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相愛的人不知道為什麼,走着走着就散了。
于是會有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是真的不愛了嗎?
其實不是的,隻是因為沒有了分寸感。

問過很多人一個問題:你覺得該如何愛一個人?
很多人的答案是:用盡全部、傾盡所有。
可是我想說,比起愛對方,更重要的是愛自己。比起想時刻跟對方在一起,更重要的是給予你們之間的空間有多少。
因為,愛是克制。
小a跟男友在一起戀愛三年,在外人看來兩個人是不比對的,甚至是在性格上,完全沒有契合度,一個外向一個内向,一個喜歡宅,一個喜歡參加各種聚會。
但是就是在外人看來,格格不入的兩個人,現在馬上談婚論嫁了。
小a的朋友就問她,跟男友是怎樣的相處模式,才會讓男友這麼愛自己。
小a說:“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他從來都不讓我為了他改變什麼,我喜歡宅,他想陪我就陪着我,不想陪,跟我商量後,我也會答應他,讓他自己出去玩。遇到一些沖突的事兒,我們從來不會激化沖突,也不會用情緒解決問題。”
而當朋友問到小a怎麼看男友跟異性接觸的時候,小a的一番言論驚訝了在旁邊的我。
她說:“我也有異性朋友,他也有,但是我們從來都不會太過問,也不會太幹涉,畢竟信任才是基礎,而且有異性朋友,就算聊的很好,隻要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不越界都是ok的,畢竟真的想出軌,你攔也攔不住,不是出軌的人,你也不需要管“。
就是這份對愛的豁達,才讓兩個人一直很甜蜜。
而這份豁達簡單來說就是:分寸感。誰也不會越界,更不會把手伸向對方的生活。
男友讓小a充分的做自己,保持自己最原來的樣子;而小a也尊重男友的生活方式。這就是為什麼我在課裡總說,親密關系的本質是兩個人相處的很舒服,很輕松。
就是因為,在愛裡面他們給予了彼此足夠的空間,又能拿捏好彼此的邊界感,一段舒服的關系就建立了。
可如果沒有呢?當一段感情沒有邊界,有沒有分寸感,就會導緻一方感受到的關系是窒息的,是壓迫感的。
是以,即便在愛也要克制,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要明白,戀愛中的分寸感并不是疏遠對方,而是保持一個最佳的距離,互相尊重和接納。
有的姑娘缺乏安全感,就會不停的索要安全感,用各種控制的行為控制對方,讓對方滿足自己的需求;又或者用過度讨好的行為,試圖讓對方留在自己身邊。
可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屬于侵犯了他人的邊界。
控制:侵犯到了别人應該有的生活習慣。
比如說,對方想出去聚會,可是你卻說不陪你不行,甚至會說,對方是不是隻看重外面的朋友,而不在乎自己。
過度讨好:忽略自己的邊界,過度的做一些低位的行為。
比如說,為了讓對方留在自己身邊,甚至是讓對方多愛自己一些,會忽略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哪怕是自己不能承受的,也會去做。這種屬于,為了他人放棄了自己的邊界感。
可是不管是哪種,時間久了,感情都會出現問題。
是以,我經常說,不要把缺乏安全感,或者是某種需求沒被滿足,而把這種狀态,淩駕于索取之上。因為多度的缺失,必然會過度的索取,一旦過度索取了,就等于侵犯了他人的邊界,也忽略了自己的邊界感。
那時間久了,彼此兩個人都是不舒适的。
不管是在直播中,還是在回各位的私信中,我經常會質疑各位:“你覺得ta想要嗎?“而得到的回答都是:”我認為“”我覺得“這種以自己為出發點的字眼。
可是我們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你覺得”那是對方想要的,可是有沒有想過,是不是對方真正想要的。
