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冰雪路面的正确打開姿勢,你需要一套四驅系統

距離我上一次滑雪,已經過去兩年多了,疫情改變了很多事情。如今隻能每個周末,偶爾隻能看到的北方小夥伴在朋友圈裡曬着滑雪的照片。

冰雪路面的正确打開姿勢,你需要一套四驅系統

改變的還有我們媒體的試駕計劃,以往每個雪季,奧迪quatto會出現在長白山,寶馬、AMG、保時捷會出現在牙克石,就連賓利今年也計劃着第一次國内冰雪試駕。

不過今年初的疫情,又打亂了許多試駕計劃。

好吧,即使不談冰雪試駕,我們也可以聊一下四驅技術。什麼樣的四驅在冰雪路面抓地力最好?

冰雪路面的正确打開姿勢,你需要一套四驅系統

一談到四驅,我就知道很多朋友想到“脫困能力”,“交叉軸”之類。相對于兩驅車型,四驅肯定會有更好的越野通過性,但并非所有四驅都是為了越野能力而設計的。

例如大家熟悉的寶馬M3,一直是後驅高性能的代表,但新一代M3除了後驅外,還提供了M xDrive四驅車型。即使是四驅版車身更重,百公裡加速依然比後驅快了0.4秒之多。

冰雪路面的正确打開姿勢,你需要一套四驅系統

是以公路車型采用四輪驅動更大的目的,是提升輪胎的抓地力,特别是在濕滑、冰雪路面上,有着兩驅車型無法比拟的巨大優勢。

GT-R之父水野和敏曾經親口對我們說過:大家都以為提升速度是靠輕量化,其實方向錯了。提升速度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四輪抓地力。是以GT-R即使犧牲重量,也要裝上一套非常複雜的四驅系統。

我們回顧一下公路四驅車型技術的鼻祖,奧迪quattro當年是怎麼一戰成名的。

冰雪路面的正确打開姿勢,你需要一套四驅系統

1977年,奧迪的工程師發現四驅系統在經過彎道和冰雪路面上,擁有着驚人的操控表現,于是他們決定将四驅系統移植到奧迪量産民用轎車之上,于是便有了被譽為是奧迪四驅技術基石的quattro。

冰雪路面的正确打開姿勢,你需要一套四驅系統

老車迷或許都記得一個這樣的廣告:1986年,一輛奧迪100 CS quattro成功登上芬蘭37.5度的Pitk vuori高空滑雪跳台。這充分展現出奧迪quattro技術帶來的強大牽引力。

那麼什麼樣的四驅在冰雪路面抓地力最好?唯快不破。

與硬派越野車那種強調扭矩輸出,即使輪胎打滑無所謂的低速四驅不同。公路高速四驅技術要點是響應速度,以及瞬間調配四輪不同的抓地力。

冰雪路面的正确打開姿勢,你需要一套四驅系統

帶有純機械中央差速器的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是quattro技術的基石,現在隻搭載于縱置平台,Tiptronic變速箱的高性能奧迪車型之上,例如奧迪RS6、RS4等等。

純機械的扭力自鎖式中央差速器是這套quattro全時四驅的核心,它創新性的使用輕量化的空心軸傳輸動力,做到扭矩零延遲配置設定。這也是奧迪quattro速度的秘密。

甚至車輛扭矩從打滑的車軸轉移至有附着力的一側,極端條件下,可将最多70%的扭矩傳輸給前軸,或最多85%的扭矩傳輸給後軸。

冰雪路面的正确打開姿勢,你需要一套四驅系統

對于高性能車型來說,一套複雜的機械四驅确實非常必要。但對于日常駕駛的普通車型來說,四驅也會帶來副作用:一方面四驅機械阻力會帶來油耗提升,另一方面又增加了車重。

是以輕量化、電子化,特别是“可斷開式”的四驅系統就成為日常駕駛車型的發展方向。

冰雪路面的正确打開姿勢,你需要一套四驅系統

2016年AutoLab在德國法蘭克福試駕一款全新的四驅系統——關鍵技術在于多片離合器将斷開傳向後輪的動力,同時後部電控牙嵌式耦合器也将斷開,進而使傳動軸保持真正的靜止狀态,進一步降低能量損耗。

後來我們才知道,這就是2016年稍後奧迪引入了quattro ultra智能四驅系統。

冰雪路面的正确打開姿勢,你需要一套四驅系統

quattro ultra當車輛處于巡航等低負載工況下,系統則切換到前輪驅動模式下,而且因為轉動軸完全斷開,是以它與前驅車一樣油耗極低。當車輛在起步、爬坡及激烈駕駛過程中,它瞬間切換到四輪驅動模式。

與普通的适時四驅不同,quattro ultra是一種預判式四驅,它的速度基本與純機械quattro沒什麼差別。而換來的好處是:百公裡平均油耗減少了0.3升,整套四驅系統減重了4公斤。

冰雪路面的正确打開姿勢,你需要一套四驅系統

到底是前驅、後驅還是四驅更好?這個問題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一直有争論,但現在顯然是四驅已經占據上風。

一方面是車輛性能越來越強,像寶馬M3、M5等越來越多高性能車型不得不用上四驅。但更大的方向是電動化——電動機可以打造出性能更強大的四驅,而成本和能耗卻越來越低。

冰雪路面的正确打開姿勢,你需要一套四驅系統

電動化時代,奧迪quattro前面都加上“e”——前後軸之間沒有了傳統意義上的剛性連接配接,取而代之的是由電控進行的前後軸扭矩自由配置設定,扭矩配置設定比例可以從0到100%。

電機的厲害之處,一方面前後輪動力配置設定完全解耦,車輛在不同駕駛模式下行駛特性差異的範圍極大提升。例如動态駕駛模式下,車輛扭矩更偏向于後橋,也可以隻激活一個電機以達到最佳能耗表現。

冰雪路面的正确打開姿勢,你需要一套四驅系統

以e-quattro為例,強大的車載電腦能夠以每秒200次的速度持續精準調整前後橋間的理想扭矩配置設定。同時電機還擁有4倍于機械四驅的響應速度,從檢測附着力變化到調整最優化的扭矩分布隻需要約30毫秒時間。

這就是一套強大的公路四驅的秘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