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42個春節中搜尋深圳人的文化密碼:此心安處是吾鄉

在42個春節中搜尋深圳人的文化密碼:此心安處是吾鄉

曆經40餘年,深圳從“别人的城市”變成“自己的家園”, 40多個春節,深圳人經形成了一些獨特的與春節相關的生活方式和新民俗。從中我們看到城市的發展與變遷,也看到城市人文性明顯的提升與改變。在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今天,或許還會演變出更多新的灣區習俗。

在42個春節中搜尋深圳人的文化密碼:此心安處是吾鄉

2022年第一天,深圳灣第一縷陽光。

【42個春節 之 2020年-】

專家認為,深圳地處嶺南之地,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深圳移民來自五湖四海,但既然是“來了就是深圳人”,就應當認同嶺南文化,并且在實施大灣區戰略中建設“新嶺南文化”。2020年以來,這也成為促進“身份認同”的重要實踐。

【2020年】

深圳春節有了自己的新民俗

作為新故鄉的深圳,是否湧現與形成了城市自身的新的春節習俗呢?會有哪些新的方式與玩法呢?

深圳城市文化研究專家黃東和(又名老亨)表示,逛花市、旅遊、讀書……這些都是深圳人的春節新民俗。北方移民的春節習慣廣東化,深圳傳統春節習俗與北方民俗的融合創新,是個值得關注的現象,也是深派新民俗萌生的機緣。北方移民在深圳過春節,一定會把北方老家的過年習俗帶過來,但是既然已經移民到深圳了,那麼廣東深圳的傳統春節習俗也會得到新移民的重視,于是南北雜糅就成為深圳春節習俗的一個顯著特色。既包餃子,也吃湯圓;既上面食,也蒸年糕;既炖老湯,也熏臘肉;既着洋裝,也穿唐裝;既在網上拜年,也到花市遊街河…… 經過若幹年的水乳交融,就形成了新的“本地年俗”。我以為,在目前階段,不用為深派年俗下定義,隻要深圳人覺得舒服、願意嘗試,任何一種過年方式都值得嘗試。總有一天,人們會發現,我們曾經有過的春節記憶、我們曾經興奮不已的嘗試和模仿,以及我們曾經不得已的改變和适應,都是在以生命體驗的形式為深派生活方式探索定格。一切,讓時間來選擇。

深圳文化學者胡野秋認為,深圳人的春節有自身的特色,首先是注重文化内涵,比如舉家逛博物館、圖書館、書城,阖家聽音樂會、看話劇、電影,宅在家裡的人也大都會讀讀書。此外因為深圳得天獨厚的溫暖氣候,也讓深圳人“逛花市”成為新民俗,在北方一片蕭瑟的寒冷中,深圳人可以在姹紫嫣紅中享受春光,深圳的女性春節仍然可以穿漂亮的裙子,男性也不會穿得臃腫,時尚、靓麗是深圳春節的獨特風景。

廣東省省情專家庫專家楊宏海表示,深圳在4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己經形成了一些獨特的與春節相關的生活方式和新民俗,簡單說來就是生活方式與民俗更靠近“嶺南化”。比如深圳每年春節都有大量勞務工留深過年,曆年形成了春節給青工千人餃子宴“送關愛”活動,約定成俗。前幾天參加龍崗區春節關愛送“大盆菜“活動,得知不少社群都有這樣的舉措,看來業已蔚然成風。

深圳本土自然與曆史研究學者南兆旭表示,深圳過春節最大的文化就是休息文化,不互相打擾,在這個時候不會輕易來回走動,這個時間就是非常珍貴的安靜的時間。

在42個春節中搜尋深圳人的文化密碼:此心安處是吾鄉

(2020年資料:“酒店度假”趨勢明顯,常駐地為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使用者更願意通過“酒店度假”來犒勞自己過去忙碌的一年。)

【2021年】

傳統家庭血緣紐帶之外,新的紐帶要生成

作為一位80後,管理學博士、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袁園,2020年第一次在深圳過春節,以往都是帶父母去外地旅遊。她覺得變化的原因是對春節的過法出現了新的了解和形式。在深圳落地生根的新深圳人大多屬于80後,原本也是獨生子女多。是以沒有那種多子女家庭需要從不同地點回老家團聚的那種語境了。尤其深圳氣候又好,往往父母會跟随子女來深圳過年,甚至戶口随遷過來。深圳人的身份認同來自敢于夢想,積極進取,勇于創新。這個群體的比例也在增大,因為90後00後是主要新增人群,他們對自己想要什麼更有主見。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所學生院人文學院執行院長、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主任于長江談起2021年經曆的“雲春節”。他受深圳一遊戲《迷你世界》所邀請,與一個虛拟人物線上上談起了春節民俗。《迷你世界》是一款沙盒創造類遊戲,所有玩家們可以通過遊戲所提供的建材創作很多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去年春節期間,玩家可以在遊戲裡建造和老家一模一樣的建築,挂上紅燈籠、貼上春聯,彌補不能回家過年的遺憾。于長江則作為民俗專家,講述不同地區的春節風俗。在他看來,中國的春節風俗成百上千種,每個人能體驗到的不足百分之一。玩家用曆史與想象搭建出心中的春節,讓更多有地域特色的春節讓更多人看到,讓祈福的心意穿越時間與空間。而據南都記者了解,今年這款遊戲同樣上線了濃濃春節味道的古代春節版本,在遊戲裡穿越時空,過個唐風中國年。

