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擦鞋匠,一支“鞋童”軍,書寫了怎樣的抗戰篇章?

抗日戰争時期,有一個擦鞋匠,以擦鞋為掩護,組織了一支聲勢浩大的“鞋童軍”,進行抗日救亡運動。一個成年人,帶着一批小孩,書寫了怎麼樣的抗戰篇章呢?

江民聲,山東人,早年在日本人開的礦場中做工,目的日本所做作為之後,暗中加入了秘密抗日團體“國民救國會”,還加入了“哈爾濱民國救國自衛軍”,後來由叛徒的出賣,被迫逃亡上海。

來到上海之後,舉目無親,于是找到“救協”借了15塊錢,來到雜貨鋪購置了一些鞋油,擦鞋的工具,外加一把藤椅,就在鬧市區開業了。江民聲也沒有閑着,一邊幫助主顧擦鞋,一邊宣傳抗戰道理。沒有想到竟然一炮而紅,一個竟然也有30多塊錢的收入。

一個擦鞋匠,一支“鞋童”軍,書寫了怎樣的抗戰篇章?

聽說一些病童子,無錢醫治,就将所有的錢捐獻出去,隻留下5元作為基本的生活保障。上海這個十裡洋場,江民聲的義舉,引起了新聞界的關注,很多記者慕名前來采訪。“救協”負責人在發表演講時說:江先生是難民中的佼佼者,自立謀生,還仗義疏财。

然而應邀參加采訪的東北軍将領朱慶瀾,插話說道:江先生不是一般人,他是東北義勇軍的英雄!

記者立即打起精神,詢問道:江先生,在軍中擔任什麼職務,有軍銜嗎?

朱慶瀾回答:江先生擔任過參議,軍銜至少是少将。

第二天,報紙上報道,江民聲是少将軍銜,這讓其百思不得其解。最後朱慶瀾解釋到:你在憲兵隊逃走不久,東北就成立了抗日救國自衛軍第四路軍,大家并未忘記你,花名冊上第四名就是你,為參議。

有了這樣的頭銜,江民聲态度更加的積極,主動協助“救協”工作,在華東、華南募集捐款,接濟流亡的東北難民。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之後,江民聲來到武漢,建立了幾個難民收容所,專門挑一些半大不小的孩童,組成了一個“擦皮鞋”大隊,每一個攤點上,都插着一些小彩旗,上面寫着“自救救國”“團結抗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等口号,十分的醒目。

一個擦鞋匠,一支“鞋童”軍,書寫了怎樣的抗戰篇章?

武漢的群眾,本來就同情這群孩子,聽說他們現在為前線募捐,都願意慷慨解囊,不管鞋子髒與不髒,都會照顧他們的生意。孩童們也憑着自己的勞動,賺一口飯吃,工作起來也十分的賣力。

少将擦皮鞋,不斷登上武漢各種報紙,導緻很多難童慕名而來,很快隊伍就擴充到100多人,小旗幟也越來越多,口号也越來越響亮。

1938年,中國空軍兩架重型轟炸機,飛到日本本土,灑下10萬份傳單,并安全返航,振奮人心。江民聲立即組織一個“擦皮鞋勞軍周”,軍人免費,軍人家屬五折。

随着名氣越來越大,更多的難童加入其中,成員最多之時,高達2000餘人。

1938年,武漢吃緊,很多人都紛紛遷移到四川,但是“鞋童軍”寸步不移。但是,随着日軍的轟炸,“鞋童軍”也隻能轉移,抵達萬縣,盤纏就已經用完,萬般無奈之下,江民聲隻能找到“萬州日報”尋求幫助。

盡管,報紙對“擦皮鞋大隊”進行了宣傳,也有了一定的生意,但是根本比不上武漢,還是解決不了困難。這個時候,江民聲靈機一動,将大軍分為幾個小分隊,分别在忠縣,雲陽等地活動,除了擦皮鞋,賣報紙之外,還演出一些抗日宣傳劇。

一個擦鞋匠,一支“鞋童”軍,書寫了怎樣的抗戰篇章?

但是,這些活動引起了國民黨萬縣黨部的疑心,這些口号可是非常“左傾”的,經過一番調查之後,萬縣局長以“賬目不清”“擾亂治安”為由,下令取消“擦皮鞋大隊”,并對江民聲實行監視。

1939年,江民聲離開萬縣,經過打聽之後,才知道國民黨對一些社會團體把控得很嚴,動不動就扣上一定帽子,将其解散。在上海可以公開活動的“救協”,來到重慶之後,已經名存實亡。

最後,江民聲,隻能用辭職,來保全這群難童。

盡管如此,“擦皮鞋大隊”還是儲存了下來,依舊是插着小擦起,書寫抗戰智語,很快有關部門竟然收到了難童們的零星捐款。聞名武漢的“鞋童軍”在重慶,又打開了名氣。

一家報紙上曾這樣書寫:一些大腹便便發國難财的闊佬們,對捐獻義賣一毛不拔,而這些成天與“鞋子”打交道的難童,卻把自己的勞動所得,慷慨捐助前線,他們才是最高貴人。

江民聲的遭遇,就不是很好了!

一個擦鞋匠,一支“鞋童”軍,書寫了怎樣的抗戰篇章?

重慶衛戍司令部,給他羅織了兩個罪名:操縱幼童滋事,與共黨遙相呼應。

江民聲不得不在重慶開明書店,隐居起來。但是,他沒有閑着,還經常為學生進行抗日宣傳。中統得知江民聲的下落之後,礙于他的名氣,沒有直接下手,派人将其監視起來。

一直到,1949年,重慶解放,江民聲,再也不需要躲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