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軟體測試品質和效率評價之我見

寫在前面

  近期在研究如何提高軟體測試品質和效率,發現要完成這個課題,先要搞清楚如何評價軟體測試品質和效率?搜羅了不少資料,木有找到權威的說法,于是結合自己的經驗進行了總結,便得此文,願抛磚與業界朋友探讨。

  軟體測試品質和效率評價的範疇

  原本打算将軟體測試品質和效率分别評價,但基于軟體測試不可窮盡的特點,以及測試時間總是那麼緊張的現實,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在品質和效率之間加以權衡,在有限的測試時間内得到可用的系統或産品。是以,品質和效率有着互相制約的關系,但對于一個系統或産品的測試來說,品質和效率都是衡量測試是否成功的名額,索性放在一起讨論。

  經過分析,我認為一個測試效果的好壞可以從以下四個大的方面進行評價,如圖1:

  1、測試品質評價:對測試産出及結果的評價,評價比重30%

  2、測試效率評價:測試過程中若幹項工作的效率評價,評價比重30%

  3、測試文檔評價:測試文檔品質的評價,包括對測試方案、測試設計、測試用例、缺陷報告單、測試報告等文檔的評價。評價比重25%

  4、測試過程評價:對測試中若幹過程執行情況及效果的評價,包括文檔評審、測試溝通、執行過程等評價。評價比重15%

軟體測試品質和效率評價之我見

圖1 測試品質和效率評價

  詳細評價名額

  詳細評價名額參考下表:

表1:測試品質和效率評價名額

軟體測試品質和效率評價之我見

下面詳細解讀各名額含義及評價标準。

  測試品質評價

序号  評價名額  名額含義 名額解讀  備注
1 有效Bug比例 有效Bug數/總Bug數 所提Bug有效率越高,說明測試工作越有效,所作無用功越少。 不太贊同用Bug數衡量測試品質。
 2  嚴重Bug比例 嚴重Bug數/有效Bug數  嚴重Bug所占比例越高,表征測試越有效,對系統幫助越大。 
 3  漏測Bug權重數  漏測Bug*嚴重系數之和 漏測Bug權重數越高,表征測試品質越低。  因項目周期、使用者缺陷回報管道等問題,漏測Bug的統計可能遇到障礙。

  測試效率評價

 名額解讀
 1  工作按計劃完成率 1-(實際耗時-計劃耗時)/計劃耗時  工作能夠按照計劃完成,表征測試過程控制合理,測試效率也得以保證。  前提是需要一份完整且可執行性強的測試計劃。
 日均有效Bug權重數 有效Bug權重數/測試工作日  日均有效Bug權重數越多,表征工作效率越高。   更适合于對個人工作效率的評價,因為需要橫向對比。
 測試文檔生産率 文檔頁數*難度系數/撰寫文檔耗時  機關時間産出文檔越多,表征文檔生成效率越高。  文檔品質單獨評價,見下節。
 4  文檔評審效率 (評審建議數+問題數)/評審耗時  機關時間内評審出問題越多,表征工作效率越高。
評價名額  名額含義  名額解讀 
 測試計劃文檔品質 測試計劃的規範性,及指導測試的作用是否達到。  測試計劃展現測試人員對任務量估計、分工及風險的預估能力,文檔越規範、越有效,說明文檔品質越高,該項工作的品質也越高。  測試文檔的品質從某種程度上反映着測試的品質。 
測試方案文檔品質  測試方案的規範性,及指導測試的作用是否達到。 測試方案展現測試人員對項目測試整體的把握能力,文檔越規範、越有效,說明文檔品質越高,該項工作的品質也越高。 
測試設計/用例文檔品質  測試設計和用例文檔的規範性,及指導測試的作用是否達到。  測試設計和用例展現測試人員的用例設計水準,即解決測試問題的水準,文檔越規範、越有效,說明文檔品質越高,該項工作的品質也越高。 
 缺陷報告單品質 缺陷報告單的規範性和有效性。  缺陷報告單越規範、越有效,對測試問題定位幫助越大。 
 5  測試報告文檔品質 測試報告文檔的規範性,及指導測試的作用是否達到。  測試報告展現測試人員歸納、總結測試資料,呈現測試結論的能力。文檔越規範、越有效,說明文檔品質越高,該項工作的品質也越高。 

  測試過程評價

需求&設計評審過程評價  從流程執行的規範性及評審效果兩方面評價。 評審過程按流程要求進行,評審對需求和設計的幫助越大,說明該項工作品質越高。
測試溝通過程評價 從測試溝通過程的規範性及溝通結果進行評價。 測試溝通按流程要求進行,溝通對形成測試方案和測試設計的幫助越大,說明該項工作品質越高。
測試方案&設計&用例評審過程評價  從測試方案、設計、用例評審的過程及效果兩方面進行評價。 各評審過程按流程要求執行,評審出的問題越多、幫助越大,說明該項工作品質越高。
 測試執行過程評價 從測試執行的規範性及效果進行評價。 測試執行規範,分工協作有效,溝通及時到位,進度及時通報,測試風險及時化解……說明該項工作品質越高。

  評價注意事項

  1、評價雖應盡可量客觀,但無法避免主觀因素。主觀評價有時也是最直接、最簡單的評價方式,是以,建議可以主觀客觀結合去評價,但應以客觀評價為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