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勒熱夫戰役有多慘烈?二戰最具争議的戰役,被稱為勒熱夫絞肉機

1942年1月-1943年3月,蘇聯紅軍西方面軍、加裡甯方面軍與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圍繞着勒熱夫、瑟喬夫卡和維亞濟馬一線反複争奪,這一連串的進攻與防禦戰役,被稱為勒熱夫—瑟喬夫卡戰役。 戰争中有一隊蘇聯紅軍,堅守奧夫西亞尼科沃村,盡管他們意識到想要離開這裡是不可能了,部隊的戰士也隻剩三分之一,但這些士兵卻從未想過退縮。雖然奧夫西亞尼科沃村隻是勒熱夫—瑟喬夫卡戰役的一個縮影,但是我們還是能借勒熱夫重點防禦戰,看到二戰究竟有多悲慘、有多殘酷。

勒熱夫戰役有多慘烈?二戰最具争議的戰役,被稱為勒熱夫絞肉機

這場蘇軍用150萬士兵的犧牲換取的勝利,為何卻總被斯大林格勒戰役奪了風頭?造出“勒熱夫絞肉機”的戰場又有多慘烈?本期就帶大家回到勒熱夫戰場。

新進來的觀衆朋友們多多點贊關注支援一下。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無恥地率先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率領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以及芬蘭,以”巴巴羅薩“計劃為信号,集結了190個師共計550萬人,将這些士兵劃分為北方集團軍群、中央集團軍群、南方集團軍群,對蘇聯發起侵襲,蘇聯衛國戰争全面爆發。

勒熱夫戰役有多慘烈?二戰最具争議的戰役,被稱為勒熱夫絞肉機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蘇德戰場也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争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蘇德戰場上也湧現出許多戰況極為激烈、傷亡最為慘重的戰役。其中就包括:基輔會戰、莫斯科保衛戰,以及我們今天要說的勒熱夫——瑟喬夫卡戰役。

1941年7月7日,烏克蘭首都基輔這裡迎來了一群不速之客——德軍,随後在這裡發生了一場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包圍戰,史稱基輔會戰。德軍為了搶占傑斯納河與第聶伯河的主動權,瞄上了基輔附近的蛇形地區,想在這裡圍殲布瓊尼元帥的蘇西南集團軍群。9月20日,基輔被第6集團軍攻占,德軍第46裝甲軍和蘇軍生力軍加入戰局,但蘇軍寡不敵衆,在戰局中落了下風。9月26日,基輔會戰結束,蘇軍65萬人被俘,德軍大獲全勝。

德軍雖然在基輔戰場上耀武揚威,但是在蘇德戰場的另一個重點戰鬥區域,卻沒吃到什麼好果子。早在1941年7月,蘇軍就征用民工修築位于莫斯科以西的兩層防線了。

勒熱夫戰役有多慘烈?二戰最具争議的戰役,被稱為勒熱夫絞肉機

1941年10月,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個突擊集團實施了一系列防禦戰和進攻戰役,企圖拿下莫斯科。但蘇聯最高統帥采取了各種緊急措施來保衛首都。

1941年10月17日,還将蘇軍西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合編為新的西方面軍,任命朱可夫大将為司令員。蘇聯國民為了抵禦德軍的進攻計劃,全城人民都為了巷戰做出了巨大努力。

1941年11月13日,德國陸軍總參謀長哈德爾緊急召開軍團參謀長會議,下達了1941年秋季工事指令,調集了51個師部圍殲莫斯科。但蘇軍面臨德軍的裝甲集團軍和步兵集團的臨危不懼。11月底-12月底,蘇軍頑強的防禦,多次發起反突擊戰鬥,終于滅亡了德國拿下莫斯科的幻想。

1942年4月,進攻莫斯科的德軍傷亡人數高達50萬人,被蘇聯紅軍趕到了距離莫斯科100乃至350公裡以外的地帶。莫斯科保衛戰結束,也意味着德國在東線的戰鬥逐漸走向了滅亡。納粹德國快速征服蘇聯的計劃破産,德國不可戰勝的神話被打破。

勒熱夫戰役有多慘烈?二戰最具争議的戰役,被稱為勒熱夫絞肉機

但我們今天要說的勒熱夫—瑟喬夫卡戰役,從戰略意義和傷亡情況來看,其實完全不輸莫斯科保衛戰。但由于莫斯科保衛戰光芒過甚,是以這場戰役遲遲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但不可否認的是,勒熱夫——瑟喬夫卡戰役對于整個東線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如果沒有勒熱夫突出部牽制德軍大部分兵力,德軍第六集團軍也不會“頃刻間”覆滅。而我們更應該知道的是,這場戰役蘇軍是如何扭轉局勢,給猖狂的德軍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前面說到,莫斯科保衛戰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那我們接着往下看。其實當時整個蘇德戰場的正中央并不是進攻的好地方,這裡不是森林就是沼澤。德軍的大規模機械化兵團進入不了這裡,是以德軍在1942年1月失利之後,選擇把重點放在蘇德南翼戰場——烏克蘭大草原。而進攻重點就放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附近。

