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4歲女兒還沒結婚,母親過年無奈獻計:你結了再離都行,媽要臉

作者/窗台

34歲女兒還沒結婚,母親過年無奈獻計:你結了再離都行,媽要臉

講真,有些父母催起婚來,是真的比較可怕。

他們基本可以說是什麼都不管,隻要還沒結婚,就把所有的錯全部歸咎到你的身上,稍微通情達理一點的父母,可能還會站在兒女的立場上想一下,要是遇到那種完全不講道理的父母,不管你說什麼,做什麼,父母都能忽略,他們隻能看到你還沒結婚這個結果。

昨天晚上,我就收到一個朋友的吐槽,她這樣形容自己的母親:“這哪裡是在催婚。我媽簡直是在催命。”

因為她媽說起她還沒結婚這件事,在電話那頭說得聲淚俱下,讓她感到不耐煩的同時,心裡也夾雜着一些遺憾和抱歉。她不是不想結婚,而是不想就這樣将就,再加上她今年剛滿27歲,正在事業上升期,她認為婚姻真的不必如此着急。

34歲女兒還沒結婚,母親過年無奈獻計:你結了再離都行,媽要臉

她雖然不急,但是她父母的态度,多多少少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她的情緒。

尤其是這段時間快過年了,她的母親去參與了一些朋友孩子的婚禮,差不多的年紀,大家都結婚了,就她還沒有結。

她的母親開始說起這件事,然後讓她不要挑了,差不多就可以了。

她每每聽到此話,都比較無語,因為她真的認為自己沒有挑,這些年一直忙于工作,她本身在戀愛上投入的時間都不多,再者不可能說年紀到了,什麼都不管,隻要找個合适的人就結婚。

這不是她追求的東西。

34歲女兒還沒結婚,母親過年無奈獻計:你結了再離都行,媽要臉

催婚,相信是很多适齡結婚的男女,時常會面臨,尤其是到了過年,會被過度催促的現狀。畢竟不少人,過年回到家,都會在家中父母的安排下,選擇相親,或者是趁着過年的休息時間舉辦婚禮,如此氛圍下産生的對比,更是把催婚這件事擺在了前面。

作為父母,他們希望兒女到了年紀就要結婚,首先肯定是因為他們自己思維的局限性,用他們那個年代的思想來看待很多事,認為人這輩子,無論如何,首先遵循的便應該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我媽雖然不明着催我,但她也會經常說,她像我這麼大的時候,我已經出生了,以此從側面來提醒我不要隻是忙于工作,也要關注自己的人生大事。我媽和我爸二十出頭的時候就結婚,是以27歲還沒結婚的我,肯定在父母看來,也是屬于妥妥的大齡未婚。

我曾經和媽讨論過這個問題,細細研究過彼此對婚姻的看法,雖然我媽也認為人生的另一半很重要,不能如此倉促地就選擇,不能因為年紀到了而随便,還是要認真選好,這是一輩子的事。

34歲女兒還沒結婚,母親過年無奈獻計:你結了再離都行,媽要臉

但與此同時,出于一種母親本能的擔憂心理,她總是認為隻有我結婚了,她的任務才算完成,她也能夠更加放心我以後的人生。

總而言之,父母催促孩子結婚的理由可以有很多。

但我漸漸發現,雖然有些父母,他們打着為孩子好的名義,其實真正在乎的,可能還是自己的利益和面子。催婚這件事,催着催着,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我有一個同學的姐姐,34歲,這些年一直處于被父母催婚的氛圍中,她的這個姐姐吧,本身對婚姻并不抱着樂觀的态度。主要是她父母的婚姻,其實并不那麼好,她的母親一輩子都在抱怨父親,說自己這輩子有多苦,她們兩姐妹說起來的時候也都認同。

34歲女兒還沒結婚,母親過年無奈獻計:你結了再離都行,媽要臉

但盡管這樣,她的母親還是在催婚這條道路上,不遺餘力地努力進行。如果說她的姐姐是屬于眼光高,遇不到合适的人也不對,因為她的姐姐,其實對待另一半的要求比較客觀,沒有什麼過高的要求。

但她姐姐性格比較佛系,已經有兩年沒有接受過任何相親,也沒有去見過相親對象,包括平時的社交圈子裡面,平時除了上班,就是一些曾經的同學會聯系,基本都是一些女生在一起玩,很少有男生,社交圈子的固定,讓她姐姐的單身,就一直這樣持續了下去。

她的姐姐,内心并不着急。相反的是,她說自己能夠坦然接受一個人生活,也在努力攢錢,盡量為以後的養老留下一些保障。

她姐姐經常勸她父母,說自己肯定為他們養老送終,自己的人生和婚姻,讓父母不要太擔心,不要管那麼多事,反正他們應該也看不到那一天。

34歲女兒還沒結婚,母親過年無奈獻計:你結了再離都行,媽要臉

她的父母,依舊一直比較着急。今年她的姐姐回家,還是拒絕了家裡一個親戚介紹的相親,然後她的母親着急了,無奈獻計道:“媽和你爸要臉,你結了再離都行。”她當時聽到這話都驚呆了,她們兩姊妹都沒有想到,兒女的婚姻,在父母那裡很多時候隻是一個面子的問題而已。

她的母親認為,自己每次回老家,都被很多人問,讓他們的心裡感到難堪,認為自己的女兒明明不比别人差,讀書的時候一直成績都很好,畢業以後也能掙錢,怎麼就是一直不結婚?

說白了,父母在一定程度上,把人生的成功同婚姻這件事絕對挂鈎。隻要不結婚,不管這個人再是努力或者能幹,在父母看來,可能這份成就都會大打折扣,婚姻才是人生的頭等大事。

至于這段婚姻究竟怎樣,一開始還不在父母的考慮範圍之内。

在他們那個年代,很多遵循的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能結婚之前都沒見兩次面,最終就算吵吵鬧鬧,能夠過下來的人依舊有很多。這種婚姻态度,肯定在父母的價值觀裡,會被代入到兒女的婚姻上。

34歲女兒還沒結婚,母親過年無奈獻計:你結了再離都行,媽要臉

不結婚首先是原罪,然後再才有其它的衡量。

而現代社會的發展,女性意識的覺醒,讓婚姻變得更加靈活,個人的選擇也更加多元化,甚至有一部分人,不再認為婚姻是人生必須的一種經曆,而是想要去追求真正屬于自己的自由人生。

當然,這最終還是屬于個人的選擇,不管後悔與否,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不過,我勸你,在結婚與否這件事上,還是不要盲目跟風,有些人明明是想要結婚,也渴望有個人能夠同自己分享生活的喜怒哀樂,卻也慢慢跟着别人的腳步和思想,漸漸同自己最初的想法背道而馳,變得特别沖突,一邊渴望結婚,一邊卻也在叫嚣着單身。

如此,實在是屬于不理智的行為,你該有屬于自己的了解和判斷。謹記:無論結婚與否,都應該是自己根據實際情況出發,深思以後的結果。

-END-

和每個來這裡的人談愛說情,但無關風月。點選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