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筆記” 《心理營養》五大營養之無條件接納、生命至重、安全感

《心理營養》五大營養之

無條件接納、生命至重、安全感

上次我們關于這本書的分享内容裡呢,主要講到不同天生氣質的孩子,我們應該如何養育,如何分辨孩子的天生氣質,以及當看到孩子有些偏差行為的時候,我們需要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以及行為背後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相應地處理情緒。

如果把孩子比作樹苗,解決孩子的行為問題,就好比是在給這個小樹剪枝、除草、殺蟲,那除此之外呢,家長還需要注意的就是要給小樹施肥,也就是我們這本書的核心内容——心理營養,孩子隻有從父母那裡接收到了足夠的心理營養之後呢,才能真正茁壯成長。

我們到底需要給予孩子哪些心理營養,才可以讓孩子的生命得以最充分的生長呢?

我們說孩子就像種子一樣,種子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陽光,需要土壤,需要空氣。而孩子呢,不僅僅需要身體的營養,他們更需要的是心理營養的補給,而且心理營養和身體的營養一樣,在孩子的不同的成長階段,最渴望的心理營養也是不一樣的,是以呢,我們就要在孩子的不同階段,重點給予孩子那些他最需要的心理營養。但是,這就意味着孩子在其他時間段就不需要這些營養嗎?當然不是。對于孩子來說,無論什麼時候,這些心理營養都能夠幫助他成長。隻不過在特定的成長周期,如果能恰到好處地補給到這些營養,就會讓孩子更有效地發展出穩定的人格和能力。

要和大家非常強調的一點人格特質就是穩定。

在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最渴求的心理營養有哪些?在這本書裡面,主要提到五大部分,分别是:第一,無條件的接納;第二,生命至重,讓孩子确認此時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第三,安全感;第四,肯定贊美與認同;第五,認知與模範,我們需要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讀書筆記” 《心理營養》五大營養之無條件接納、生命至重、安全感

· 無條件接納

——最首要的心理營養

第一種心理營養是無條件的接納,所謂無條件接納,就是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根據孩子所處的發展階段來接納孩子當下的狀态。尤其是對于剛出生的孩子來說,無條件的接納就顯得更加的重要,它是我們給予孩子人生中的第一種心理營養。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剛出生的孩子,他既不會說話,也沒有生活料理的能力,是以有任何的需求他都隻能夠靠哭來表達,而且他隻能依賴自己的父母。是以,如果我們不能接納孩子,看到孩子哭就煩躁甚至是以拒絕關注孩子的需求,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被愛。那除了不被愛,甚至還會覺得被抛棄,這将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傷害。在孩子後面的成長階段,父母也要注意随時随地給到孩子更多的接納和愛。接納孩子這個人,不等于接受他的行為,而是告訴孩子,無論怎樣,你都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我們都會愛你,我們會和你一起渡過難關。

“讀書筆記” 《心理營養》五大營養之無條件接納、生命至重、安全感

“無條件的接納”并不等于溺愛。溺愛是指什麼呢?溺愛就是不管他做錯了什麼,或者是他幹了什麼,你都不會去管他,不會去提醒他,不會去阻止他——這個叫溺愛。那什麼又叫做“無條件”呢?為了更好地讓你了解什麼叫“無條件”呢,我們這裡就把“無條件”換成是“沒有能力”。

為什麼說是“沒有能力”呢?舉個例子哈,就比如說孩子,他今天考試想考100分,但是最終他沒有考到100分,他可能考了95分或者是90分,那我們要看到的是,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他僅僅是自己沒有那麼高的能力去達到100分,那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接納的就是他能力暫時不足,是以我們需要對他進行無條件的接納。還有就是當我們看到孩子有情緒的時候,那我們要知道的是,是因為孩子管理情緒的能力不足,他還沒有這樣的能力去控制好他自己的情緒,是以這個時候他需要爸爸媽媽對他的無條件的接納。

