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度、吉利聯合賦能 “後來者”集度汽車奮起直追

擁擠的造車賽道正不時湧入新的“種子選手”。

2022年1月18日,集度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度汽車”)旗下“集度 JiDU ”品牌正式釋出,集度汽車機器人品牌标志“Pixel-J”也正式誕生,該品牌 Logo象征着通向未來的入口,以“像素”為基本粒子,傳達人與機器、與未來的新連接配接。

據了解,集度汽車是一家由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度”)和吉利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吉利”)共同出資組建的汽車機器人創業公司。吉利方面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番合作并非傳統的代工模式,公司在集度汽車研發、制造過程中負責提供工程技術支援。

對于産品研發進度和量産傳遞計劃等相關問題,集度汽車方面日前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首款汽車機器人目前處于研發環節,并按照公司制定的開發進度順利進行。首款汽車機器人概念車将于2022年4月亮相北京車展,2023年量産傳遞。”

快馬加鞭組建團隊

記者梳理發現,速度和效率正成為貫穿集度汽車發展脈絡之中的關鍵詞。

2022年 1月19日,集度汽車公布了其汽車機器人概念車的部分産品設計樣式,并正式釋出了為汽車機器人量身打造的品牌視覺體系,包含業界首個汽車機器人品牌标志“Pixel-J”、色彩以及字型。這也是繼2021年3月成立以來,集度汽車首次公開設計相關内容。

集度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公司自研首創的SIMU Car (軟體內建模拟樣車) 已基于“軟體周更”的方式,成功融通高速和城市雙域智能駕駛功能。“SIMU Car的軟體研發是一個動态、持續的過程,公司會逐漸向市場公布産品的最新進展。”

作為造車賽道的“後來者”,集度汽車起步就要奮起直追,以求後發制人。招兵買馬組建團隊、快速進入車型研發、設計環節也成為公司的基礎動作。

據集度汽車CEO夏一平在2021年4月份召開的媒體溝通會上透露,當時集度汽車的核心團隊正式員工僅為100人。夏一平表示,預計到2022年底,集度汽車的核心團隊規模将擴張到2500~3000人。

據了解,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集度汽車吸引了多位經驗豐富的“老将”加盟。例如,原吉利領克品牌品質中心總經理徐華于2021年7月加盟集度汽車,并擔任品質與供應鍊副總裁。徐華曾在吉利負責集團多平台車型政策和開發品質管控及量産品質改進,并且曾牽頭組建供應鍊品質工程中心。

除徐華外,集度汽車還聘請了美籍華人弗蘭克·吳(Frank Wu)上司設計工作室。弗蘭克·吳曾在通用汽車任職7年,并主導凱迪拉克CT6車型設計;2017年,其加入北汽設計團隊,主導設計完成C41、C62和C71等多款全新車型的設計開發工作。

此外,2011年11月,福特汽車(中國)電動車事業部前首席營運官朱江加入集度汽車,并擔任集度汽車副總裁及使用者發展和營運負責人,負責搭建營銷、管道和售後等市場體系工作。

除了引進經驗豐富的管理層,集度汽車也在快馬加鞭組建工作團隊。據相關招聘網站資訊顯示,集度汽車目前正在招聘諸如産品營銷經理、内容營運專家等從業人員。

對此,集度汽車方面在回應記者時表示,集度汽車天生具備吸引人才的基因,并且管理層基本都是原先所處行業的佼佼者,借助他們的影響力能夠吸引人才。另一方面,集度汽車高效、創新和利他主義的企業文化也有很大的吸引力,每一位員工都不是“大機器”上的“螺絲釘”,而是志同道合、一起創業的夥伴。

汽車分析師任萬付告訴記者,集度汽車希望通過高起點搭建團隊人才和獲得資本扶持,能夠實作快速發展,同時也希望通過人才優勢将品牌調性做得更好。

搭建智能供應鍊體系

除招兵買馬快速組建團隊外,集度汽車在搭建智能供應鍊體系方面也是動作頻頻。

據相關媒體報道,集度汽車日前已宣布搭載英偉達orin晶片,并在智能座艙方面與高通達成了合作意向。集度汽車方面表示,旗下首款量産車将采用高通SA8295P晶片。

集度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的智能供應鍊體系搭建已初具規模,包括如高通、英偉達和大陸集團等衆多國際頂尖的智能科技企業均已簽約,博世和采埃孚等其他國際頂尖科技企業均在技術交流與商務洽談中,相關合作事宜會逐漸向市場公布。”

