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瘋狂的預制菜|資本熱捧,五大産業搶跑預制菜賽道

春節臨近,以友善著稱的預制菜赢得衆多消費者青睐,并在二級市場備受矚目。

多隻預制菜概念股在2022年1月持續上漲,國聯水産、得利斯等相繼出現“3連闆”、“7連闆”,熱度至1月下旬才逐漸回落。與此同時,“預制菜第一股”味知香橫空出世,水産預制菜鮮美來送出招股材料,多個預制菜品牌獲億元融資,就連瑞幸前董事長陸正耀也要入局孵化項目。

一時之間,農業、速凍、餐飲、零售以及專業預制菜企業都盯上了預制菜,這五大産業逐鹿萬億預制菜賽道,誰會是最大赢家?

預制菜概念股走“紅”

2022年1月,預制菜火了。

東方财富資料顯示,1月1日至1月17日,A股預制菜概念股指數上漲178.96%。消息面上,1月11日,得利斯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稱,預計公司2022年預制菜營收規模達到約12億元,是2021年4億元營收的3倍。同日,國聯水産宣布與盒馬鮮生簽署架構合作協定,在水産預制菜品開發與市場推廣等方面進行合作。

1月12日起,得利斯連續收獲7個漲停闆,股價從6.65元拉升至12.98元,國聯水産收獲3個漲停闆,4個交易日内股價漲幅達到89%。此外,32隻預制菜概念股中,海欣食品、福成股份、惠發食品等多股也出現連續漲停。新京報記者計算,在1月12日至1月17日5個交易日内,預制菜概念股漲幅達到147.54%。

一路高走的預制菜概念股也引來深交所關注。1月16日、1月19日,深交所先後向國聯水産、得利斯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預制菜相關業務情況。

對此,國聯水産回應稱,2021年通過調整産品結構,提高預制菜占比,但公司基本面未發生重大變化,預制菜營業收入占總體營業收入比重仍較少。2019年、2020年,國聯水産預制菜實作營業收入7.3億元、6.34億元,占比13.69%、16.24%。2021年前三季度,國聯水産預制菜實作營業收入5.77億元,占比17.49%。

得利斯則表示,近幾年公司将預制菜作為戰略發展主方向,在全國範圍内布局,以豬肉預制菜和牛肉預制菜等産品作為主推産品,深耕餐飲連鎖、商超、社群團購等銷售管道,與理象國、杭州味泰、廣東恒興水産等頭部規模企業進行合作,開展産品聯合研發。2019年、2020年,得利斯預制菜實作營業收入2.71億元、3.68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得利斯實作預制菜營業收入2.7億元。

關注函接連抵達的同時,預制菜概念股熱度在1月下旬逐漸回落。不過相關券商對預制菜的未來仍持看好态度。山西證券分析師和芳芳在研報中稱,臨近春節,多地政府就地過年的倡議催生預制菜需求,未來3-5年大陸預制菜行業有望成為下一個萬億餐飲市場。“中餐工業化、标準化生産需求驅動預制菜B端市場擴容,外賣滲透率提高、家庭結構變化促使預制菜C端銷量增加。”

市場熱錢湧入

有食品從業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當下炒得火熱的預制菜并非近兩年才出現。預制菜也被稱為半成品菜,2000年前後大陸就有企業生産相關産品,主要面向B端客戶,有配菜也有調料包。近幾年面向C端銷售,“預制菜”概念開始被反複提及。

國海證券研報指出,從2014年外賣行業蓬勃發展,到2020年疫情催生家庭端消費需求,預制菜行業由速凍米面等極少數品類拓展至多種菜品,形成由B端延伸至C端消費者,由一線城市逐漸下沉的樹形發展路徑。目前預制菜行業規模超2000億元,相關企業超7萬家,近5年湧入大量市場參與者。

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區北京總部電商部資深副總裁張國強向新京報記者分析,預制菜近期突然備受關注,“看上去是偶然,實際上是必然”,一方面,生産主體前期已經準備好進入賽道,另一方面,疫情防控背景推動了預制菜需求加快增長。

泰森中國産品總監張赟也認為,預制菜變火,疫情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不能外出吃飯的時候,預制菜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同時,預制菜是以肉類為主的大菜,适合正餐場景,且具有便利性,與外賣形成互補,共同滿足當下消費者的飲食需求。

