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官殿|胡莺:記憶中的武漢

三官殿|胡莺:記憶中的武漢

▲《想象的大橋與黃鶴樓》

嚴雲開

水彩 103×72.5cm 1985年

湖北美術館藏

記憶中的武漢

□胡 莺

“記憶中的武漢——一座城市的人文圖景”,是由湖北美術館主辦的館藏研究展,作為文化和旅遊部2021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以湖北美術館藏品為主體,聯合武漢美術館、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湯湖美術館、三峽美術館等多家美術館館藏,通過視覺圖像集中呈現新中國成立以來武漢這座城市的曆史與人文記憶。

收藏是美術館的一項重要職能。收與藏,前者是過程,後者是結果。收藏不僅包含圖像的叙事,還有收藏本身的故事。那麼,當記憶遇到收藏,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三官殿|胡莺:記憶中的武漢

▲《南北天塹變通途》

辛克靖

中國畫 146×372cm 1957年

首先說說武漢長江大橋、黃鶴樓及其相關的故事。武漢,别稱“江城”,伴江而生,因水而興。江湖聯通的武漢,長江大橋便有十座。作為極具特色的武漢景觀與象征,大橋頻頻成為藝術家們表現的對象。素有“萬裡長江第一橋”美譽的武漢長江大橋,是大陸首座公鐵兩用橋,也是武漢重要的曆史标志性建築之一。1957年7月1日,武漢長江大橋完成最後一根鋼梁安裝,并完成合龍工程。畫家武石滿懷長江大橋落成的喜悅,将安裝最後一根鋼梁這一曆史性的瞬間永遠定格在了畫紙上。武石(1912—1998年)是湖南湘潭人,1931年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42年參加新四軍,後工作生活于武漢,在中國現當代美術史中,被譽為“戰士畫家”。作品《最後一根鋼梁》用木刻這一中國傳統并獨具韻味的藝術形式表現武漢長江大橋竣工的偉大壯舉,描繪安裝大橋上最後一根鋼梁的場景,以圖記史,成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美術經典而載入美術史冊。作品以氣勢磅礴的構圖、雄健有力的刀法、強烈明朗的色彩,流溢出熱烈奔放、豪邁喜悅之情。創作完成之後,武石将作品贈送給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畫家辛克靖(1934—2012年),後辛先生将其捐贈予湖北美術館,作為國家美術的永久收藏。這件藏品不僅記錄了武漢長江大橋建成的曆史性事件,而且見證着藝術家之間的情誼與交往,延申出更多後續的故事。與《最後一根鋼梁》同時期,辛克靖以中國畫的形式創作了《南北天塹變通途》,全景式描繪了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的情景。工整嚴謹的筆法,勾勒出喜慶熱烈的場景。辛克靖出生于四川廣安,畢業于華中師範學院美術系,曾響應國家号召到恩施支援建設27年,其作品紮根人民,具有很強的時代美感和意義。

▲《長江大橋》

劉依聞

油畫 35×135cm 1958年

三峽美術館藏

著名美術教育家、油畫家劉依聞也曾描繪過武漢長江大橋。1919年出生于漢口的劉依聞,讀書和藝術生涯都與長江有着密切的聯系,繼而對建成後的武漢長江大橋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多次在長江上下遊采風,并于1958年創作了《長江大橋》。這幅作品以藝術家選取的俯視和平視相結合的視角,以及遠景式的表現,充分呈現出長江大橋的恢宏氣勢。有意味的是,1957年建武漢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占用黃鶴樓舊址,是以畫面中位于蛇山之巅的黃鶴樓,實際上在1958年時并未重建,許是出于構圖或立意的需要,又或者源于對故景無法割舍的情感,作者将記憶中的黃鶴樓安放于此。而上世紀80年代重建落成的黃鶴樓,正好在畫面中描繪的位置。這種巧合使觀者觀看的“此時此在”與藝術作品的“彼時彼在”意外地于時空中相遇,産生互動。該作品現藏于宜昌三峽美術館,此前在湖北美術館舉辦的“小康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湖北9+1美術館館藏作品展”、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壯麗航程——湖北優秀美術作品展”,以及“藝聞繪世厚樸求真——劉依聞藝術展”中,均有展出。從主題性展覽到個案研究展再到群展,藏品在不同語境中的組合與呈現,構成美術館多元度的空間叙事,并使其具備更為廣泛的公共性意義。

