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路透社報道,英特爾将投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俄亥俄州建設兩家晶片制造工廠,于2022年下半年開始建設,預計2025年投産。據傳,英特爾的終極計劃是投資1000億美元建設8座晶圓廠,在俄亥俄州建造全球最大的晶片制造基地。
有人說這是一場賭博,但筆者認為這是英特爾深思熟慮的結果。如果晶圓廠建成了,将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此前英特爾CEO基辛格也說過,半導體行業的年總銷售額剛剛超過5000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将翻番,為了擴大英特爾的市場佔有率,必須以一倍以上的速度進行投資和擴大産能。
值得關注的是,步入5G時代,一方面,各領域數字化場景越來越豐富,對晶片的需求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晶片短缺加劇,使得晶片産業鍊變得更加脆弱。是以,各國紛紛加碼晶片制造,美國2021年提出520億美元的晶片補貼法案,加緊晶片制造回流,英特爾計劃1000億美元建設晶圓廠的項目不僅契合美國半導體發展方向,也瞄準了未來五年晶片技術趨勢,邁出了英特爾龐大半導體産業布局的第一步。
有消息稱,此次英特爾宣布建設的兩座俄亥俄州工廠或将負責生産2025年量産的2nm、1.8nm工藝。
對此,通信行業資深專家孫永傑表示,對于英特爾而言,無論從晶片設計成本、技術疊代,還是市場競争方面看,制程更新都是必經之路。衆所周知,晶片制造始終是英特爾的核心競争力之一,此次建設晶圓廠也是英特爾重塑核心競争力的必要選項。除此之外,随着數字化轉型的深入,AR、VR、智能汽車等領域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也需要先進制程提高能效,2nm晶圓廠如果建成,無疑将為英特爾進軍這些領域打下堅實基礎。
從産業鍊角度講,雖然這個項目不能緩解晶片短缺的問題,但從長遠發展來看,英特爾如果能在先進制程方面趕上台積電,除了滿足晶片自給自足之外,還可以發展代工業務,使市場擺脫台積電一家獨大的現狀,給蘋果、高通、ASML等企業提供更多的選擇,給産業鍊帶來積極影響。
End
作者:朱文鳳
責編/版式:範範
稽核:申晴
監制:劉啟誠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