是以我們會說,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當孩子達不到預期的時候,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當孩子失敗的時候,在這些時候,他其實是最需要我們父母的無條件接納。書裡面講到,在孩子零到三個月的時候,這個期間他最需要的就是媽媽能夠無條件的接納。阿德勒有一句著名的話叫做“幸福的童年療愈一生,不幸的人一生都在療愈。”因為在小時候,如果一個孩子他受到了心靈上的傷害,其實對他這一生的影響都會非常大,也就是說小的時候,他如果能夠感受到爸爸媽媽、身邊的人都是非常的接納他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内在的價值感就會彰顯出來。

“讀書筆記” 《心理營養》五大營養之無條件接納、生命至重、安全感
“讀書筆記” 《心理營養》五大營養之無條件接納、生命至重、安全感

那同樣,我們也會提到說有一些小孩兒哈,他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媽媽就離開他了,可能是到外地去打工了,可能是因為特殊的原因沒有辦法和他生活在一起,為什麼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創傷呢?其實就是因為在這個時候,媽媽的離開,對于他而言就意味着是媽媽不要我了,是不是因為我不乖,是以呢,在這個時候,孩子就會不斷去自我歸因,甚至于會把外界的原因也會歸結到自己身上。是以伴随着這個孩子的成長,他時常都會有一種覺得我不夠好啊别人瞧不起我啊,是不是我哪裡做的不對啊——這樣的問題會一直在孩子心裡翻騰。是以他從小沒有得到媽媽的認可,這很有可能就會成為孩子出生以後的最大問題。

我在這裡和大家分享的第一個心理營養就是無條件的接納,你心裡或許因為有共鳴是以很難過很遺憾,但是呢,我要告訴你的就是這些事情呢已經過去了,我們從此時此刻開始,用正确的方式去養育孩子,是以我們切記第一個需要做的心理營養,就是無條件的接納。無條件接納并不是說當你的孩子,他已經做的很好了,比如說孩子他已經考了滿分了,他已經當了班長了,他已經做的非常好了——其實在這個時候,孩子對你接納他的這種需求度是沒有那麼高的,他真正最需要的時候,其實就是在他能力不足的時候。

那講到這裡呢,可能有的媽媽也會問哈,就是說我的孩子,他現在已經不是零到三個月了,我的孩子現在可能已經13歲了,甚至我的孩子可能都已經23歲了,那這時我到底該怎麼辦呢?林文采博士講過,心理營養在25歲之前給孩子做都是有用的。那過了25歲以後,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過了25歲以後,當我們已經成為了成年人了以後,我們其實是可以嘗試着首先做自己的重要他人,也就是說,我們是可以給自己做心理營養的。

是以呢,無論你的孩子今天多大了,隻要你願意,你都可以繼續給他無條件的接納,繼續給他包容和接納。那在這裡呢,我還想和大家分享的一個部分,就是說有的媽媽可能會說,我其實總是對我的孩子沒有耐心,或者說我總是覺得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情緒一不小心就竄上來了。那我想要告訴你的就是,其實當你在不能夠接納孩子的時候,一個最根本的原因是你不可以接納自己,你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你覺得自己不能夠被原諒。你覺得自己做得不對不行,那麼這個點,我想是需要你去做個人成長的,是你自己的個人成長暫時還有成長的空間。在我們的個人成長沒有做好的時候,反過來就會影響到你和孩子之間的關系。

“讀書筆記” 《心理營養》五大營養之無條件接納、生命至重、安全感

· 生命至重

——Am I your No.1?

我們和大家分享的是第二個心理營養——生命至重,就是讓孩子确認,此時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對于零到三歲的孩子呢,他還需要确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你的生命中,我是不是最重要的?我是不是那個Number One(NO.1)?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體不舒服,但隻要你發現我餓了,我生病了,你就會放下一切,先來滿足我,這樣我就會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那這個人呢?同時我們也稱他為重要他人。孩子希望重要他人可以給予自己無條件的接納,自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進而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帶着這種感受,孩子就會有能力在成人以後和他人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系。如果孩子在零到三歲這個關鍵期,他被放在了養育者最重要的位置上,在其他的階段,他的對于父母将他放在最重要的首要位置上的要求就不會那麼迫切。否則呢,孩子他可能就會持續地對父母的愛感到不足夠,然後不管父母怎麼樣做,他都覺得父母不夠重視自己。

