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年美詩五首:兒童歡禮竈,梅花盛小年

小年古詩五首:臘日才過又小年,雨裡迎春到小年。

小年是民間對臘月祭竈日的稱呼。自晚唐之後,臘月祭竈從臘八延遲到臘月二十四,到了明朝中葉,南北風俗略有不同,北方流行臘月二十三,南方流行臘月二十四祭竈。

在民間,祭竈以豐盛的年節佳肴祭祀竈神,也标志着傳統年節春節的到來,是民間迎春迎年重要的日子。這個日子,就俗稱“小年”。

通常古代外地的遊子會在小年之前趕回家鄉過年,小年包括祭竈,祭祀先祖等一系列重要的民俗活動,而春節的年味,是從小年開始,在除夕春節達到鼎盛。

明清兩代的帝王,也因為小年這種民間活動熱鬧喜慶,具有祈福吉祥的重大含義,是以天子也參與祭竈。清朝則是雍正皇帝開始,在宮廷祭竈。

正是是以舉國上下的參與,小年成為春節期間一個重要的日子。

小年美詩五首:兒童歡禮竈,梅花盛小年

“甲子春侵臘,燕京又小年。

兒童歡禮竈,箫鼓鬧喧天。

數九晴看柳,書空仰羨鸢。

此身吾自有,富貴乃浮煙。” 明 · 林光小年二首 其一

這首詩寫出了明朝中期北京過小年的盛大光景。此時明朝進入繁榮鼎盛的時期,祖籍廣東的林光在北京過小年,冷是冷了點,但是京城那種熱鬧祥和的氛圍,也打動了他吧。

又是一年冬春之交的臘月,京城迎來了小年。

兒童們滿街奔跑,因為有重大的祭祀竈神的活動,那街上鑼鼓喧天,是各類慶祝的人流。

此時已經到了數九之四九五九,俗話說,五九六九,河邊看柳,此時的北京城雖然不是楊柳如煙的春綠,卻也柳條柔軟,婀娜動人,最可愛的是這晴朗的小年天氣,天上飄動這各種各樣的風筝。

放風筝是民俗,也有放掉晦氣展翅翺翔的寓意。

這樣晴和熱鬧的京城小年,讓市民都有一種太平年月的安穩感。國家安穩,百姓安詳幸福,個人的富貴在這樣普天同慶的日子,也就不那麼重要了啊。

這首詩放在現在也讓人有代入感,傳統佳節的美好,在于形式和心靈都得到洗禮和升華,國泰民安之感勝過了個人的營營富貴,有着家國的凝聚力和大愛情懷。

小年美詩五首:兒童歡禮竈,梅花盛小年

實際過小年的風俗可以上推到晚唐,到了宋末元初,“小年”開始見之于詩詞。這是文字對于民俗的慎重,但是經曆了歲月傳承的小年,正是經曆的歲月洗禮,在詩裡,也顯得厚重深沉起來。

因為這個時段,寄托着人們濃烈的思鄉情懷。

“臘日才過又小年,那堪澤國雨連天。

兒童把酒傳明燭,遠想慈親尚未眠。 ”元 朝範梈《小年日,仍宿北山》

元朝國運不長,作為一個馬上擴張起家的政權,草原貴族原有的統治體系,打破了漢民族傳統的秩序和生活,在有元一朝,漢族知識分子的出路是相當狹窄的。他們絕大多數不可能跻身官僚,為了生活,不斷尋找工作機會。颠沛,背井離鄉,寒苦,成為生活的日常。

而範梈還算是境遇比較好的,做過高官的家庭教師,中年之後,經過推薦,進入元朝做官。但是他正直,隻想為人民多辦事,是以經常步行到邊遠地區,訪查民情,很少回家。

正是他珍惜當官能為民辦事的機會,是以他的詩詞不浮華,也折射了時代背景。

比如他的小年,大約很少過得悠閑富麗,不是操勞工作上的事,就是愧疚不能在家園盡孝吧。

臘八節才過,又到了小年時節,這南方的澤國,寒雨連天,幾日難停。

仆童端上了小年的酒,我讓他今夜将所有蠟燭都點起來,因為我知道,我家鄉的母親必定今夜守望,惦記着我,夜深不眠。

無論範梈是寫在做官之前的遊幕生活裡,還是寫在做官期間的外地官署裡,那種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真摯情懷,都透出了紙面。也折射了元朝這個時代背景的不安穩。

小年美詩五首:兒童歡禮竈,梅花盛小年

“陌頭飛雪浥輕塵,江上寒雲限去津。

對酒遠懷同舍客,維舟猶作異鄉人。

誰家村鼓驅傩鬼,何處香饧事竈神。

明日東風京國道,滿頭華發為誰新。” 元末明初 · 劉崧《小年夜對酒憶呂徐二佥憲》

劉崧在元朝中過舉人,明朝朱元璋時代,劉崧已經接近50歲了。這樣的年齡他揚舟北上,帶着忐忑的心情,去參加明朝的選拔和大考。一,是他的家庭并不富有,二是有着深厚的閱曆和文化,想為新朝出力。

