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靈光殿到武梁祠>>

揚之水(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從靈光殿到武梁祠:兩漢之交帝國藝術的遺影》,缪哲著,三聯書店2021年10月出版。
在我心目中,缪哲的成名作是《以圖證史的陷阱》(《讀書》2005年第二期),雖然此前他早以譯著《釣客清話》聞名,但我自己是從此文與他神交的。倏忽十數年過去,這篇文章卻從來沒有忘記,且總在提醒自己的名物考證處處小心。如今作者竟也從事于這一“高危”作業,理所當然能夠避開陷阱。這部别開生面的著述,本意是探讨中國繪畫傳統的誕生,據作者說,它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在“兩漢之交帝國藝術”蕩然無存的情況下,驅遣文獻和圖像完成從已知(現存魯地畫像石)推向未知(兩漢之交帝國藝術)的影像複原,并進而探究這一時期的宮廷藝術與法則以及是以發生的原由,亦即意識形态的推動力,如果沒有廣博的識見、深厚的學養以及在此基礎上生發的想象力,是無法做到的。我覺得,不必為此著劃定歸屬,諸如曆史學、社會學、藝術史學,研究對象所處的曆史語境也從來不是轸域分明。我的閱讀,甚至抛開了此著的本意,而時時關注由此引發的各種問題,特别是具體而微的考證,如孔子見老子的圖像學寓意,“(王)莽式博局鏡的設計與制作”,西王母圖像的流行,遂每每感到作者運用常見史料時候的目光如炬。當然,在挑戰成說的同時,本身也很容易成為靶子,書後大量的注釋可視作作者的嚴密設防,讀者實不可忽略。盡管這個架構的結構以及架構中的某個點乃至若幹個點包括一些具體論斷,或有令人質疑之處,但無論如何,無法拒絕這種真正是進入曆史語境的探索之魅力。
作者:揚之水
編輯:金久超
責任編輯:朱自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