勒熱夫戰役有多慘烈?二戰最具争議的戰役,被稱為勒熱夫絞肉機

但是德軍這裡又犯下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錯誤,他們錯誤地估計了自己的兵力狀況,在沒放棄南翼的狀況之下,還貪戀中部戰場,也就是:勒熱夫——瑟喬夫卡一線。勒熱夫這裡是個典型的突出部,三面都布滿了蘇軍,德軍想堅守這裡,必須派出大量的兵力駐守。而鎮守這裡的德軍就是第九集團軍。其實這裡很危險,一旦第九集團軍的後路被切斷,第九集團軍包含勒熱夫都會面臨被全殲的危險。

第九集團軍的司令莫德爾元帥知道,守衛勒熱夫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炮火。原因有二,一來蘇聯為了拿下勒熱夫派出朱可夫,親率總兵力多達190萬的7個集團軍,從三面圍攻莫德爾的第9集團軍,還為此發起了”火星行動“。二來朱可夫可不是什麼好惹的人,他有“蘇聯戰神”的美名,1941年他在葉利尼亞打垮了不可一世的古德裡安,憑借一己之力拯救了莫斯科和列甯格勒。

勒熱夫戰役有多慘烈?二戰最具争議的戰役,被稱為勒熱夫絞肉機

莫德爾

是以,希特勒1942年1月派莫德爾接掌第9集團軍時,莫德爾立刻就打起了退堂鼓。他不止一次地跟希特勒說:要離開勒熱夫突出部。但希特勒回回都拒絕了他這一請求,還放狠話說,要讓第九集團軍對莫斯科進行“影子威懾”。不知道希特勒是真傻,還是假傻。光看一下雙方的兵力情況對比,希特勒也應該明白想要拿下朱可夫率領的7個集團軍是癡人說夢吧。

但是希特勒态度十分強硬,莫德爾胳膊擰不過大腿。他知道自己隻能兵行險着,才能在這場戰争中獲得勝利。是以莫德爾拿着手裡的僅有的1個集團軍,組建了一個神奇的“莫德爾騎兵旅”,帶領騎兵旅一舉殲滅了勒熱夫以南地區的蘇軍第39集團軍。

其實莫德爾也明白,勒熱夫對于德國十分重要,這裡是距離莫斯科最近的地方,隻有150公裡,德軍隻有保住勒熱夫,才能振奮東線士兵的心。但莫德爾看着手裡大打折扣的第九集團軍,一個軍隊隻剩下5萬人,不到100輛坦克。想要抵禦朱可夫将軍帶領的2兩個集團軍,共計200萬人。他是夜不能寐……

雖然莫德爾不想打這場仗,但他作為一名英勇的德軍将領,知道孰輕孰重。在戰場上他還是那個冷面戰神,數次帶領第9集團軍打敗來勢洶洶的蘇軍,給蘇軍造成了150萬人的巨大傷亡。

勒熱夫戰役有多慘烈?二戰最具争議的戰役,被稱為勒熱夫絞肉機

維亞濟馬戰役

1942年1月,蘇軍發起了第一次

勒熱夫—維亞濟馬戰役,并且派出空軍第4軍奇襲德軍,占領了維亞濟馬南部。本來德軍敗勢已定,但是德軍派來支援第9集團軍的5個師也都到位了。這其中還有德軍的驕傲——黨衛軍的帝國師。有兵力強大的軍隊,還有運籌帷幄的莫德爾,德軍迅速扭轉戰局,把突入勒熱夫的蘇軍分成了幾個部分,最後成功拿下蘇軍的兩個集團軍。

第一戰結束,蘇軍第33集團軍被全部殲滅,50萬士兵被殺、被俘。德國士兵在回憶起勒熱夫第一戰的時候,腦海裡總能浮現出傷亡慘重的蘇軍,這場戰役超過150萬的蘇聯紅軍血染沙場,蘇德傷亡達到了4:1。因為戰場太過慘烈,還造就了一個新的曆史名詞——“勒熱夫絞肉機”

勒熱夫戰役有多慘烈?二戰最具争議的戰役,被稱為勒熱夫絞肉機

1942年夏天,蘇軍決定再次向勒熱夫發起進攻,這一次加裡甯方面第30集團軍,以及西方面軍20、29、31集團軍都卯足了勁兒沖往勒熱夫。這次莫德爾采用了“彈性防禦”的打法對付蘇軍。這種辦法很損失,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其實莫德爾手裡沒有多少精兵強将了,是以他拿出一些僅有的精銳裝甲師沖在前面,引誘蘇軍深入。然後在戰場的中部設定裝甲軍隊,包抄深入的蘇軍。但這種打法要冒巨大的風險,要時刻提防不被“蘇軍”反噬。沒想到的是,莫德爾的戰術居然真的奏效了,蘇軍的進攻被德軍攔在了瓦祖紮河和格紮蒂河沿線,蘇軍被俘虜人數超過20萬。

