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潘玉良:中国画灵魂的传奇经历,从清楼的女人到小玄,从小玉到画家

作者:中孚鉴

自古以来,中国顶尖的一流画家,大多是男性,著名的女画家是罕见的,但在民国时期,却有一位著名的女画家。

她的作品后来受到数百万人的追捧,

在2005年的一次拍卖会上,她的"自由画"以10,218,000元人民币售出。在2012年的一次拍卖会上,她的彩色水墨画"洗完澡后的四个美女"以1.13732亿美元的价格售出。

这位女画家是谁?

她才华横溢,向中西学习,她有着传奇般的经历,曾经为年轻的建筑女,后来为小嫂子,但通过努力,最终成为顶级女画家。

她被称为"中国画的灵魂"潘玉良。

潘玉良:中国画灵魂的传奇经历,从清楼的女人到小玄,从小玉到画家

潘玉良,原名陈秀清,1895年6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一个贫困家庭。她的童年非常不快乐。

他一岁就失去了父亲,妹妹两岁时就去世了,母亲八岁就去世了,年幼的潘玉良太孤独,无法养活自己。没有办法,她必须和她的叔叔住在一起。

但潘玉良的叔叔不仅赌得好,酒也不错,潘玉良在这样的家庭生活中,自然也遭受了不少气。

潘玉良13岁时,已经在舅舅家住了五年。也就是这一年,她的叔叔因为赌博欠了一大笔钱却负担不起,于是潘玉良卖给了芜湖,一座绿色建筑。

潘玉良到清楼,她知道想离开青楼,有两种方式,一是存钱,自己救赎。二是等待别人救赎自己。

那是1913年,当时她17岁,也就是那一年,她终于遇到了一个愿意救赎自己的人。

潘玉良:中国画灵魂的传奇经历,从清楼的女人到小玄,从小玉到画家

1913年,新任命的海关监管员潘赞华来到芜湖就职,当地工商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期间邀请了包括潘玉良在内的多位妇女唱歌。

也就是在这次宴会上,让潘赞华遇见了潘玉良,并被潘玉良深深吸引。

然后当地商人买下了潘赞华,把潘玉良送到了潘府。

潘赞华知道了,很惊讶,于是立即命令人们把潘玉良送回去,但这次潘玉亮突然跪在地上,要求潘赞华不要把她送回青楼。

当潘赞华清清潘玉良的经历时,难免为她叹了口气,于是他动了动了隐藏的心,最后答应离开潘玉良,为她赎罪。

潘玉良听到潘赞华救赎自己,很感动,马上说,想跟在潘赞华身边。

当时,潘赞华在家乡娶了一位老婆,于是他对潘玉良说:"如果我再娶你,你只能做嫂子。"

潘玉良听了,表达了自己做小事的意愿。

于是潘赞华把潘玉良留在了身边。

其实潘玉良本并没有潘姓,她原名陈秀清,后来改名为张玉良,直到她追随潘赞华,改名为潘玉良。

潘玉良:中国画灵魂的传奇经历,从清楼的女人到小玄,从小玉到画家

潘赞华虽然官不小,但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不仅不腐败,而且没有坏习惯,在闲暇的时候,就是写画。

潘玉良没有文化,所以他非常欣赏才华横溢的潘赞华。所以潘玉亮非常爱潘赞华。当然,在潘赞华自然时期,潘玉良学到了很多知识,

一年后,潘赞华正式与潘玉良结婚。

后来,因为潘赞进入官方清正,住在海关监管却不卖账的商人,所以被人讨厌,结果很快,袁世凯就不屑一顾。

被解雇后,潘赞华在上海无所事事,发现潘玉良对绘画很感兴趣,于是开始传授绘画知识。

没想到潘玉良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所以潘赞华决定让她系统地学习绘画。

因为潘玉良文化不高,潘赞华先为她找家教,教她文化知识。

1918年,潘玉良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潘赞华为她考入上海美术学院。

潘玉良不负潘赞华的期待,最终带着素描的第一个成果进入了上海美术学院。

在随后的几年里,潘玉良的绘画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最难得的是,在这段时间里,她不仅学习了中国传统绘画,还接触到了西方绘画的新概念。

西方绘画对人体画的历史很长,潘玉良的"勇气"很大,她想尝试一切,于是开始专攻人体彩绘。

当然,由于当时中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民间风格还是很保守的,所以当时的人体彩画似乎在"伤风又坏,远离叛国"的事情,因此,潘玉良在人体彩绘艺术的道路上,吃了很多苦。但幸运的是,她最终通过坚持取得了成功。

