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節期間,國家平劇院攜手中國移動咪咕公司首次以5G+4K線上演播的形式呈現經典平劇《龍鳳呈祥》,打造了線上演播全流程商業模式探索的第一個範例,在業内産生熱烈反響。臨近2022年春節,咪咕公司攜手國家平劇院,在去年成功合作的基礎上全面更新《龍鳳呈祥》演播模式。從1月25日至2月15日,國家平劇院與中國移動咪咕聯合出品的《龍鳳呈祥》5G+4K演播将再現春節檔,以“科技+藝術”的方式,講好新時代國粹文化創新傳承故事,持續引領線上演播行業發展新标杆。

經典大戲更新回歸
引領線上演播新态勢
此次《龍鳳呈祥》演播項目是在總結去年演播實踐基礎上的一次優化和提升。國家平劇院充分發揮平劇“國家隊”和文藝“排頭兵”的引領示範作用,積極擁抱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态,持續推動線上演播創新發展。文化和旅遊部産業發展司司長高政表示,《龍鳳呈祥》線上演播将持續打造“過大年、雲觀戲”的文化氛圍,在春節期間為人民群衆奉上一道傳統與時尚結合的文化大餐。
針對此次《龍鳳呈祥》演播的亮點,中國移動咪咕公司總經理劉昕表示該劇目更新後具有三大特點,一是持續創新戲曲演藝5G+4K線上演播模式,融入雲包廂、雲呐喊、雲打賞等多種實時互動模式,開啟“5G平劇元宇宙”新篇章;二是打造平劇場景化社交消費新模式,推出首屆“雲上戲迷節”;三是開拓平劇文化海内外“融媒傳播”新格局,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此次咪咕公司将攜手國家平劇院全面更新《龍鳳呈祥》線上演播模式,打造基于最新數字技術的“數字劇院”“雲上劇場”标杆示範項目,推動5G時代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
除了對經典的更新,《龍鳳呈祥》繼續采用線上演播呈現形式在業内具有一定的引領作用。中央戲劇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郝戎高度贊揚《龍鳳呈祥》線上演播是頗具代表性的藝術與技術相結合,尤其是古典藝術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時代典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魯曉波則表示,《龍鳳呈祥》線上演播使平劇更具有時代性、時尚化和年輕化,将讓更廣大的群眾了解平劇、欣賞平劇,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中央戲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傳統戲劇數字化高精尖研究中心主任宋震看來,平劇是角的藝術,線上演播的本質是以人為中心的演播,包括未來的拓展。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王馗認為,《龍鳳呈祥》這樣優秀的平劇藝術是網絡空間裡的根之所在、魂之所在,以及民族在未來技術空間裡、技術時代裡應該所守的正。于魁智、李勝素表示,《龍鳳呈祥》線上演播将會帶動整個平劇藝術在新媒體時代、在新時代有更好的推廣和發展前景,給青年演員創造機會、培育更多青年觀衆,期待借助中國移動咪咕隐形的翅膀,使傳統藝術不斷向前飛躍。
國粹藝術“活”起來
科技賦能傳統文化新表達
《龍鳳呈祥》是一部寓意祥瑞圓滿、逢年過節必點的吉慶戲。平劇從未停下與新技術融合的腳步,對于國家平劇院與中國移動咪咕合力推廣平劇藝術,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莫言認為是符合現實語境,且效果令人滿意的。國家平劇院院長王勇表示,國家平劇院推出《龍鳳呈祥》演播希望探索出一條演播的發展之路,樹立一個演播的典範模式。《龍鳳呈祥》演播不再是一場簡單的線上演出,而是在網絡空間乃至未來的元宇宙空間建構起戲曲的世界景觀,打破時間的區隔、空間的束縛,彰顯藝術生命的恒久、藝術魅力的隽永。
此次《龍鳳呈祥》線上演播由著名平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李勝素領銜主演,衆多梨園名家新秀聯袂出演,同時還邀請到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著名藝術家濮存昕擔任導賞員,平劇研究所所長趙景勃教授擔任講解,打造陣容豪華的線上國粹盛宴。
當國粹遇上科技,傳統與未來互相碰撞,國粹經典在技術變革中擁有了更多可能。《龍鳳呈祥》不僅宣傳了國粹藝術,同時也很好地将科技與傳統文化結合,形成全新的舞台藝術語彙。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段鵬認為,《龍鳳呈祥》在春節的演播是一次在文化上去助力國粹、在技術上實作突破的成功實踐;
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表示中國移動通過“連接配接+算力+能力”新型資訊服務體系,為推動數字文化、智慧文化發展所做出了努力。中國移動咪咕公司采用亞毫米級别的數字技術場景和動态捕捉等技術,通過“技術”+“國粹潮流可視化呈現”的創新,咪咕公司突破虛拟和現實的邊界,實作數智人在“體育+國粹”内容層面的首次破圈。未來,咪咕還将基于全面的數智人開發及營運能力,與國家平劇院持續深入合作,助力平劇院線上數字化更新、探索線上演播新業态。
國粹迎新春,好戲已就位。1月25日至2月15日,《龍鳳呈祥》線上演播将在咪咕視訊、咪咕音樂、咪咕海外平台(Migu C)、中國移動魔百和5G FUN映廳等平台播出,與廣大使用者同賞國粹經典、共賀虎年春節。
來源:文旅中國
編輯/排版:陳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