當預制菜成為新藍海,資本熱錢紛紛湧入。企查查資料顯示,2021年預制菜賽道中,珍味小梅園、猴爺餐飲、小牛凱西、麥子媽等9家預制菜企業獲得融資,金額在百萬元至億元不等。2021年4月,味知香登陸A股,成為國内市場“預制菜第一股”。2021年11月,鮮美來遞交招股材料,搶跑水産預制菜IPO賽道。

2022年開年,預制菜需求直線拉升。1月中旬,國家發展改革委釋出的《關于做好近期促進消費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鼓勵提供多品類套餐、自主配餐、網上預訂年夜飯食材等服務,鼓勵制售半成品和“淨菜上市”。

需求面打開的同時,資本市場熱錢繼續湧入。2022年1月,中餐預制菜連鎖門店品牌“銀食”完成險峰長青獨家投資的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珍味小梅園宣布完成由百度風投領投的1億元B+輪融資。而由瑞幸前董事長陸正耀創立的舌尖科技集團也在孵化預制菜新項目“舌尖工坊”。

速凍企業快速切入預制菜賽道

風口之下,與預制菜相關的上下遊企業紛紛拿起湯匙,前來分羹。2022年1月,新京報記者查詢電商平台以及走訪北京市場發現,當下預制菜賽道大緻有五類入局者——國聯水産、得利斯、正大、泰森、龍大美食等農業食品企業;安井食品、三全食品、千味央廚等速凍企業;海底撈、西貝、廣州酒家、金鼎軒等餐飲企業;盒馬鮮生、每日優鮮、叮咚買菜、永輝超市等零售企業;味知香、好得睐等專做預制菜的企業。

山西證券研報指出,比起外行跨界而言,專業預制菜公司産品開發能力較強,往往擁有代表性大單品,如味知香的牛仔骨、聰廚的梅菜扣肉等。同時,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外界入局者主要做與原領域相關的預制菜,而專做預制菜的品牌在菜式選擇上則有更多可能性。味知香也曾在招股材料中指出,除了肉禽類、水産類等主打産品外,還有蔬菜類、禮盒類産品,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選擇。

不過,專業預制菜企業運輸環節的保鮮問題常被消費者關注。新京報記者在天貓、京東等平台發現,在部分預制菜品牌的購買評論中,往往會出現“冰袋化了”“希望可以加強冷鍊”等回報。此時,速凍行業入局預制菜的優勢得以凸顯。

一位速凍食品企業負責人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速凍企業的優勢正是冷鍊和加工,熟知哪些菜品應該冷凍到什麼程度,菜品還原度好。2022年,速凍食品頭部品牌三全食品推出意式肉醬料理包,布局預制菜領域。安井食品也推出“如虎添翼”預制菜肴新年禮盒,旗下凍品先生還有多款預制菜單品。速凍品牌理象國也在春節前一舉推出金湯佛跳牆禮盒、盆菜禮盒和10道年菜禮盒等年夜飯預制菜産品。

凍品先生預制菜産品。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鐵

理象國向新京報記者介紹,“預制菜一般來講有即食品、即熱食品、即烹食品和即配食品四種類型,常見的速凍水餃、速凍雲吞、小酥肉等菜肴都是廣義上預制菜的主流品類,品牌早已切入。”對目前的預制菜概念而言,自身的競争力一方面在于真材實料的産品力,另一方面正是在于成熟的冷鍊運輸系統。

雖然資本市場上的預制菜概念被炒得火熱,但部分速凍企業仍持觀望态度。一位速凍食品企業負責人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預制菜資本有點過熱,标上“預制菜”股價就漲,但現在吹出的牛要用将來的業績來兌現,“很多人鼓動我們往預制菜上靠,但我們比較謹慎。生産制造需要周期,不少企業在行業還沒成熟時就上了裝置,存在一定風險,不要有暴發戶心态。”

農業企業攜原料優勢入場

2021年入局預制菜C端市場的正大也認為布局需要穩紮穩打。張國強表示,正大此前已有長期面向B端做的預制菜,2021年2月,正式推出了面向C端的預制菜品牌“正大廚易”。想要消費者長期複購,就需要行業内的龍頭企業不要把預制菜當成一時的熱度,一時的風口,而是當作長期的事業去經營。如果說産品品質和體驗不好,消費者就不會有複購了,他不光會對當時買的品牌不滿意,對整個品類,對整個預制菜行業都會不滿意,影響整個行業發展,“目前,我們對預制菜行業的發展趨勢還是相當有信心的。”