潘玉良:中国画灵魂的传奇经历,从清楼的女人到小玄,从小玉到画家

当时,人体彩绘在欧洲国家有着十分光明的未来,而此时,原夫人潘赞华、潘玉良三个人正面临着情感纠葛,在这种情况下,潘玉良向丈夫提出了:出国留学的要求。

1923年,潘玉良前往法国巴黎国家美术学院学习。1925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她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了。

从巴黎国家美术学院毕业后,潘辗赴前往意大利,在罗马国家美术学院学习油画和雕塑。

1926年,潘玉良的作品在罗马国际艺术展上获得一等奖,打破了罗马国家美术学院历史上没有中国获奖的记录。

此时的潘玉良可以说是向中西学习,虽然她在欧洲学过西洋画,但她在绘画上,也加入了中国画的元素,所以她的作品可以形容为中西合璧。

1928年底,潘玉良回到中国,此时因为潘玉良已经学会了取得成功,而且颇有名气,所以回国后不久,她就被聘为上海美术学院西洋画系主任和导师。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这是她创造的黄金时代。

1937年7月7日,当卢沟桥事件爆发时,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原来联合抗日战争的嫌疑,从而开始了中国的全面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潘玉良也投身于抗日战争的宣传工作。但此时丈夫潘赞华并不在她身边,在她身边的是潘赞华的原夫人。

而潘淳的原妻一直对潘玉良不友好,之前潘玉良是因为两人关系不好,才要求出国留学。

今天,他们的关系仍然没有改善,他们再次生活在一起,所以冲突正在升温。

潘玉亮此时再也无法忍受,也不想让丈夫潘赞陷入困境,于是他再次出国法国,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

潘玉良:中国画灵魂的传奇经历,从清楼的女人到小玄,从小玉到画家

这一次在国外,潘玉良在国外生活了四十年,期间她以卖画为生,当时她的经济条件虽然不富裕,但她大胆,愿意帮助别人。重要的是,她还卖掉了她的画作,并将它们捐赠给国家,以支持该国的抵抗运动。

1945年,经过八年的艰苦抵抗,中国军队和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潘赞华的原夫人去世,潘赞华回到家乡当老师,从事教育工作。

身在国外的潘玉良在得知潘赞华是孤身一人后,决定回国与潘赞华团聚。

但事与愿违,潘玉良还没回国,内战就再次爆发,让潘玉良和潘赞华再次失去联系。她也不得不暂时放弃回家与丈夫团聚的想法。

解放战争胜利后,潘玉良和潘赞华终于再次接触,但不久后又又爆发了针对美朝的战争。因为法国也派兵,所以潘玉良没能回国。

到1959年,潘赞华在家乡因病去世,在她去世时,她已经多年未见潘玉良了。潘玉良直到1964年才知道他的死讯。

潘赞华死后,潘玉良在中国没有亲戚,所以她完全放弃了回国的念头。

不过,虽然潘玉良长期留居国外,但对她来说有三个原则,并自称"三不女人",一,不坠入爱河。其次,不要依附于画廊拍卖自己的作品。第三,不加入外国国籍。

潘玉良:中国画灵魂的传奇经历,从清楼的女人到小玄,从小玉到画家

1977年,潘玉良因为在法国病重。病重时,她从怀里掏出怀表,取下脖子上镶嵌着她和潘赞华照片的项链,把这两件物品递给身边的人说:"现在我快死了,我要把这两件东西,请带回祖国, 把它交给潘赞的子孙后代,以及我的自画像,带回祖国,即使我回到祖国。"

也就是这一年,潘玉良去世了。临终前,她希望死后能变成旗袍,希望能以中国女人的身份被埋葬。

潘玉良的一生是不幸的,但她遇到了热爱人生和高贵的人——潘赞华,所以她的人生也是幸运的。

因为潘赞华,让她走出青楼的苦海。因为潘赞华,让她有家的温暖。由于潘扎化,她能够接受文化教育。因为潘赞华,她能够学习绘画,能够出国留学。

但遗憾的是,潘玉良第二次出国后,她和潘赞华天各自为一方。在她在国外生活的四十年中。她曾多次回家和潘赞华重聚,但每次都没能成功,让她和潘赞死而没能再见面,是一声叹息。

当然,虽然他们已经几十年没有见过面了,但潘赞华在潘宇的良心里,是非常重要的。

潘玉良:中国画灵魂的传奇经历,从清楼的女人到小玄,从小玉到画家

潘玉良很不幸,但也是幸运的,她在创作中,因为她一直是青露女人的原因,也因为她的创作内容原因,所以她遭受了很多磨难。但对于后世来说,她一直是著名的女画家,因为她的作品得到了后代的认可和认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