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投放量縮減至七千張,滬牌中标率五連降,藍牌開始“出貨”了?
華夏時報
2024-05-27 14:53釋出于北京華夏時報官方賬号

上海在每月滬牌政府投放數量不再公布之下,5月滬牌競拍結果出現中标率五連降的情形。
5月25日,上海釋出官方公布資料顯示,個人額度合計拍賣總數7098輛,參加拍賣人數為43374人,中标率16.4%。最低成交價93000元,平均成交價為93029元,中标價環比4月增加7元;而參拍人數也環比減少1700餘人;滬牌投放量則環比大降1500餘張,中标率也從今年2月最高的23.2%連續下降。
“今天幫客戶去辦理牌照委托拍賣,讓我大吃一驚的是國拍現場買标書的空無一人,賣牌照的卻要排隊。滬牌現在真的是不香了嗎?我們可以看到今年的滬牌投放量在逐漸下降,參拍滬牌的人數也在緩慢減少,購買新能源車的政策也在收緊,上海今年汽車上牌量大幅下降,可能是為了減緩道路擁堵,對于牌照額度的投放隻會越來越少。”5月24日,滬牌中介黃牛小張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從原來買标書要排隊到現在買牌照要排隊,是不是預示着滬牌供需關系發生了變化?
投放量創15年來新低
5月7098張牌照(含個人委托拍牌數量),創下近15年來滬牌拍賣額度投放數量最少的一個月。
“沒想到本月一下就拍中了,拍賣開始前半小時,我才開始研究拍牌的出價規則,竟然最終以最低價成交。”5月26日杜葉(化名)首次參加滬牌拍賣,就成為“幸運兒”。
對此,有業内人士告訴記者,今年以來随着新能源車的滲透率不斷提高,滬牌的投放量明顯減少,從1月的12482輛,遞減至本月的7098輛。2024年1月至3月,上海合計上牌量為108924輛,其中新能源小客車48457輛,占比達到44.49%。結合交通發展規劃、道路通行狀況、環境承受能力等實際情況,上海一直對機動車采取總量控制的原則,是以,不排除未來滬牌投放可能還将進一步減少。
不過,市場關心的是,随着競拍人的急劇下降,滬牌投放隻公布總量,在七千多張的牌照中,政府新增投放和個人委托分别占比多少引起業内興趣。
“4月份開始上海牌照投放數量中不再公布退牌數量,這意味着什麼?是不是退牌量越來越多?我覺得個人委托數量應該不會大增,還是保持在3000張左右的量,但是上海新增滬牌投放量的減少是肯定的,投放的減少直接影響政府這塊的收入,從最高投放量1.3萬張以上到現在差不多減少了一半,我們預計2024年上海車牌收入減少也将達到數十億元 。”5月26日,上海一家滬牌中介代拍機構創始人胡偉分析指出。
上海市人大代表潘書鴻長期關注滬牌競拍。在他看來,新能源車對于傳統燃油車市場的沖擊是競拍人數下降的主要原因,老百姓對燃油車的需求明顯下降,滬牌漸漸喪失了其稀缺性。以前要用“搶”,現在不再像以前那樣一牌難求。
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交通規劃設計院院長陳小鴻則認為,新能源車的普及隻是一方面的原因,競拍滬牌的人數減少,反映出消費者回歸理性,回歸了正常的狀态。
“在2010年前,上海滬牌中标率在30%左右,供需基本平衡,不會有不需要買車的人來拍牌。後來中标率降低,拍牌人數持續增加,警示價(限價)開始出現,人們失去了預期,甚至有恐慌心理,擔心警示價不斷上漲,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拍中牌照,于是出現了提前一兩年拍牌,甚至全家一起拍牌的現象。目前18%、19%左右的中标率是一個比較正常的資料。”陳小鴻表示。
誰在“出貨”滬牌
如果從曆史資料比較,今年1月,滬牌個人在用車有效額度委托拍賣2933輛,這一數值處在過去三年月抛售滬牌數量的高位,3月份這一數字為2095張。2021—2023年,每年個人在用車有效額度委托拍賣分别共計11167輛、19917輛、27150輛,一路增長。2023年12月,個人在用車有效額度委托拍賣3083輛,達到曆史高點。
“4月和5月個人委托額度應該沒有大漲,隻能說滬牌整體的市場供應量在下降。”胡偉分析指出。
從事十多年代拍行業的胡偉透露,有一位陸續拍中3張滬牌的客戶選擇在今年全部清倉。
“我見證了這位顧客生意的起伏。他從事餐飲服務行業,2015年、2016年生意火爆,财富積累迅速,陸續通過我們拍中了3張車牌,但在2021年之後他的資金鍊出現問題,開始抵押處理資産,今年初将3張車牌全部售出。兩次2018年、2019年下單代拍的顧客主要從事建築業、外貿業、制造業,現如今來咨詢代拍的從事傳媒行業的人以及自媒體、直播的部落客很多,也從側面說明财富在發生轉移。”胡偉表示。
也有市場人士指出,盡管投放車牌數量、參拍人數都逐漸減少,但市場需求量還是存在,可能是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以及新能源市場的不斷擴張等, 預估2024年下半年上海燃油車牌照中标率會低于10%,接下來是否會有新的政策來托一托這個“盤子”,還有待觀察。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檢視原圖 38K
-
5月投放量縮減至七千張,滬牌中标率五連降,藍牌開始“出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