明愛是一門技藝之後,接下來闡釋了關于愛的理論,現代社會中不完整的愛的現狀,以及如何練習愛。

弗洛姆《愛的藝術》:愛是一種能力

弗洛姆放在人類曆史中考察關于愛的理論,他認為愛的理論其實就是關于人的理論。

愛是解決人類生存問題的答案。

人充滿了不安全感,焦慮,害怕分離、恐懼等等情緒,這些情緒的根源是孤獨。

人用了很多方式去擺脫孤獨,比如縱欲、集體生活,成立城邦、宗教組織、藝術創作等等,這些活動/組織都有助于人擺脫分離的狀态,找到内心的和諧與安甯,忘掉周遭的外部世界。

但這些方式都有弊端,比如縱欲的暫時性,集體生活帶來的一緻性服從,藝術創作隻對少數人有效等等,而愛是唯一一個适用面廣的對抗分離的方式。

雖然弗洛姆在書中多次批判弗洛伊德,但他的進路其實是和弗洛伊德一樣,都回歸人的童年,從中找到成年人社會組織的結構的原因。

弗洛姆《愛的藝術》:愛是一種能力

比如弗洛姆認為,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父親的愛是有條件的,隻有當孩子完成了某項任務,或者符合父親的某種要求,才能得到父親的愛。

宗教裡上帝之愛就是父親的愛,在宗教中上帝是抽象的準則的代詞。

雖然弗洛姆的這種分析并非無可挑剔,且不說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是否有根據,沒有生物學理論表明生下來孩子就會分泌一種物質無條件愛孩子,要不也不會有那麼多棄嬰了。将社會的組織形式從童年中找到理由,似乎有些牽強,當然,這些并不影響弗洛姆“愛”的理論給人的啟示。

02

愛的對象除了孩子、上帝,還有自我。

人們習慣于将對自我的愛等同于自私或者自戀,在西方甚至有一段時間,愛自己是有罪的。

弗洛姆認為,愛自己和夫妻并不沖突,既然同樣是人類,為什麼愛别人就不能愛自己呢?

甚至可以說,愛自己是愛的基本能力,如果一個人不愛自己,也就不能愛他人。

自私是愛自己的反面,自私的人并不愛自己,确切說他們不知道怎樣是愛自己,自私隻是掩蓋他們的脆弱和無法對真正自我的關注。

同樣,過于無私的人也不愛自己,他沒有能力去愛。

真正的愛是如同愛自己一樣,愛别人。

弗洛姆《愛的藝術》:愛是一種能力

愛的問題在現代社會更為嚴峻。現代社會驅逐了神,人隻是機器上的螺絲釘,一切都為了更好的産出與消費。

現代社會人們對愛有兩個誤解。

第一個是“抱團取暖”。人們将夫妻稱為“隊友”,就是工業化生産習慣的表達延伸,這是一個什麼隊呢?以完成某項目标為任務(育兒或者組建家庭等)擺脫孤獨的隊。将幸福的婚姻就等同于運轉良好的隊伍。

在其中,夫妻也要求具有優秀員工所具有的品質:獨立、寬容、善于合作、有進取心……

第二個誤解是愛是性的産物。這一種了解把愛降格為動物本能。然而實際上恰恰相反,性是愛的産物。

弗洛姆《愛的藝術》:愛是一種能力

真正的愛是沒有目的的。

“媽寶男”“受虐狂”“施虐狂”等等,都不會真正的夫妻,而是将人當成工具與手段。這種情況也發生在父母對孩子身上,控制欲極強的父母将孩子作為轉移自己人生問題的焦點,控制欲強的父母也不會反思自身的問題,而隻會投射到改造别人身上。

現代社會中,一切活動從屬于經濟目标,人也變成了“工具人”,變成了商品,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成了工具關系,隻有“交換”這一屬性。

是以能夠真正地愛自己,也愛别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抗/彌補現代社會對人的異化。(弗洛姆這裡的觀點一直被人诟病過于天真。)

03

愛需要練習。

習得一門技藝需要很多品質:紀律、專注、耐心、極大的興趣。

現代社會一天八小時的工作并不是自律,而是一種他律,人是被強迫工作的。每天規律的工作時間是為了某種外在的目的,并非出于他自身的意願。

真正的自律是發自内心的,即使剛開始的時候會有痛苦,但堅持下來會内化成為人的習慣。

和鮑德裡亞在《消費社會》裡認為疲憊是一種積極的對抗情緒一樣,弗洛姆也認為懶惰、下班之後什麼都不想做,是對現代社會的一種反抗。

專注的能力,在現代社會更是稀缺。

現代社會給人塞了太多的東西,人們同時能做好多事情,邊看電影邊聊天邊吃東西等等,一刻也停不下來,走在路上的行人都多要聽耳機,或者拿着手機看視訊。獨處對現代人來說似乎是天大的難事。

這就凸顯了耐心的重要。

弗洛姆《愛的藝術》:愛是一種能力

現代社會耐心不僅是稀缺的,還是不被贊同的,因為現代社會一切講究快、提速,機關時間内越快産出越多。

這讓人們也沒有耐心去等待什麼,時間總是用來做什麼的時間,一旦無所事事,就要将時間消耗掉(kill time)。

最後是興趣,就是将這門技藝視為人生第一要務的興趣。即使會走彎路,即使剛開始學的東西與這門技藝無關,也毫無怨言。

練習愛的能力也需要這些品質,弗洛姆給出了一些練習建議。

人們需要關注自我,這樣才能獨處、專注。

離不開他人,不能獨處的人,不會愛别人,因為夫妻對他來說是“救命者”,隻有獨立的人才能去愛别人。

冥想是很好的獨處練習,在衆多觀念中,感受“我”的存在。

練習專注要遠離一些瑣碎的談話,用現在的話說叫無用社交,這些社交不隻是占用時間,更分散人的注意力。

享受當下。不去想接下來要做的事,在愛之中兩人也要學會和對方相處,而不是總是逃避。

對自己敏感。感覺身體,感覺情緒,前者比較容易,後者很難。要知道自己為什麼不開心,為什麼抑郁。

如果沒有對自我的敏感,就無法感覺一個完整的人生,也就不會去夫妻。

如何感覺一個完整的人生呢?要有客觀的眼光。

弗洛姆《愛的藝術》:愛是一種能力

所謂客觀的眼光,就是一種能将事物視為其所是能力。

工作中通常說“對事不對人”,但人們很難做到,這就需要有客觀的眼光,背後需要的理性,所謂換位思考。

愛之中,沒有理性不能客觀看待家人的人,同樣無法客觀看待陌生人,反之亦然。

愛也需要信念:對自己的信心,對伴侶的信心。這種信心不是盲目自信。

非理性的信念是對權威領袖,對衆人意見的盲從。理性的信念則是建立在對自己的了解和過往經曆基礎之上的信心。

對他人的信心是對這個人的能力、責任和愛的信任。

隻有對自己有信心的人才能對别人有信心,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這種信心是承諾的條件。

反過來,對權力、權威、衆人意見等的盲從,本質上是這個人對個人潛能的不自信。

培養信心的第一步是注意到讓自己失去信心的事情,在什麼時候自己想要逃避,怯懦。第二步就是行動起來。

愛的行動是沒有目的的,愛本身就是最高目的。

我愛你,不是因為你對我有用,不是因為我離不開你,也不是因為你的身份、地位。

我愛的是你這個人,你自己,你的純粹意識。

因為,你就是獨一無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