在42個春節中搜尋深圳人的文化密碼:此心安處是吾鄉

(2021年春節,留深過年的年輕人與家人上線智慧大螢幕,實作沉浸式雲團圓拜年。)

有了将虛拟世界與現實春節連通的新體驗,于長江認為:深圳人的歸屬感與城市認同就不應該簡單的盯在地理認同這一層面上,因為深圳的城市建設有一半是線上上時代過的。随着資訊時代和線上時代的到來,線上新一代人到來,他們對認同的建構和傳統的地理不一樣了,而深圳這個城市在這種建構中明顯有優勢。深圳要建構一個不同于以往舊結構和舊認同的淩駕于之上的新人文社會結構。這個意義上,移民城市深圳可以是一個元城市,元體系,地理實體意義在弱化,心理歸屬、人文偏好興趣、産業供應鍊、社會紐帶、行業關聯感、科技效果效應等意義的認同可能更多。在此次元上,家園意識也在更新、建構中。具體是什麼樣的,還得鼓勵大家探索。

于長江表示,過節方式在不同的群體中都有不一樣的演變,在商業社會中,春節有一種嘉年華化的趨勢。另一方面,有一些恪守傳統的群體,還會祭拜先人、“新挑換舊符”等。對于深圳而言,對于燒紙、祭拜等傳統習俗不能一禁了之,這不利于深圳作為新城市文化的生成,而是要探索有足夠文化含量的替代。關鍵要給人們更多選擇,在傳統家庭血緣紐帶之外,新的紐帶要生成,要在傳統中派生出來。對深圳而言,企業和各種機構的“年會”“團拜”,學校、企業、機關等為留守人員舉辦的各種活動,可能是最直接形成“新民俗”的地方。另外,正如之前說的,深圳作為元城市,建構元體系,應該有它民俗的新次元。

在42個春節中搜尋深圳人的文化密碼:此心安處是吾鄉

從留深過年折射出的“深派文化“

今天 “來了就是深圳人”

未來 在實施大灣區戰略中建設“新嶺南文化”

曆經40餘年,深圳從“别人的城市”變成“自己的家園”,從中我們看到深圳城市的發展與變遷,也看到城市人文性明顯的提升與改變。那麼如何進一步增強家園感,讓更多人将這裡當作自己的精神家園,将文化認同變成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專家們也紛紛建言。

黃東和表示:“深圳人應該着手建立文化意義上的認同。就像京派文化、海派文化是北京人和上海人文化認同的辨別,深派文化應該成為深圳人的文化辨別。海派文化是從海派文學、海上文壇開始的,我從2012年開始推動睦鄰文學獎,借助政府宣傳文化基金的力量,推動深圳本土文化題材的文學原創,算是深派文學集聚和沉澱。十年來,睦鄰文學獎日益為深圳文學圈所認同,并且正在走出文學圈,形成深圳人的文學自覺和文化自覺,我以為這是做得非常正确的一件事情,值得進一步做好。深圳人40多年來創造的物質财富固然是輝煌的,深圳人40多年來的精神留存,可能更加瑰麗。舉起深派文化大旗的時機,我以為已經成熟了。”

楊宏海認為,可繼續在“城市認同”與“文化認同”進行深挖。“為什麼我的雙眼常含淚水,因為是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移民來到這座城市,應該讓他們對腳下這片土地産生感情。可以從挖掘本土曆史,講好深圳故事方面着手,讓市民認識本土曆史文化的根脈,提升深圳人對這座城市的自豪感。我在研究深圳客家三百多年曆史中,挖掘出六個重要的曆史事件,也是可歌可泣的深圳故事。每次出去演講這些,都能與聽衆,尤其是大中學生産生共鳴。聽衆都會以這座城市的光榮曆史感到自豪,進而更愛這座城市,更自覺地形成家園意識。

