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遙遠的懷舊———磨

作者:遠去的鄉愁啊

遙遠的懷舊———磨

舉起磨機讓我想起了錫劇《雙磨》中的一句話:"磨坊磨一個磨坊,大豆磨一個蛞蝓,豆子四面八方進入磨銀漿。

遙遠的懷舊———磨

以磨坊相關劇,怕幾十部,有平劇《磨坊制作》,戲曲《紅磨坊》,評論劇《趙武面》《兩兄弟》,越南劇《磨坊社》等。

還有《磨坊灣》、紀錄片《磨坊的喜悅》、鋼琴合奏《磨坊俱樂部》、法國小說《磨坊書簡》、世界名畫《磨坊十字架》和《河邊磨坊》等電影,由法國畫家雷諾阿于1883年創作的印象派畫作《紅磨坊球》,1990年在拍賣會上以781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在《夢見紅樓》第五十次中,有林黛玉為"小驢拉磨"寫的謎語:"綠耳朵鶴勞系着紫色的繩子,城市漸漸趨向,師傅指引風雷,背上三山獨立。

記得還有一張毛主席幫助陝北農民的畫面,上司和村民們一邊推推打,一邊講道,很感人!

還有很多文化與磨坊有關,在我寫的農具和家具系列中,沒有人與文化如此密切相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完全有可能成立一個關于磨削文化的研究會議。

研磨、水、動物、風力和人力四大,當然現在有機械、電動。

遙遠的懷舊———磨

我有幸參觀了這個磨坊展廳,從幾噸石磨,到幾斤的手工磨,大大小小的,林林總共有500多個小時。

磨坊是我國最早的發明,它比西方早1500多年,馬克思曾經說過:"中國的石磨,是人類最早運用機械原理的勞動工具。

我在一家磨坊長大,我的祖母養育了五個孩子,三個女兒和兩個兒子,長大後,她住在一個石磨坊裡。

碾磨機是一種特殊的碾米機,有五六個房間,碾磨機、滾筒、碾磨機一個五六百磅的石磨機,依靠牛牽引,牛主人出勞動,牛勞工,祖母出廠,磨一塊石米到五升大米,老奶奶拿到一半的報酬,一年下來, 有十幾噸大米。

還沒看完,奶奶就帶我整天在磨坊裡看水牛拉磨,這隻水牛被蒙着眼睛,在磨蹭的路上,在"兩隻眼睛一黑"上,總會有無窮無盡的圓圈。但是有懶牛,總是停着,不是尿,是,是以從小就聽說懶牛在架子上尿尿多了。還聽說過"瞎牛拉磨蹭蹭"、"老牛咬嘴硬"、"卸牛殺牛沒良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