瘋狂的預制菜|資本熱捧,五大産業搶跑預制菜賽道

正大推出的預制菜産品。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思炀

除正大外,國聯水産、福成股份等頭部農業企業都已面向市場推出預制菜産品。而在2021年12月,“龍大肉食”為進軍食品領域更名“龍大美食”,同時宣布拟在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進口肉類精深加工及調味品生産項目,生産冷凍調理食品、預制半成品菜、預制成品菜、調味品等。 龍大肉食當時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公司的食品闆塊也将聚焦于預制菜賽道。同時,會把養殖、屠宰作為食品業務的重要支撐,進而保障原材料的成本控制。

2022年初,泰森上市預制菜新品“慢炖雞湯”系列,稱能解決炖煮幾個小時的困擾,适合家庭或單人食用。泰森中國産品總監張赟稱,“泰森的新品在不斷調整和觀察中,我們希望全面擁抱預制菜體系,BC兩端同時發力。”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1月21日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肉企入局預制菜的優勢在于,無論豬價高低都能保證原料供給。另外,大企業生産會遵循統一的品質标準,使得産品品質和數量都有保障。不過行業都有門檻,肉企進入預制菜領域也需要面對複雜的區域營銷網絡,并非有資金就可以,需要探索相應的人才、自主技術和資金儲備等方方面面。對養殖企業來說,還是應穩步布局,在上遊養殖已經發展到行業靠前水準、生産經營穩定性比較高的時候,再逐漸進入下遊環節。

作為産業鍊完整的農業龍頭,正大預制菜進入C端的過程相對順利,産品線上下已走入正大旗下蔔蜂蓮花等超市,同時還線上上天貓、京東、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主流電商管道售賣。以上遊優勢保障原料品質的同時,張國強認為,還要針對家庭消費開發口味精良的産品,目前看制作難度大、耗時長的菜品前景會更廣闊一些。

餐飲主菜零售化

除食品企業外,預制菜賽道也吸引着衆多餐飲連鎖企業和新零售企業等相繼進入。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零售、餐飲入局預制菜的過程中,常會選擇與當地知名品牌合作,迅速适應市場。如每日優鮮在華北地區主推醬焖特色的紫光園、在華南地區主推蒸煮特色的廣州酒家,而在華東地區則主推新雅和同慶樓。金鼎軒、程府宴先後與天福号聯合推出金福菜肴系列、爐肉大燴菜。物美也曾與眉州東坡等餐飲企業合作預制菜。

與此同時,零售端也在嘗試更新供應鍊,打造自有預制菜品牌矩陣。永輝超市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永輝旗下的預制菜品牌“輝媽到家”首批10餘款産品在江浙滬地區上市,采用定制化和标準化的菜品生産工藝,通過标準化SOP操作來保障菜品品質與安全。每日優鮮近期推出精品預制菜自有品牌“每日招牌菜”,主打有料火鍋,首批上線的風味羊蠍子、霸氣牛骨鍋等,入選預制菜品類中銷售額Top3。叮咚買菜也推出“叮咚大滿冠”“蔡長青”等針對不同場景的多個自有品牌,并在去年實作預制菜系列全國銷量超1億份。

不過,餐飲、零售端想要完全打入預制菜賽道,還需突破一些壁壘。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王洪曾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食品安全監管、供應鍊配送,以及不同烹饪方式對口味的影響等,都是相關行業進入預制菜領域面臨的問題。

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向新京報記者分析,預制菜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消費者對預制菜的了解和購買機率仍有限,超市和生鮮電商擁有管道推廣優勢,通過展示、售賣預制菜産品,有助于提升人們對預制菜的認知和接受度,提升消費欲望。但盡管擁有采購優勢,超市、生鮮電商在食品加工等方面的經驗積累也有限,在菜品研發創新、口味等方面沒有天然優勢,“預制菜會成為超市、生鮮電商的增長點,但很難成為核心增長點。”

對于賽道内各路競争對手是否會給專業預制菜品牌帶來危機感,味知香曾回答投資者稱,預制菜行業才開始火起來,陸續有新的競争對手切入賽道,這屬于行業正常現象。目前行業市場前景廣闊,每個競争對手都有自己的發展路線,有特定的産品結構、客戶群、銷售管道及營運模式,彼此并不存在激烈沖突。

而在餐飲行業連鎖顧問王冬明看來,随着疫情出現、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的改變,市場接受度越來越高。資本加持下,預制菜成本有所降低,同時提升了預制菜的普及範圍與程度,賽道競争也愈發激烈,預制菜的口味、價格、市場占有率将是品牌增加競争壁壘的關鍵。

新京報記者 王思炀 郭鐵 秦勝楠 于桂桂

編輯 祝鳳岚 校對 趙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