也就是說,我渴了可能我想喝水,可是我對象覺得吃個水果也能解渴,然後給我遞來一個蘋果。也許我會吃,因為那是她的好意,可是是我真正需要的嗎?并不是。
這也是我們在感情中,經常犯的錯。
你給的隻是你認為對方需要的,但是卻不是對方主觀意識上真正需要的。
這也是沒有掌握好分寸感的一種行為狀态。
在愛情中的分寸感是:彼此都是舒适的狀态。
沒有分寸感的話是:你所有的選擇都是錯的,你必須聽我的。
而有分寸感的話是:雖然我的想法和你不一樣,但是我尊重你的選擇。
就像我們在關系中常說的一句話是:“我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本身就是超越了邊界感。言外之意就是,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可是我這麼做,做的這件事兒,也許是對方無法接受的,這就是失去了分寸感和邊界感。
記住,每個人心理都有一個能接受的界限,如果超出了某個特定的範圍,對對方來說就是勉強。而如果對方是勉強做了這件事兒,那就是說明,你侵犯了他人的邊界,也失去了應有的親密關系中的分寸感。
是以,清醒一點,不要覺得戀愛了,就應該時刻在一起,對方什麼你都要管,對方做什麼你都要評判,指手畫腳。
要給予對方保持獨立自我的空間,要尊重對方的選擇以及生活方式。如果在某一個點上,你們無法做到統一,那就大膽的表示自己的想法。
因為隻有認同,了解,接納才會産生愛情。
簡單來說就是,隻有你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對方才會認同你的行為,才會通過你的行為了解你到底需要的是什麼,才會接納你當下的狀态,最後轉化成愛。
而那些在感情中覺得自己不被愛的人,其實都是因為沒有在關系中,感受到被認同,被了解,被接納。
對于一段感情來說沒有分寸感,就等于夫妻無度。
或許愛的用力過猛,又或者是太過于幹涉對方的生活。
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個人,這麼對你,時間久了,你是否會受不了?會窒息?會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像自己。
你會覺得你的生活,時刻被對方控制,被對方幹涉,那種不能随自己心願生活,選擇自己想要的,任何人都會覺得窒息。
真正好的感情,是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在愛對方的同時也能更好的愛自己,彼此有獨立的空間,也有自己的小秘密,不會過多的幹預對方的生活,這樣的狀态下,兩個人相處下來才會是輕松的,愉悅的。
可分寸感不強的人,時間久了,會惹來對方的反感。
因為,沒分寸感最重要的表現就是,插手對方的生活。
試想,有一個人,總是越過界限,幹涉自己,這種方式誰會喜歡呢?
重點是:分寸感,并不是說,我們不管這個人。
而是讓你們的感情,可以在相愛的時候,遊刃有餘。畢竟愛是克制,如果你不懂克制,就會越界,就會讓對方不舒适。
是以,愛是,夫妻先愛己;愛是,給感情留有餘地;愛是,尊重包容認可了解對方;愛是,你們是相愛的,但是卻又是各自獨立的個體。
心理測試:測試前任最想對你說的一句話
1. 在一起時你們是否會因為一些小事争吵?
是的,經常覺得很累 —2
很少為了小事争吵 —2
偶爾會,但很快就能和好 —3
2.你認為你是一個喜歡自我反思并願意改正錯誤的人嗎?
是 —3
不是 —4
3.TA是否會把自己的煩惱主動告訴你?
經常說—5
不怎麼說 —4
4.你會把你們戀愛的過程跟你的父母說嗎?
事無巨細,經常跟我爸媽吐槽 —6
偶爾他們問起來就說一下 —5
幾乎不說,沒啥好說的 —5
5.面對你想要的東西,你願意花費多少精力去擷取?
一切随緣,是我的終歸是我的 —7
努力一下,說不定能成功—6
拼盡全力,我想要的都要得到—B
6.你們分手是因為出現了第三者嗎?
是—A
否 —7
7.分手後對方是否主動聯系過你?
是— D
否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