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潘玉良:中國畫靈魂的傳奇經曆,從清樓的女人到小玄,從小玉到畫家

自古以來,中國頂尖的一流畫家,大多是男性,著名的女畫家是罕見的,但在民國時期,卻有一位著名的女畫家。

她的作品後來受到數百萬人的追捧,

在2005年的一次拍賣會上,她的"自由畫"以10,218,000元人民币售出。在2012年的一次拍賣會上,她的彩色水墨畫"洗完澡後的四個美女"以1.13732億美元的價格售出。

這位女畫家是誰?

她才華橫溢,向中西學習,她有着傳奇般的經曆,曾經為年輕的建築女,後來為小嫂子,但通過努力,最終成為頂級女畫家。

她被稱為"中國畫的靈魂"潘玉良。

潘玉良:中國畫靈魂的傳奇經曆,從清樓的女人到小玄,從小玉到畫家

潘玉良,原名陳秀清,1895年6月14日出生于江蘇省揚州市一個貧困家庭。她的童年非常不快樂。

他一歲就失去了父親,妹妹兩歲時就去世了,母親八歲就去世了,年幼的潘玉良太孤獨,無法養活自己。沒有辦法,她必須和她的叔叔住在一起。

但潘玉良的叔叔不僅賭得好,酒也不錯,潘玉良在這樣的家庭生活中,自然也遭受了不少氣。

潘玉良13歲時,已經在舅舅家住了五年。也就是這一年,她的叔叔因為賭博欠了一大筆錢卻負擔不起,于是潘玉良賣給了蕪湖,一座綠色建築。

潘玉良到清樓,她知道想離開青樓,有兩種方式,一是存錢,自己救贖。二是等待别人救贖自己。

那是1913年,當時她17歲,也就是那一年,她終于遇到了一個願意救贖自己的人。

潘玉良:中國畫靈魂的傳奇經曆,從清樓的女人到小玄,從小玉到畫家

1913年,新任命的海關監管員潘贊華來到蕪湖就職,當地工商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期間邀請了包括潘玉良在内的多位婦女唱歌。

也就是在這次宴會上,讓潘贊華遇見了潘玉良,并被潘玉良深深吸引。

然後當地商人買下了潘贊華,把潘玉良送到了潘府。

潘贊華知道了,很驚訝,于是立即指令人們把潘玉良送回去,但這次潘玉亮突然跪在地上,要求潘贊華不要把她送回青樓。

當潘贊華清清潘玉良的經曆時,難免為她歎了口氣,于是他動了動了隐藏的心,最後答應離開潘玉良,為她贖罪。

潘玉良聽到潘贊華救贖自己,很感動,馬上說,想跟在潘贊華身邊。

當時,潘贊華在家鄉娶了一位老婆,于是他對潘玉良說:"如果我再娶你,你隻能做嫂子。"

潘玉良聽了,表達了自己做小事的意願。

于是潘贊華把潘玉良留在了身邊。

其實潘玉良本并沒有潘姓,她原名陳秀清,後來改名為張玉良,直到她追随潘贊華,改名為潘玉良。

潘玉良:中國畫靈魂的傳奇經曆,從清樓的女人到小玄,從小玉到畫家

潘贊華雖然官不小,但他是一個正直的人,不僅不腐敗,而且沒有壞習慣,在閑暇的時候,就是寫畫。

潘玉良沒有文化,是以他非常欣賞才華橫溢的潘贊華。是以潘玉亮非常愛潘贊華。當然,在潘贊華自然時期,潘玉良學到了很多知識,

一年後,潘贊華正式與潘玉良結婚。

後來,因為潘贊進入官方清正,住在海關監管卻不賣賬的商人,是以被人讨厭,結果很快,袁世凱就不屑一顧。

被解雇後,潘贊華在上海無所事事,發現潘玉良對繪畫很感興趣,于是開始傳授繪畫知識。

沒想到潘玉良在繪畫方面很有天賦,是以潘贊華決定讓她系統地學習繪畫。

因為潘玉良文化不高,潘贊華先為她找家教,教她文化知識。

1918年,潘玉良有一定的文化知識,潘贊華為她考入上海美術學院。

潘玉良不負潘贊華的期待,最終帶着素描的第一個成果進入了上海美術學院。

在随後的幾年裡,潘玉良的繪畫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最難得的是,在這段時間裡,她不僅學習了中國傳統繪畫,還接觸到了西方繪畫的新概念。

西方繪畫對人體畫的曆史很長,潘玉良的"勇氣"很大,她想嘗試一切,于是開始專攻人體彩繪。

當然,由于當時中國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民間風格還是很保守的,是以當時的人體彩畫似乎在"傷風又壞,遠離叛國"的事情,是以,潘玉良在人體彩繪藝術的道路上,吃了很多苦。但幸運的是,她最終通過堅持取得了成功。

