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徐州會戰,第一前沿陣地淮河兩岸,守軍是哪一支部隊,戰況如何?

徐州會戰之初,日軍的作戰意圖,主攻方向非常的明确。中國軍隊制定了,詳細的防禦措施,在津浦路南北兩側,同時與日軍進行作戰,進而拉開了徐州會戰的序幕。

第一戰發生在津浦路南段,原因很簡單,日軍占領南京之後,在津浦路南段一直到長江浦口,這一段地域内,幾乎沒有中國軍隊防守,日軍以為這裡的中國軍隊已經被消滅,沿着津浦路北上,隻是一次行軍而已。

徐州會戰,第一前沿陣地淮河兩岸,守軍是哪一支部隊,戰況如何?

盡管兵力匮乏,李宗仁對金浦路的防禦,認識是清醒的:日軍占領南京之後,之是以沒有直接攻打武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北面津浦鐵路方向受到牽制。日軍肯定會先消除行軍側背的危險,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防守津浦線,其實就是為為武漢赢得時間。

李宗仁立即派劉士毅的第三十一軍,到金浦路南段的滁州,明光一線,阻擊日軍。

日軍第13師團,沿着津浦路向北推進之時,遭到中國守軍第31軍的頑強阻擊。第31軍的将士們利用地形的優勢,不斷地對日軍小股部隊進行襲擾,在這個地區與日軍糾纏了一個月之久。

李宗仁對于這支桂軍的表現非常的滿意,并下達了一個指令:将第13師團日軍死死地釘在津浦線上,讓其不能北進。

但是不久,日軍從南京調來坦克和重炮,第31軍就有點頂不住了。日軍一步一步地将部隊推進到淮河南岸。

徐州會戰,第一前沿陣地淮河兩岸,守軍是哪一支部隊,戰況如何?

于學忠的第五十一軍,接受了守備淮河的任務。

于學忠率領部隊布置了一個東西走向的方向,從五河一直延伸到蚌埠。就在士兵修建工事之時,已經占領臨淮關的日軍,企圖強渡淮河,雙方進行了四個小時的激戰,日軍被第114師擊退。

在日軍占領蚌埠之前,中國守軍倉促的炸毀了淮河大橋,但是停泊在淮河南岸的數百艘民船,未來得及處理。于是日軍利用搶來的民船,把自己帶來的橡皮艇,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再一次強渡淮河。

盡管第五十一軍的将士們拼死抵抗,還是有一小部分日軍成功地渡過了淮河。

在淮河北岸的小蚌埠鎮,第五十一軍,再一次與日軍展開了拉鋸戰,淮河沿岸多處陣地失守,已經對51軍越來越不利。

徐州會戰,第一前沿陣地淮河兩岸,守軍是哪一支部隊,戰況如何?

就在這個危急的時刻,張治中率領第五十九軍趕到了。

李宗仁也知道,第51軍傷亡慘重,于是立即上張自忠的第五十九軍前去接防。為了策應張自忠的部隊,李宗仁下令,韋雲淞的第四十八軍在蚌埠以南,固守爐橋、漯河一線,劉士毅的第31軍,在淮南東北方向,圍攻上窯的日軍,周祖晃的第7軍,在津浦線以西向定遠地區日軍,反動側擊。

張治中認為,與其死守不如全力反擊。于是另兩個師各帶一個加強團,在淮河全線發動反擊。強渡淮河成功的日軍,主力已經抵達,完全沒有想到中國軍隊能夠實施反擊,在第五十九軍的沖擊下,陣地開始動搖,逐漸的開始後退。

經過幾天的激戰,第五十九軍官兵重新拿回了小蚌埠鎮。

徐州會戰,第一前沿陣地淮河兩岸,守軍是哪一支部隊,戰況如何?

在津浦路南段北上的日軍,經過20多天的苦戰,付出巨大的代價,才渡過了黃河,沒有想到,又被張自忠的部隊,趕回了淮河南岸,兩軍開始形成對峙狀态。

在淮河阻擊戰中,日軍派出了三個連隊,7個步兵大隊,7個中隊的航空兵,工兵炮兵進行聯合攻擊。中國軍隊桂軍東北軍西北軍輪番上陣,讓日軍付出了傷亡3000餘人的代價,始終未能突破淮河防線。

這是徐州會戰初期,難得的一次振奮人心的勝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