2021年8月6日,集度汽車與大陸集團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将發揮各自技術與資源優勢,在智能電動車、智能網聯與自動化駕駛等領域展開緊密合作。基于協定,集度汽車與大陸集團将形成全面、高效的技術聯盟,共同探讨和實踐創新商業模式,加速集度汽車的産品落地,打造全面、系統、可靠的解決方案,共同推動生态建設及行業發展。

據介紹,集度汽車與零部件供應商合作有别于傳統的OEM(定點生産)模式,除搭建智能供應鍊體系外,公司還希望通過軟體層面的邏輯或架構疊代賦能Tier1(一級供應商)開發劃時代的産品。

而在集度汽車的兩大股東中,百度也提供了諸多技術加持。據《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報告(2020)》,自2018年至2020年,百度在通用技術測試車輛數、載人測試車輛數、無人化測試車輛數和測試裡程數等四個次元都遙遙領先。其中,百度的測試裡程數已超過112萬公裡。

美國調研機構Guidehouse2021年4月釋出的自動駕駛競争力榜單顯示,百度旗下的Apollo已從第三陣營躍居到第一陣營,排名僅次于谷歌的Waymo、福特的Cruise和英特爾的Mobileye,并且連續兩年穩居上司者行列。

另一方面,吉利也不隻是簡單的傳統代工。據吉利方面相關人士透露,吉利所扮演的并非汽車生産制造的“工具人”,而是為集度提供工程技術支援的戰略夥伴。

夏一平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雙方合作同傳統的代工模式有很大的差別。“百度跟吉利的合作,外面都覺得是代工模式,但完全不是,雙方是非常開放的合作方式。除了浩瀚架構是非常先進且開放的平台外,跟吉利的合作還有更多衡量。”

“利用吉利的供應鍊能力,能夠非常好地解決供應商的合作意願和成本問題,吉利對于産品的品質也有保障。”夏一平表示,雙方在合作中堅持共赢的概念,百度利用吉利的優勢,吉利也分享百度在智能化方面的能力和經驗。

汽車機器人“自我成長”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有别于其他“造車新勢力”,集度汽車在其汽車産品介紹方面使用更多的稱謂是“汽車機器人”。

對此,集度汽車方面在回應記者采訪時表示,集度汽車的産品同業内競品最大的差別在于,“公司緻力于全球頂尖的自動駕駛、人機互動科技的研發和普及,打造擁有情感和智慧的革命性汽車機器人,還人們更多空間與時間,實作更多可能。”

換而言之,集度汽車的産品并非傳統的代步工具,而是更具智慧智能互動機器人。

“汽車機器人貫穿了自由移動、自然交流、自我成長三大産品理念。”集度汽車方面表示,汽車機器人擁有L4級别自動駕駛能力,可實作自由移動;汽車機器人能夠對人車互動及語音語義精準識别,讓車與人能“自然交流”,了解使用者情緒,實時響應使用者需求;汽車機器人可以根據使用者的使用習慣來進行自我學習和疊代,不斷優化自動駕駛及智能座艙體驗,實作“自我成長”。

“這意味着,車與人的互動将會像朋友一樣面對面地交流,能了解使用者的情緒,實時響應使用者的需求,是一個貼心的智能夥伴。”集度汽車方面進一步表示。

除了産品的智能化,集度汽車也更加注重使用者需求。夏一平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本質上來說,集度汽車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進行産品研發,從産品的外觀設計、使用者需求的定義到車内的所有功能定義都是由集度汽車來完成的。”

“集度汽車産品各方面都按照使用者對于未來智能汽車及科技産品的需求進行正向開發,進而實作滿足未來出行方式的衆多功能,如進階别的自動駕駛,座艙内人機互動和娛樂等功能。”集度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同時,公司也考慮到使用者對于科技産品不斷提升的需求,提供SOTA(軟體更新)和FOTA(全車更新)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