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用戶端1月27日訊(通訊員 符小勇)日前,湖南科技學院省“十四五”時期社科重大學術和文化研究專項“李達專題研究”與“周敦頤專題研究”開題論證會在長沙召開。與會專家學者一緻認為,本次兩項課題研究是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時代要求,也是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内在要求。

與會專家學者合影留念
湖南科技學院黨委書記曾寶成,湖南省委宣傳部社科規劃辦主任陳湘文,湖南科技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湖南省“永州地域文化與文化自信研究基地”負責人、“李達專題研究”課題組負責人何海,湖南科技學院國學研究院院長、“周敦頤專題研究”課題組負責人周建剛,湖南科技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湖南省“李達與馬克思主義三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柏春林,湖南省原宣傳部副部長、湖南師範大學教授鄭佳明,湖南大學教授陳力祥、湖南理工學院教授魯濤、湖南省社科院副研究員張利文等專家學者,以及部分課題組成員出席開題論證會。會議由湖南科技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何福林主持。
與會專家學者展開研讨
李達是中國共産黨的重要創始人之一,傑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宣傳家和教育家。何海介紹,本課題研究標明四個專題系列:李達著作文章的輯佚和研究文獻的搜集整理研究;李達生平、家族、青少年時代、人際交往以及與湖湘文化的關系等系列研究;依托湖南省李達與馬克思主義“三化”研究基地從傳播學、翻譯學等視域,展開李達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的系列研究;立足高校、立足湖南、立足永州,從思想政治教育和愛國主義方向出發進行文化教育思想系列研究。
周敦頤是宋明理學開山和湖湘學術的重要源頭之一,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及東亞各國文化發展影響深遠。周建剛介紹,本課題研究標明三個專題系列:周敦頤研究的重要文獻史料進行點校整理研究;濂溪學與東亞文明、濂溪學與中國文化、濂溪學與湖湘文化三個子題研究;周敦頤思想的哲學闡釋,以及通俗化轉化傳播的專題研究。
“對于李達專題研究,要進一步挖掘出其對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的價值意蘊,進一步闡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魯濤認為,李達專題研究要有立足永州、面向湖南、走向全國的研究格局,要在突破瓶頸、改進路徑上開拓創新,力争出新意、出水準。
“周敦頤開辟了‘濂溪一派’,在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開展相關研究有利于增強‘文化自信’。”鄭佳明認為,課題組對周敦頤的前期研究已經很多,本次課題研究要在創新和特色、以及通俗化易傳承傳播上下功夫。
“本次兩項課題都屬于湖南省重大學術委托項目,李達和周敦頤又是湖南永州極具代表性的曆史文化名人,課題組成員要高站位,高起點,聚焦理論創新,力求出精品、出力作,突出湖南特色、永州特色,打造亮點。”陳湘文強調。
曾寶成表示,湖南科技學院高度重視省社科重大項目的立項和建設,将舉全校之力,精心組織科研骨幹按照預定的方案和時間節點全力推進項目的實施。同時,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給予充分保障。
會議上,專家學者就兩項課題從選題背景、意義以及前期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對研究存在的問題發表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