深圳地處嶺南之地,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深圳移民來自五湖四海,但既然是“來了就是深圳人”,就應當認同嶺南文化,并且在實施大灣區戰略中建設“新嶺南文化”。這也将是促進“身份認同”的重要實踐。古人雲:“日久他鄉即故鄉”,“此心安處是吾鄉”。我們在嶺南的土地上生活,便要入鄉随俗,移風易俗,做個真正的“大灣區人”“新嶺南人”或“新客家人”。事實上,新移民來到這片土地,便已成為新客家人或新嶺南人。在這片各地移民混雜、多種方言荟萃、新風舊俗滲透的城市裡,一種與這種城市相适應的新民俗已經悄然出現,如春節吃大盆菜,煲靓湯,逛花市等等,都已經成為新移民的生活方式之一。而且,在新的曆史時期,“疫情”的出現,給社群管理帶來極大的變化,賦予社群更多的工作職能。需要在政府的指導下,以社群為機關,對嶺南傳統的物質文化,如圍屋民居、文化街區等,做好保護與利用。而對于傳統的嶺南“非遺”文化,如山歌、麒麟舞,舞龍舞獅等等,則要在保護中活化傳承,并讓更多的市民參與其中,尤其是傳承給深圳新生代,讓他們從小養成對本土文化的熱愛,形成“文化認同”,加入新“國潮”文化之中,而不至于在外來文化的入侵與滲透中丢掉了自身的“根與魂”。

楊宏海建議深圳市民學習蘇東坡入鄉随俗“不辭長作嶺南人”“此心安處是吾鄉”,以及客家人四海為家、落地生根、“日久他鄉即故鄉”的精神,實作對這片土地的文化認同與城市認同,在實施大灣區戰略中做一個“新嶺南人”。

在42個春節中搜尋深圳人的文化密碼:此心安處是吾鄉
在42個春節中搜尋深圳人的文化密碼:此心安處是吾鄉

(2021年,龍崗區總工會主辦了“我們的全家福”新春關愛攝影活動。)

在42個春節中搜尋深圳人的文化密碼:此心安處是吾鄉

(留深過年,社群、人際氛圍決定了年味的濃淡。2021年春節。馬巒街道商戶自掏腰包,請書法家手寫了600多副春聯送給小區業主和過年堅守崗位的環衛勞工。)

袁園認為,多加強社群活動,社群居民的聯結。遠親不如近鄰,現代人壓力大工作忙,很難有機會認識工作圈外的朋友。如果社群能夠通過組織有趣的,适合不同年齡層需求的活動,将有主與增強這種在地的歸屬感。春節新民俗除了我剛剛提到的帶父母外出旅行,或與大家庭一起旅行團聚之外。還包括爬山登高,仙湖弘法寺上香祈福,逛美術館博物館等等吧。

深圳人文性明顯提升與文化公共場館的創新營運,市容市貌改善,公園與文化設施融合發展,公共交通不斷完善便利,文化節慶活動潮流化等息息相關吧。

城市及産業營運專家高海燕表示,除了在經濟上保持持續增長外,還要加大公共服務的供給能量,提高教育、衛生、住房等領域的資源規模、覆寫能力。一句話,既要保持深圳的機會能力,同時要不斷提高宜居水準。在城市文化上,要始終保有以政府改革開放、市場主體創新創造、市民意識現代包容為基礎結構的先鋒和活力。這就是深圳,這就是深圳的“家園意識”形成的重要來源。

胡野秋同樣認為,最主要的還是要看政府的公共服務意識和能力,讓市民獲得安全感非常重要,從日常生活、社會福利、醫療教育保障等等方面都要讓市民更充分的獲得感。此外,房價的控制也是需要加大力度的,“居者有其屋”是生存的最重要物質保障。我們一直以移民城市為标志,但不能永遠戴着“移民城市”的帽子,總有一天我們的主體市民會成為“原住民”,隻有公共服務提高了,才能促使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原住民。

南兆旭表示,家園感的增長顯性的表現就是人在這個城市安身立命,生活在這個城市有種安全感,深圳在城市服務,城市管理能力與管理方式,表現都很優秀,給人幸福感。這個城市給了老年人很多政策,希望政策上能更多向深圳的年輕人傾斜,要容納有能力、有野心的人,就像自然生态需要溫地一樣,城市建設的生态上也應該有濕地,不能把所有的城市設施都搞得高大上,早年在深圳創業的人都是從零開始,60%-70%的人都在城中村居住過。要給未來留一些基礎,不能把底層生長的空間給滅殺了,給年輕人更多空間,這些年輕人中保不準就有當年的馬化騰、當年的任正非。

深圳民俗學家廖虹雷也表示,深圳大都市需要溫潤,民俗在融入當代的新體驗,其實就是将文化化為有血有肉的生活細節,融進人們的血液裡,讓更多人在這片土地上紮根。

在42個春節中搜尋深圳人的文化密碼:此心安處是吾鄉

(2021年春節,來深8年的創業者家庭——蔡東翔和劉晨一家留守過年,他們的故事也成為了城市海報的封面。)

在42個春節中搜尋深圳人的文化密碼:此心安處是吾鄉

(2022年春節前,整理收納咨詢師黃蓓進入業務繁忙期,訂單接到了年後,她不光會跟家人留深過年,還會走進很多深圳人的家庭,幫助他們有儀式感地迎接新的一年。)

采寫:南都記者 謝湘南 黃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