那在這裡呢,我也想和大家再次強調“重要他人”這個心理學概念,它指的呢,就是在孩子的心理、人格形成及社會化過程中最具影響力的那個人,這個人的養育态度及行為舉止将對孩子的成長形成決定性的影響。是以這個人是由孩子自己挑選,最初、最本能的,他一定會選擇自己的爸爸媽媽,如果爸爸媽媽不行,他可能會選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是其他的長輩。是以呢,也是為什麼我們會非常的重視孩子在零到三歲的時候,他的這個主要養育人,因為零到三歲,這個養育者基本上就會成為孩子的一個重要他人。如果一個人的一生中,他在他的早期沒有找到它的這個重要他人的話,他或許一生都會一直去尋覓,直到找到為止,也就是說上國小的時候,他有可能會去找她的國小老師,成為他的重要他人;上中學,他可能就會早早地去找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很早談戀愛,或者是當他在青春期的時候沒有找到戀愛對象,他可能在剛剛邁入成年早期的時候,也會非常主動地渴望地去尋找到那個重要他人。

是以這裡呢,可能就會比較擔心一點的是,如果他找不到,他會一直帶着這個期待長大,帶着這個期待結婚,等到結婚以後呢,他也會一天到晚的去詢問,說在你的生命裡我到底排第幾,問了又問,試了又試,我是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個人,他會一直不斷地去尋找答案,進而呢,有可能導緻他在人際關系中碰到很多問題,或許他也不太能夠全力的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呢,在他的頭腦裡,他總是會被這些問題所困擾。

“讀書筆記” 《心理營養》五大營養之無條件接納、生命至重、安全感

· 安全感

最首要的心理營養

孩子最初的安全感呢,主要來源是嬰兒時期,餓了就能吃到奶,不舒服了就能及時得到媽媽的擁抱和安慰。是以在這個時期呢,孩子覺得自己和母親是融為一體的,可是呢,随着孩子慢慢的長大,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就需要與母親分離,但是在這個分離階段的安全感的給予就是非常重要了,媽媽需要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做到情緒平和,關注孩子的需要,給予孩子一個有愛的家庭環境,并且對待事情積極樂觀,不焦慮,這樣呢,就可以讓孩子感到輕松。在孩子做出了一些挑戰和發表自己看法和犯錯誤的時候呢,我們要盡可能保持一個包容、了解、接納的态度。因為有了這樣的态度之後呢,孩子就會産生充足的安全感,認為自己能夠從容地迎接人生的困難和挑戰,是以在前幾個階段,孩子是需要從與父母的互動中去吸收營養的,那随着孩子慢慢進入到四歲、五歲這個階段呢,他就開始慢慢地注意力往外移了,他就更多地投注到與外界的互動,與自己的互動。是以呢,除了前面提到的這三個心理營養之外呢,父母給予孩子的肯定、贊美、認同也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從出生開始,他首先是要經曆的和媽媽是生理上的這個臍帶的剪斷,那孩子其實他進入到了四個月,一直到三歲左右呢,他才真正的和媽媽剪斷心理上的臍帶,如果這個過程沒有做好呢,孩子永遠不知道如何獨立,因為在這個時候,孩子最需要的心理營養是安全感,在安全感建立這件事情上呢,其實往往媽媽的作用是大過于爸爸的,因為孩子分離的主要的對象就是媽媽。孩子其實大概在兩歲半以前,他都認為他和媽媽是共生在一起的,并且他認為媽媽就是她的,是以在這個時候,其實孩子會有和爸爸争奪媽媽的這種競争關系,但是往往呢,到了孩子進入到三歲以後呢,他其實慢慢就會進入到了一種正常階段,那麼在這樣的一個狀況下,我們媽媽又應該如何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安全感呢?首先第一點就是媽媽的情緒要穩定。

