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寒假生活可以發彈幕,父母們會……

萌主有話說

熬過令人秃頭的期末周,快樂的寒假已經開啟啦! 不過有的同學已經早早回到家中,開始進入起床便挨罵的階段了。哎呀~不由得懷念起放假第一周那種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了呢。如果寒假生活可以發彈幕,面對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我們,父母們又會如何吐槽呢?

寒假已至,大家是不是

都陸陸續續放假回家了呢

作為一名長時間在外生活

偶爾回到家中的大學生

想必已經掌握了

“家長限時保護期”的規律了吧

在“保護期”期間

家中氣氛和睦,父母笑臉相迎

鍋不用你刷,碗不用你洗

不過保護期的長短因人而異

萌主已經開始好好表現自己

争取成為家長的好寶了~

如果寒假生活能夠發彈幕

父母們又會如何

吐槽我們的寒假生活呢?

先提前把“真實”打在公屏上

然後随萌主一起看看吧!

如果寒假生活可以發彈幕,父母們會……
如果寒假生活可以發彈幕,父母們會……

一回到家,媽媽牌的雞湯就已經在鍋中熱着,爸爸幫忙把行李提進了房間。

“哎呀,餓瘦了”“我做了一桌子你愛吃的菜”……你被家人們簇擁着進了家門,父母的眼裡全是欣喜,此刻的自己,家人眼裡最可愛的孩子,也是全天下最快樂的小孩。

如果寒假生活可以發彈幕,父母們會……
如果寒假生活可以發彈幕,父母們會……

假是前天放的,罵是今天挨的……又到了一言一行都會成為“罵點”的階段了。

唉,手機帶來的快樂也有副作用,比如紊亂的作息,以及每天家長的擔憂與唠叨。

如果寒假生活可以發彈幕,父母們會……
如果寒假生活可以發彈幕,父母們會……

晚上不睡覺,早上不起來,明明每次睡前都十分懊悔,并暗暗發誓不再熬夜,但這種悔恨總會被呼呼大睡到十二點的我們淡忘。

“謊報時間”是家長的經典招數,伴随而來的還有“拉開窗簾法”“外放視訊法”以及“審視房間法”等附加傷害。而大學生,隻能帶着“昨晚怎麼又熬夜了”的悔意,乖乖起床。

如果寒假生活可以發彈幕,父母們會……
如果寒假生活可以發彈幕,父母們會……

深夜的遊戲好像變得更加好玩了……看完新聞上熬夜的反面教材,感覺泡一杯養生枸杞水,然後緊張地繼續熬夜。

自己的無效養生,讓父母無法了解,但大為震撼,甚至還想發放一張“逐出家門卡”警告牌。

如果寒假生活可以發彈幕,父母們會……
如果寒假生活可以發彈幕,父母們會……

當宅在家時,父母總會讓我們多出去走走,交交朋友。當我們出去走走時,父母:“怎麼天天出去?!”

嗚嗚,爸爸媽媽,孩子其實已經一個星期沒出門了~

寫在最後

看了以上彈幕,是不是心裡大呼“别罵了别罵了”。其實,我們也會意識到自己的寒假生活晝夜颠倒,過于放縱,導緻自己陷入惡性循環的作息中。是以父母的擔心和唠叨是對我們的一種有益的提醒與限制。

當我們獨自學着去面對風浪時,我們人生的小小港灣仍然願意努力地庇護着我們,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前行的力量。

今日互動

這個寒假,讓我們對不健康作息說“N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