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奇怪的句中對,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杜甫這兩句詩對不對仗?

前言

格律詩中,除了絕句外,五律七律等八句或者八句以上的律詩,要求中間的聯必須對仗。

在這些對仗句中,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對仗形式,古人稱之為句中對,又叫做當句對。例如:但覺【遊蜂】饒【舞蝶】,豈知【孤鳳】憶【離鸾】。遊蜂在句中對仗舞蝶,又和下聯的孤鳳對仗。

句中對有争議的是,上聯或者下聯自己是句中對,但是上聯和下聯卻不對仗,這種情況古人是怎麼看的呢?

一、終非法也

宋朝範晞文《對床夜語》中,對于杜甫律詩中的對仗,提出了疑問:

老杜詩:“兩邊山木合,終日子規啼。”以“終日”對“兩邊”。“不知雲雨散,虛費短長吟。”以“短長”對“雲雨”。“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以“生成”對“雨露”。“風物悲遊子,登臨憶侍郎。”以“登臨”對“風物”。句意適然,不覺其為偏枯,然終非法也。柳下惠則可,吾則不可。

兩邊山木合,終日子規啼是杜甫五律《子規》的颔聯:

峽裡雲安縣,江樓翼瓦齊。

【兩邊山木合,終日子規啼】。

眇眇春風見,蕭蕭夜色凄。

客愁那聽此,故作傍人低。

不知雲雨散,虛費短長吟,出自杜甫五律《渝州候嚴六侍禦不到,先下峽》的颔聯:

聞道乘骢發,沙邊待至今。

【不知雲雨散,虛費短長吟】。

山帶烏蠻闊,江連白帝深。

船經一柱觀,留眼共登臨。

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出自杜甫五律《屏迹三首》的颔聯: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

【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村鼓時時急,漁舟個個輕。

杖藜從白首,心迹喜雙清。

杜甫這幾首詩以“終日”對“兩邊”、“短長”對“雲雨”、生成”對“雨露”。

《對床夜語》中認為,杜甫三個颔聯句意自然流轉,是以我們沒有覺得是詩病(偏枯:不平衡,半身不遂)。但是終歸不符合律詩的法度。作為杜甫可以,我們作詩則不可以。

奇怪的句中對,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杜甫這兩句詩對不對仗?

二、兩種句中對

範晞文杜甫的颔聯“終非法也”,元朝盛如梓在《庶齋老學叢談》中,對于這種對仗進行了解讀:

“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前輩之說未當,殊不知此就句中對。集中此法多。《庶齋老學叢談》

盛如梓說,前輩人的解讀不恰當,這種屬于句中對,在老杜的詩中有不少:

如“獻納開東觀,君王問長卿”,“風物悲遊子,登臨憶侍郎”,“不知雲雨散,虛費短長吟”,“灑落君臣契,飛騰戰伐新”,餘不具述。七言如“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三分割據纡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千狀萬态,不以一律拘也。《庶齋老學叢談》

盛如梓舉例的老杜詩中句中對聯,有的“既自對,又對句相對”,例如:

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桃花對楊花,黃鳥對白鳥,同時桃花對黃鳥,楊花對白鳥也可以。

有的“句中自對,對句不對”,例如:

獻納開東觀,君王問長卿。君王和長卿對仗,但是與上聯則不對仗。

奇怪的句中對,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杜甫這兩句詩對不對仗?

三、句中自對,對句不對

可以看出,範晞文《對床夜語》評價杜甫律詩“終非法也”的對仗,就是指“”句中自對”,但是“與另一句不相對”的現象。

這種對仗的方式,不僅在杜甫詩中可以見到,其他人的作品中也有,例如元稹的《褒城驿》

嚴秦修此驿,兼漲驿前池。

已種千竿竹,又栽千樹梨。

四年三月半,新筍晚花時。

怅望東川去,等閑題作詩。

四年三月半,新筍晚花時。四年對三月,新筍對晚花,但是四年對新筍、三月對晚花則不工整。

又如王維《 漢江臨泛》: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天對地,有對無,但是天地與有無相對不工整。

奇怪的句中對,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杜甫這兩句詩對不對仗?

四、字數不同的句中對

句中對,有的字數相等,有的字數不相等。

1、字數相等

一字對一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天對地,有對無。

也有兩字對兩字,四年三月半,新筍晚花時。四年對三月,新筍對晚花。

七言的例如李商隐《杜工部蜀中離席》中,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雲雜雨雲。醉客對醒客,晴雲對雨雲。

字數對等的句中對,大多出現在必須對仗的聯中(颔聯或頸聯)。

2、字數不相等

字數不相等的句中對也很多,例如二字對一字:秦時明月漢時關,明月對關。也可以看做四字對三字,秦時明月,對,漢時關。又如李商隐詩中,秦樓鴛瓦,對,漢宮盤。

李嘉祐 (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中,二字對三字:細草綠汀洲,細草,對綠汀洲。

不過,這些字數不對等的句中對,基本出現在不必一定對仗的聯中。

奇怪的句中對,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杜甫這兩句詩對不對仗?

五、八句全是句中對

李商隐有一首七律《當句有對》,八句都是當句對:

密迩平陽接上蘭,秦樓鴛瓦漢宮盤。

池光不定花光亂,日氣初涵露氣幹。

但覺遊蜂繞舞蝶,豈知孤鳳憶孤鸾。

三星自轉三山遠,紫府程遙碧落寬。

可以看出,首聯和尾聯,屬于“句中自對,對句不對”,平陽(漢代平陽侯的府弟)對上蘭(上林苑有上蘭觀,唐朝公主學道之觀); 秦樓鴛瓦對漢宮盤(,金仙桐人承露盤);三星對三山,紫府對碧落。

颔聯與頸聯屬于“既自對,又對句相對”。池光/花光,對日氣/露氣,遊蜂/舞蝶,對孤鳳/孤鸾。

奇怪的句中對,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杜甫這兩句詩對不對仗?

六、當句對的起源

宋朝洪邁《容齋随筆》提到詩文中當句對(句中對)的起源時說:

唐人詩文,或于一句中自成對偶,謂之當句對。蓋起于《楚辭》“惠烝蘭藉”、“桂酒椒漿”、“桂掉蘭”枻、“斫冰積雪”。自齊、梁以來,江文通、庾子山諸人亦如此。如王勃《宴滕王閣序》一篇皆然。

其實不僅在楚辭中,在詩經裡也有當句對,例如《詩經·邶風·擊鼓》中:

死生契闊 ,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死生契闊,死對生,契對闊;死生對契闊。都是當句對。

奇怪的句中對,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杜甫這兩句詩對不對仗?

結束語

上聯或者下聯自己是句中對,但是上聯和下聯之間卻不對仗,例如杜甫的“”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前面對仗,後面不對仗,我個人認為應該是上下聯失對。

至于“”不知雲雨散,虛費短長吟”,“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頭尾(江流外,山色中)對仗很工整,中間不太工整,綜合來說,我個人以為是一種寬對。

@老街味道

騷人騷客風騷,古詩中的騷是什麼意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