“讀書筆記” 《心理營養》五大營養之無條件接納、生命至重、安全感

在家庭教育課程裡面呢,我們會反複和大家講“三個不做,隻做一個”——不說傷孩子面子的話,不說傷孩子尊嚴的話,不做焦慮的媽媽,隻做一個就是隻給孩子做心理營養。是以首先媽媽的情緒要穩定,因為我們說啊,常常處于焦慮狀态的媽媽是很難心平氣和的,她總是會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是以她的情緒也很容易就失控了,并且在我們所有的情緒裡媽媽焦慮的這一款情緒是最容易讓孩子感受到的。其實孩子的世界會圍繞着媽媽轉,是以媽媽的情緒是開心還是不開心,他很快就能夠接收到。

是以我們說如果媽媽覺察到自己有情緒方面的問題呢,就一定要想辦法去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之後,再來面對孩子。那在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這個階段呢,我們會發現啊,進入到兩歲半、三歲的孩子呢,有的時候父母帶着孩子出去玩兒,比如說帶他到遊樂園,我們會發現孩子他可能會跑出去玩兒一會兒,又會回來看一下媽媽,然後确定了媽媽在這兒,然後他就又會跑走,也就是說,我們會發現孩子在這個階段會時不時地跑回媽媽身邊,要媽媽抱抱。這時如果媽媽痛快地抱起他,然後抱一下,孩子就有安全感了。那我們也稱這個時候孩子他就是在充電,随着他的年齡增長越來越大,他的活動半徑就會越來拉長,然後并且他遊玩的時間也會長,然後他自然而然回來充電的時間也就會加長了。是以順其自然,當孩子得到了安全感,他就會嘗試着分離,然後再遠一點,安全感再多一點,就可以分離得再遠一點。是以相較而言呢,在這個時候,媽媽的情緒穩定,媽媽的狀态好,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讀書筆記” 《心理營養》五大營養之無條件接納、生命至重、安全感

那第二點呢,就是我們要注意夫妻之間的關系,我們說夫妻關系是家庭關系的第一位,夫妻關系對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呢,也是非常重要的。現在的父母啊,其實都是盡我所能的,把最好的東西都給了孩子,但事實上對于孩子而言呢,你看孩子,他那麼小,其實他對物質的需求沒有那麼大的,而他對關系的需求,其實在這個時候顯得更加的重要。在孩子心目中,他最渴望的就是他能獲得一個穩定的良好的關系,是以在他安全感的建立方面是最重要的。父母關系好了,他自然就很開心,因為在這個時候,父母就是孩子的全部世界,如果父母經常吵架,互相指責,孩子呢,就會感到害怕,而在這個時候呢,他又沒有辦法去表達,他的害怕,就很有可能用各種各樣的行為來呈現。是以我們說夫妻關系,在孩子成長的頭幾年呢,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那我們也說了,在這個階段呢,也存在着養孩子最頭痛的期間,就是可怕的兩歲,就是我們說的trouble two,為什麼可怕呢?就是因為在這個階段,孩子他又想分離,然後又想獨立,有時又沒有辦法徹底和媽媽獨立,那這時呢,就需要我們降低對孩子的要求,然後在他沒有足夠獨立的能力的時候呢,我們陪伴他,看着他,保護他,然後在他有需要的時候呢,我們及時地站在他旁邊,然後讓孩子感受到,哦,媽媽一直都是在的。

我們還要和大家分享到最後一點,就是溫和的堅持,就是說我們在行為上,如果說發現孩子有一些不當的或者是不安全的舉動呢,我們需要堅決制止孩子這樣的行為,那同時呢,我們是需要帶着一種溫和的态度去制止孩子的,我們在态度上不帶批判指責的情緒,而僅僅在行為上去堅持。那好,我們今天關于心理營養的前三個心理營養呢,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那在明天呢,我會繼續把我們後面的兩個心理營養給大家做分享,那我們明天再見。

“讀書筆記” 《心理營養》五大營養之無條件接納、生命至重、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