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造晶片的門極高,其核心光刻技術被幾家光刻機廠家壟斷,而相關的半導體材料和耗材也幾乎被幾家公司所壟斷。而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近日一位來自卡内基梅隆大學電子工程專業的22歲學生在自家地下車庫裡制作出了一塊矽晶片,據業内人士評價,該晶片的水準和20世紀60/70年代的晶片水準(英特爾4004微處理器)相當,這已經很不容易了,畢竟他隻是一個人,純手工完成的。

22歲小夥子DIY“光刻機”在車庫裡造出晶片
這位小夥山姆·齊魯夫是卡内基梅隆大學電子工程專業的大四學生,他在2021年8月自家車庫内成功制作出了第二個電腦晶片,他給它取名Z2,據他本人介紹,這款晶片内置了1200個半導體,落後行業最先進水準五十餘年。不過,樂觀的齊魯夫自開玩笑的說:“比起2018年制造的Z1,這枚Z2的半導體數量增長速度,絕對超過了摩爾定律。”
小夥子自制“光刻機”系統
小夥子用簡易的裝置自制晶片
山姆·齊魯夫在學校的實驗室
他從2016年開始,通過教學視訊自學晶片制造中的各個環節。有網根據油管上齊魯夫公開的視訊測算,他制作晶片的總成本沒有超過2萬美元(約合人民币12.65萬元)。他在亞馬遜網站上買了一個會議室投影儀,改裝後安裝在顯微鏡上,組成一台簡易“光刻機”。該晶片由一個12個電路組成的栅格,每個電路有100個半導體,共計1200個。小夥子想通過自己親手制造告訴大家其實制造晶片遠沒有那些企業所說的動辄百萬美元的入行門檻,包括半導體行業如果想要健康的發展更需要開放包容的姿态與大家相見。
左側為寶麗來膠片相機的成像,右側為改造後數位相機拍攝的照片
這位大神此前曾在2020年,把一台寶麗來膠片相機改造成可以拍照使用的數位相機。目前,山姆·齊魯夫已經開始Z3晶片的“研發”工作,它進一步探索微處理器的設計、制造工作,這種微處理器可能會與各大處理器大廠的産品形成互補,這将是一個全新的行業,值得期待。當然啦,像英特爾這種晶片大廠的産品依然值得入手,畢竟多年的技術沉澱以及市場積累,都讓其産品擁有出色的性能和良好的相容性做保障。
(7858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