三官殿|胡莺:記憶中的武漢

▲《昙華林》

錢延康

油畫 27×36cm 約20世紀50、60年代

與上述直接表現長江大橋不同,錢延康的水彩畫《長江大橋合龍》,若不細看,會以為是一幅小型風景畫。然而,透過風景,拔開層層掩映的樹木,長江大橋合龍的場景豁然在眼前。間接觀看的視角,顯現出作者的别具匠心。錢延康(1913—1999年)是江蘇常熟人,畢業于蘇州美專,曾任職于湖北藝術學院、湖北省美術院。其作品《昙華林》,描繪的正是當時錢延康在武漢的工作所在地一景。昙華林位于武昌城東北部,這裡曾孕育了首義火種,是武漢抗戰“文化首都”,也是中國近代教育與圖書館學的發端地。湖北藝術學院(現湖北美術學院)和湖北省美術院就坐落于此。畫面中的視角與《長江大橋合龍》有異曲同工之處,幾棵蔥郁的大樹占據了畫面的主體,透過樹木可看到遠處低矮整齊的紅房子,斑駁的陽光穿過樹葉,加上三三倆倆點綴其間的剪影式的人物,呈現出悠閑甯靜的日常。

三官殿|胡莺:記憶中的武漢

▲《黃鶴樓上的禹碑亭和品江茶樓》

水彩 28.4×37cm 1954年

武漢的另一标志性景觀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東吳,後屢建屢廢,屢廢屢建。1985年落成的黃鶴樓,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壯觀,與飛架長江的大橋交相輝映,使江城武漢大為增色。動畫電影藝術家嚴雲開(1936—2016年)與黃鶴樓有着不解之緣。嚴雲開出生于漢口,1881年其祖父在黃鶴樓創辦了顯真樓照相館,1949年夏武漢解放後,被父親安排到顯真樓當學徒,50年代初進湖北省美術工作室(當時駐黃鶴樓)工作,至1954年蛇山上建築搬遷,嚴雲開在黃鶴樓生活了六年,這段時間黃鶴樓是武漢的宣傳陣地,武昌很多運動都在這裡,是以他畫了很多當時的場景。1955年武漢長江大橋動工前,他寫到:“趁蛇山上的建築尚在,趕緊畫下來,今後有的拆遷,有的拆毀,就看不到了,此次此地我的心情很沖突,蛇山上的建築,包括黃鶴樓的遺址,将由長江大橋及其引橋所取代,我是悲欣各占一半。”此後嚴雲開考入中南美專附中學習,後到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擔任美術設計,《草原英雄小姐妹》、《老狼請客》等卡通片背景,即是由他設計繪制。定居上海後,嚴雲開仍心系黃鶴樓,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創作了《想象的大橋與黃鶴樓》、《曆史蜃樓》等四幅與黃鶴樓相關的作品。2016年,嚴雲開将其畢生創作的一千餘件油畫、水彩、速寫、素描等作品,全部捐贈予湖北美術館,在此基礎上,湖北美術館策劃主辦“變動中的景象——動畫電影藝術家嚴雲開作品展”,并遵其囑托,将《曆史蜃樓》這幅作品作為展覽畫冊的封面。此項收藏與展示,不僅讓一位優秀的電影藝術家走入公衆視野,而且通過梳理找到藝術家與黃鶴樓、與武漢、與時代的故事。

三官殿|胡莺:記憶中的武漢

▲《曆史蜃樓》

水彩 73.7×109.5cm 20世紀90年代

再看看雕塑的故事。在藝術史研究中,梳理師承脈絡,整理學術傳統,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湖北美術館自開館以來就注重地域美術中師承與學脈、個案與現象的梳理,經過多年的積澱,形成20世紀湖北美術史的專題收藏與研究體系。這些經由歲月沉澱的作品,以及交織其間的人物與故事,無不展示着地域的曆史與人文記憶。以雕塑為例,從湖北第一代雕塑家張祖武、蔣翅鳴到第二代雕塑家王福臻、劉政德、汪良田、李正文、朱達誠,再到傅中望等,有着清晰的藝脈相承。張祖武、王福臻、劉政德、朱達誠均将代表作捐贈予湖北美術館;傅中望作為湖北美術館首任館長,在任近十年,更是不遺餘力地搶救性收藏湖北老一輩藝術家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經梳理研究,進入湖北美術館關于地域美術史的固定陳列“百年縱橫——20世紀湖北美術文獻展”。正是通過美術館,藝術作品與美術史對話、與公衆發生關聯。