潘玉良:中國畫靈魂的傳奇經曆,從清樓的女人到小玄,從小玉到畫家

當時,人體彩繪在歐洲國家有着十分光明的未來,而此時,原夫人潘贊華、潘玉良三個人正面臨着情感糾葛,在這種情況下,潘玉良向丈夫提出了:出國留學的要求。

1923年,潘玉良前往法國巴黎國家美術學院學習。1925年,通過自己的努力,她終于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了。

從巴黎國家美術學院畢業後,潘輾赴前往意大利,在羅馬國家美術學院學習油畫和雕塑。

1926年,潘玉良的作品在羅馬國際藝術展上獲得一等獎,打破了羅馬國家美術學院曆史上沒有中國獲獎的記錄。

此時的潘玉良可以說是向中西學習,雖然她在歐洲學過西洋畫,但她在繪畫上,也加入了中國畫的元素,是以她的作品可以形容為中西合璧。

1928年底,潘玉良回到中國,此時因為潘玉良已經學會了取得成功,而且頗有名氣,是以回國後不久,她就被聘為上海美術學院西洋畫系主任和導師。在接下來的十年裡,這是她創造的黃金時代。

1937年7月7日,當盧溝橋事件爆發時,中國共産黨放棄了原來聯合抗日戰争的嫌疑,進而開始了中國的全面抗日戰争。

抗日戰争爆發後,潘玉良也投身于抗日戰争的宣傳工作。但此時丈夫潘贊華并不在她身邊,在她身邊的是潘贊華的原夫人。

而潘淳的原妻一直對潘玉良不友好,之前潘玉良是因為兩人關系不好,才要求出國留學。

今天,他們的關系仍然沒有改善,他們再次生活在一起,是以沖突正在升溫。

潘玉亮此時再也無法忍受,也不想讓丈夫潘贊陷入困境,于是他再次出國法國,開始了她的職業生涯。

潘玉良:中國畫靈魂的傳奇經曆,從清樓的女人到小玄,從小玉到畫家

這一次在國外,潘玉良在國外生活了四十年,期間她以賣畫為生,當時她的經濟條件雖然不富裕,但她大膽,願意幫助别人。重要的是,她還賣掉了她的畫作,并将它們捐贈給國家,以支援該國的抵抗運動。

1945年,經過八年的艱苦抵抗,中國軍隊和人民終于取得了抗日戰争的最終勝利。

抗日戰争勝利後,潘贊華的原夫人去世,潘贊華回到家鄉當老師,從事教育工作。

身在國外的潘玉良在得知潘贊華是孤身一人後,決定回國與潘贊華團聚。

但事與願違,潘玉良還沒回國,内戰就再次爆發,讓潘玉良和潘贊華再次失去聯系。她也不得不暫時放棄回家與丈夫團聚的想法。

解放戰争勝利後,潘玉良和潘贊華終于再次接觸,但不久後又又爆發了針對美朝的戰争。因為法國也派兵,是以潘玉良沒能回國。

到1959年,潘贊華在家鄉因病去世,在她去世時,她已經多年未見潘玉良了。潘玉良直到1964年才知道他的死訊。

潘贊華死後,潘玉良在中國沒有親戚,是以她完全放棄了回國的念頭。

不過,雖然潘玉良長期留居國外,但對她來說有三個原則,并自稱"三不女人",一,不墜入愛河。其次,不要依附于畫廊拍賣自己的作品。第三,不加入外國國籍。

潘玉良:中國畫靈魂的傳奇經曆,從清樓的女人到小玄,從小玉到畫家

1977年,潘玉良因為在法國病重。病重時,她從懷裡掏出懷表,取下脖子上鑲嵌着她和潘贊華照片的項鍊,把這兩件物品遞給身邊的人說:"現在我快死了,我要把這兩件東西,請帶回祖國, 把它交給潘贊的子孫後代,以及我的自畫像,帶回祖國,即使我回到祖國。"

也就是這一年,潘玉良去世了。臨終前,她希望死後能變成旗袍,希望能以中國女人的身份被埋葬。

潘玉良的一生是不幸的,但她遇到了熱夫妻生和高貴的人——潘贊華,是以她的人生也是幸運的。

因為潘贊華,讓她走出青樓的苦海。因為潘贊華,讓她有家的溫暖。由于潘紮化,她能夠接受文化教育。因為潘贊華,她能夠學習繪畫,能夠出國留學。

但遺憾的是,潘玉良第二次出國後,她和潘贊華天各自為一方。在她在國外生活的四十年中。她曾多次回家和潘贊華重聚,但每次都沒能成功,讓她和潘贊死而沒能再見面,是一聲歎息。

當然,雖然他們已經幾十年沒有見過面了,但潘贊華在潘宇的良心裡,是非常重要的。

潘玉良:中國畫靈魂的傳奇經曆,從清樓的女人到小玄,從小玉到畫家

潘玉良很不幸,但也是幸運的,她在創作中,因為她一直是青露女人的原因,也因為她的創作内容原因,是以她遭受了很多磨難。但對于後世來說,她一直是著名的女畫家,因為她的作品得到了後代的認可和認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