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地:科普中國
作者:嶽江峰
策劃:宋亞軍
監督:光明網科學部
1940年,為了對抗希特勒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英德之間的英德空戰,是空軍誕生以來規模最大的空戰——英國空戰。1940年7月至10月,英國空戰最激烈的四個月,英國損失了915架戰鬥機,納粹德國損失了1,733架。丘吉爾評論說:"在戰争史上,從來沒有這麼多人(指'英國人民')從如此少的人(指'皇家飛行員')那裡得到如此多的好處。
希特勒對英國的誘惑并沒有轉向攻擊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納粹德國迅速通過閃電戰席卷西歐,40萬英國和法國軍隊被德國人逼迫到法國沿海城鎮敦刻爾克,其中33萬人最終被疏散到英國。在納粹空軍的熱情支援下,希特勒開始對英國視而不見,秘密發展了海獅計劃,實質上是對英國的全面入侵。
起初,希特勒需要拉攏英國,并誘使其妥協和投降,以便與蘇聯打交道并避免兩線戰争。然而,令希特勒驚訝的是,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卻是一個軟硬的大師,當德國對英國的"和平建議"一再被丘吉爾拒絕時,希特勒最終決定對英國發動"海獅計劃"。
希特勒将太陽擋在大英帝國之外的大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英國從封鎖者向封鎖者的轉變岌岌可危。此前,英軍在敦刻爾克撤退中損失了大量武器裝備,包括2450門火炮、6400門反坦克炮、11000挺機槍、7.5萬多輛汽車、50萬噸軍事物資,被擊沉224艘船,擊落106架飛機,當時英軍已經重傷,隻留下500門火炮和200輛坦克。空軍也大大削弱了,隻剩下1,300多架戰鬥機。至于海軍,由于德國海上和空軍的封鎖,它也失去了與法國艦隊合作的條件。

德國納粹空軍飛機編隊(圖檔來自網際網路)
數千架戰機在英國上空"陰雲籠罩"
為了進行空中進攻行動,德國空軍集結了三個空軍大隊,包括2,669架戰鬥機和13個師,168艘運輸船,1,910艘駁船,419艘拖船和1,600艘汽船。當時,英國隻有700架高射戰鬥機、200門高射炮和500架轟炸機,在實力上處于明顯劣勢。面對敵方優勢部隊,英國沒有屈服,但全國動員誓言要抵抗德國的入侵。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空中攤牌中,英國并不孤單,來自紐西蘭、加拿大和澳洲(英聯邦的一部分)的機組人員加入了英國人的行列,還有許多來自納粹德國的流亡政府,包括波蘭和法國,他們已經撤退到英國保衛英國。
在整個不列颠之戰中,德國空軍飛行了46,000多架次,向英國投下了70,000多噸炸彈,并損失了1,500多架飛機。英國空軍損失了915架飛機,造成約86,000名居民傷亡,摧毀了超過一百萬座建築物,摧毀了許多城市和60,000名英國人,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1940 年 9 月 15 日中午,200 架德國轟炸機在 600 架戰鬥機的支援下,再次大規模橫渡英吉利海峽,為對英國的緻命最後一擊做準備。面對即将到來的德國戰鬥機機隊,300多架英國戰機分六波進行攔截。一場決定性的空中殺戮已經正式開始。但僅僅20多分鐘後,德軍的進攻就失敗了。一架德國戰機被擊落,德國人被迫撤退,希望獲勝。1940年9月17日,希特勒不情願地宣布推遲海獅計劃,基本上宣布其完全破産。
雷達進入實戰為争奪空中力量建立戰争努力
對英國本身來說,戰争局勢不一定是片面的。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優勢秘密武器——即将付諸行動的"雷達"。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随着本土防空系統的重要性增加,英國空軍開始實施一項計劃,每天24小時監控當地空域。
1935年,英國"家鍊"雷達研制成功,英國空軍一直積極利用這種雷達攔截空中目标。在此期間,聯合王國配備了若幹空對空雷達。到英國空戰爆發時,英國已經建立了相對完整的空對空探測網絡,作為國家雷達預警系統,雖然當時的技術并不完善,但已經能夠為英國空軍提供德國空軍的下落。
英國空戰期間的英國防空雷達探測網絡(圖檔來自網絡)
不出所料,在戰鬥中首次使用雷達是德國征服英國計劃的最大障礙之一。通過這次戰役,英國空軍的雷達和戰鬥機的戰鬥協調趨于合理,它可以定位在自己飛機的飛行狀态,并導緻敵機出現在空域。在二戰空中預警中,利用雷達做出實際效果,可以說是英國第一。
綜上所述,使英國在英國空戰中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是:第一,在争取勝利的鬥争中表現出的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第二是雷達的發明,它可以詳細顯示飛機的路線和數量,第三,組織良好,高效的地面控制系統。
來源:中國科學技術 - 軍事科學技術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