雖然加裡甯和西方面軍都損失大半,但是蘇聯的新兵源源不斷地補上來。雖然兵補上來了,但彈藥卻沒跟上。許多年輕的蘇軍根本不會開槍,炮兵連也隻能摳門的“每天開兩炮”。

勒熱夫戰役有多慘烈?二戰最具争議的戰役,被稱為勒熱夫絞肉機

朱可夫

1942年11月,朱可夫帶着200萬蘇軍卷土重來,在斯大林格勒發起了“天王星行動”,準備了火炮24000門,坦克3000多輛,飛機1000多架,打算在斯大林格勒圍殲德國第6集團軍、羅馬尼亞軍團以及部分德國第4裝甲軍團,自此,第二次“勒熱夫-瑟喬夫卡戰役”開打。

莫德爾率領的第9集團軍看着蘇聯紅軍源源不斷地趕來,他們制定了更為“變态”的政策。莫德爾将軍隊化成小股編制,以營隊、連隊的方式駐守重要公路和河岸。面對兵力強勁的蘇軍,德軍發揮出了超乎尋常的耐力。德軍102步兵師用一個師部抵禦蘇軍第31集團軍整整三天。

莫德爾為了打勝仗,将6個滿裝的裝甲師放在正面,用一出“空城計”針對朱可夫的200萬蘇軍。莫德爾憑借這出“空城計”成功“拿下”了蘇軍,德軍僅剩不多的人,守住了正面防線,讓蘇軍不敢再沖進德軍的防守重心。戰役開始一周之後,蘇軍轉攻為守。

勒熱夫戰役有多慘烈?二戰最具争議的戰役,被稱為勒熱夫絞肉機

12月11日,補給完畢的蘇軍再次出擊,帶着補充完畢的第5和第6坦克軍以及2萬蘇軍重新沖擊德軍陣地。隻不過這波攻擊又被德軍擋了回來,而且蘇軍的300多輛坦克也被德軍用1天半炸毀。第二次“勒熱夫-瑟喬夫卡戰役”再次失敗。蘇軍幾次沖擊過後,不僅沒拿下勒熱夫,還損失了80萬蘇軍,有1800輛坦克在戰争中被炸毀。

其實德軍也同樣損失慘重,第九集團軍也有4萬多人死于這場勒熱夫戰役之中。雖然單從數字來看,德國占了個大便宜,但是細品的話,德軍的第9集團軍可都是經驗老道的“老兵”,而蘇軍則是“新兵蛋子”,要是從這個層面來看的話,其實德軍損失更大。

1943年,在勒熱夫死守一年的第9集團軍終于“扛不住”了,蘇聯的第3突擊集團軍拿下了大陸基。面對有更多發揮餘地的蘇軍,莫德爾決定堅守初心,迎難而退。莫德爾在和曼施坦因達成一緻後,決定率領第9集團軍撤出勒熱夫。但是他沒有立刻宣布撤退,而是偷偷地實行“水牛行動”讓30萬大軍帶着軍備物資,先偷偷撤退。然後一邊撤、一邊破壞道路和橋梁,預防蘇軍随時打個回馬槍。莫德爾心裡清楚,雖然德軍源源不斷地往勒熱夫這裡送來了十幾個師的兵力。但是一定打不赢源源不斷地蘇軍。

蘇軍在得知德軍有後撤計劃之後,立刻做出了應對措施,去追擊逃遁德軍。隻是德軍後撤神速,蘇軍沒能追上。但是可喜可賀的是,蘇軍終于拿到了勒熱夫。雖然拿到手的時候,勒熱夫地下埋滿了地雷,90%的房屋也都被德軍燒毀了。但是蘇軍的确是在勒熱夫戰役中大獲成功。

勒熱夫戰役有多慘烈?二戰最具争議的戰役,被稱為勒熱夫絞肉機

也難怪,勒熱夫戰場上

紅軍戰士克洛奇科夫·季耶夫會喊出:

“俄羅斯雖大,但我們已經無路可退,後面就是莫斯科!”

的口号。在所有蘇聯士兵的心裡,他們甯願用150萬的蘇聯戰士換取德軍30萬的傷亡。也不願看到德軍長驅直入,南下進入莫斯科,支援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

而在戰場打出威名的莫德爾,其實也沒有落個什麼好下場。他在從勒熱夫地區撤退的時候,往附近的村莊和水井裡投毒,造成無數俄羅斯平民被殺害。而他本人也因為刺殺無辜的“遊擊隊”和“間諜”被推上風口浪尖。被指控犯了“戰争罪”的莫德爾,雖然沒被軍事法庭抓起來,但卻因為在西線阿登戰役中失敗,走上了自殺道路。

勒熱夫戰役有多慘烈?二戰最具争議的戰役,被稱為勒熱夫絞肉機

幾次勒熱夫戰役中,朱可夫都率領大部蘇軍去抗擊德軍,最終以慘痛的代價拿下勒熱夫。但這場戰争卻總被斯大林格勒戰役掩蓋光芒,實在有點可惜!所有的戰争背後都有一群苦苦支撐他們的人民。和平的背後,總是有那麼一群人在我們的背後苦苦支撐着。我們今天也不應該忘記他們的名字,和他們替我們打下的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