1957年,張祖武為位于北韓桧倉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創作的主題雕塑《志願軍無名英雄像》,是中國雕塑家在國外豎立的第一件雕塑作品,現藏湖北美術館的《志願軍》,便是由此件作品原型翻制的頭像。王福臻的《小花》、《春天》,塑造了樸實、優美而溫暖的女性形象,呈現出改革開放初期的時代氣息;劉政德的《狐假虎威》等八件寓言雕塑,于1982年建成于武漢東湖風景區,是全國第一個以寓言雕塑為主題的公園。

三官殿|胡莺:記憶中的武漢

▲《志願軍》

張祖武

雕塑 26×28×48cm 1957年

在捐贈與收藏的過程中,亦促成了很多意料之外的間接收藏,或者說關聯性收藏。通過舉辦張祖武雕塑展,張祖武之子張衛,将父親珍藏的一張著名版畫家陳天然的代表作品《山地冬播》,以及朱達誠為恩師張祖武的塑像,留在了湖北美術館。2019年籌辦朱達誠個展時,發現17歲的唐小禾為16歲的附中一年級同班同學朱達誠畫的素描頭像,還有錢紹武為朱達誠夫人畫的素描頭像,以及陳天然寫給朱達誠夫婦的書法作品。20世紀80年代朱達誠移居香港之際,在湖北省美術院的工作室要搬遷、無人看管,傅中望将老師朱達誠未來得及收拾的一批作品收集起來、小心珍藏,後捐贈給湖北美術館,避免了作品流失或被當廢棄舊物品處理的命運。……在收藏中,這些故事多與藝術家之間的師承和交遊有關,雖不常見,但值得關注。這些可敬可愛的人和經典的作品,将成為收藏裡的故事和地域的文脈被留存、延續。

三官殿|胡莺:記憶中的武漢

▲《山地冬播》

陳天然

版畫 40×46cm 1958年

收藏裡也有悲壯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在武漢,抗戰、抗洪與抗疫,在不同時期形成了與之相應的文藝。王小寶表現抗洪題材的《紅土情》(1999年),是第九屆全國美展銅獎作品。該作原名《生死牌》,後因參加全國美展,改名為《紅土情》。創作之初,為尋找靈感,王小寶來到三陽路的長江邊上,買了四百條沙袋約七千斤沙,運到家中,嘗試上下樓扛運十袋紅土黃沙,體驗抗洪一線軍民風餐露宿、扛包飛奔的艱辛。作品中“閘口生死牌”的原型來自江漢關堤畔,上面的字型分别取自名家書貼。生死牌下的那碗水象征“軍民魚水情”,以及血淚壘起的祭壇和人們求生的呐喊;沙包則象征壘起的鋼鐵長城。作品采用典型的新聞圖檔及油畫寫實手法,概括、集中地反映這場偉大的抗洪鬥争。

三官殿|胡莺:記憶中的武漢

▲《紫藤》

張肇銘

中國畫 138×69cm 1963年

劉吾香、吳星《武漢加油》,以2020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主題,通過漆畫語言的方式來表現。畫面中以人物的背影這一形式,表現抗擊疫情中看不到面容卻義無反顧為人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挺身而出的這一群人。人物運用了蛋殼的白及漆粉的疏密關系,推光揩清以後的光澤,将防護服的質感、光感和人物的前後層次表現出來,背景則是用了黑色亞光的效果。畫面以橫向群化的方式構圖,手有力的向上,表現大家齊心協力,砥砺前行,象征着構築起守護生命的銅牆鐵壁、為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加油!張漫《志願者》,樸實地再現2020年武漢封城期間,一群正在工作的志願者的形象。封城居家時期,生活配套服務靠志願者這個勇敢的集體支撐着,他們的故事和精神令人感動。

三官殿|胡莺:記憶中的武漢

▲《2020:武漢加油》

劉吾香、吳星

漆畫 100×150cm 2020年

“一幅畫所說的話何止千言萬語”,圖像是曆史的遺留,同時也記錄着曆史。從圖像中,我們不僅能看到過去的影像,更能通過對這些影像的解讀探索它們背後潛藏着的資訊。在美術館成體系的收藏中,有曆史的記憶,有時代的印痕,有個體的情感、經曆,等等,這些均藉由一件件作品和圖像以及一個個相關聯的故事而呈現。對于一座美術館而言,收藏既是儲存曆史的,又是面向未來的,它聯接着曆史、當下與未來,記憶因收藏而延續,收藏因記憶而豐富。是以,收藏不會停止,故事仍将繼續。

—END—

《長江文藝》2022年第1期

責任編輯 | 陳俊

三官殿|胡莺:記憶中的武漢

▲胡莺|

胡莺,2007年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主要從事美術史與美術館學研究。現為湖北美術館副館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