這個小年,他是在前南京京城的船上度過的。人生最重要的記憶,往往是在前途未知的忐忑時期。而他的年齡也給他心地的滄桑和蒼涼。

路上的飛雪沉澱着道路的塵埃,這是不是很熟悉,唐朝王維的渭城朝雨浥輕塵?他是被兩位朋友鼓動前往北京應試,但是人到中年,在安穩和未蔔之間選擇,難免感懷。

江上的寒雲,标志着有更大的風雪,是以船隻能避雪而停。他鄉孤旅,去國懷鄉,又是家家度過小年的熱鬧時節。他隻能把酒消磨這段滞留時光。

而船停靠的村落和岸上,則是另外一番小年光景,岸上的村落,村鼓聲聲,唱着傩戲,人們帶着鬼面具載歌載舞,而更有祭竈的隊伍路過。這種熱鬧也感染了他。

是的,明天就要揚舟,繼續走在去往京城的路上。他有願望,同時也感覺不安。因為他到底比不上年輕人有年齡優勢,也許此去到底會辜負一腔愛國抱負。

很幸運,朱元璋在奉天殿召見,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這個中年臣子怎麼不感覺振奮?他将餘生的熱情都貢獻給了大明。最後官至國子監,為大明培養人才,遺言無一字談家裡。

小年美詩五首:兒童歡禮竈,梅花盛小年

“晚泊清江思悄然,風沙石濑咽涓涓。

客邊沽酒逢殘臘,雨裡迎春到小年。

疏磬忽傳紅葉寺,荒村多住白蕪煙。

覺來旅況真無味,興盡思回雪夜船。”明 · 李之世《舟次小年 》

這也是一首在客船上過的小年,有風雪,還是雨夾雪。但是是一首清美的晚冬小年風景詩。

那船在黃昏裡停在清江山下,風吹過石灘,聽得見流水的聲音。

船停靠在此地,客人就近上岸吃飯。此時是傳統的小年夜。

清江是發源于湖北恩施的一條河流,夾岸青山,碧水如玉,山勢險峻,卻又奇麗。

李之世此行大約目的不是清江山水,而是和一船旅客一樣,是此行的過客,且傍晚上岸吃飯,頂風冒雪,實在是無法看全這裡奇山秀水。

倒是這美景之地,旅館小,風雪急,倒讓他有着雨裡迎春過小年的客途寥落之感。

但是這首詩也美在這裡。這大山清水,風雪黃昏,小酒館的燈火照見窗外飛雪細雨,照見客人們的杯酒局促,倒真的是一幅讓人帶入的圖景。有着小小人氣的溫暖,也有着清美凄涼。

正是這樣的入夜,他無法看到更廣闊的美景。但是,耳邊忽然有佛寺的磬聲雲闆傳來,寺廟就在山上,更顯得聽覺遼闊。

吃飯後,走出飯館,四面一看,那是入夜的荒涼,且雪越來越大,想必這山裡的村莊也淹沒在白茫茫的雪中吧。就算是極目眺望,也隻能見到熹微的光芒。

這是小年夜,如果不是這麼惡劣的天氣,想必山鼓陣陣,迎神祭竈。李之世肯定有失落感,他認為這裡一定人煙稀少,是以看不到山村小年的盛況。

但是,回船的途中,卻有另外的美,大雪越下越厚,将船頂都鋪上了厚厚的白雪,這倒是難得的清江雪夜圖。

我喜歡這首詩散文一樣的叙述。無他,因為有真實的代入感。那山村旅館雨雪中的燈火,讓人留念。客途風雪小年春。

小年美詩五首:兒童歡禮竈,梅花盛小年

“客邸頻留客,嘉魚一味鮮。

系船高峽口,作脍大江邊。

黃鳥喧冬至,梅花盛小年。

滿城柑子熟,酒渴不論錢。”明末清初 · 屈大均《後嘉魚詩(甲子) 其六》

屈大均廣東人,他常年生活在南方,南方的小年,很少有雪,氣候溫潤,晚冬也如長江流域的早春。這裡果實豐盛,魚類鮮美,梅花盛開。

而晚冬年節,又是魚類最肥美的季節。

南方的山林山清水秀,小城最美就是臨水有魚。将船系在峽谷邊上的樹下,将釣上來的魚直接就在岸邊船上烹煮。身邊是早已經鳴叫的黃鹂鳥,而山林滿是此時小年盛開的梅花。

此地柑橘甜而賤,為了出遊,成堆的放在船上,這美景佳肴,助興有酒,隻要喝得盡興,管喝了多少,喝了多少錢的?

這嶺南的年節物産富庶,好山好水,好酒好景,春天早已經來到,不醉不歸啊。

一句梅花盛小年,真是讓人向往。

這是廣東嶺南地區的寫實,也是很多人對梅花盛開的心願吧,無論江南江北。

小年美詩五首:兒童歡禮竈,梅花盛小年

又是一年小年至,小年未必都是晴朗天氣,也常伴有雨雪來臨,但是小年更是心理上對年節的那種喜愛,盡了小年都是年,來寫寫你的小年,看到什麼,經曆些什麼吧。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