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和郵票的故事|區錫文:《經濟特區》象征着城市蒸蒸日上和蓬勃向上

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到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等積極特區的設立,再到深滬交易所開業拉開大陸資本市場序幕,改革開放極大了解放和發展了生産力,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主人翁意識顯著增強、受教育水準和文明程度明顯提高,衣食住行用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過40多年的努力,中國人民的生活實作了由貧窮到溫飽,再到全面小康的跨越式轉變,實作了社會文明程度的大幅提升。

今年78歲的區錫文是原廣東省集郵協會郵展委員會副主任、廣州市集郵協會副會長兼郵展委員會主任,他編組的一套郵集《峥嵘歲月稠》中,正包含了這部分改革開放系列的郵票。

我和郵票的故事|區錫文:《經濟特區》象征着城市蒸蒸日上和蓬勃向上

1994年12月10日,為反映經濟特區的建設成就,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經濟特區》紀念郵票1套5枚,由王振華、陳曉聰設計。

區錫文介紹說,《深圳特區——深圳》的設計者将深圳市市徽銅雕塑“拓荒牛”置于圖案前景右下角,讓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的各種建築充滿畫面,沐浴在和煦的金色朝霞中,既寓意深圳具有開拓和創造精神,又展現出了這個年輕城市蒸蒸日上的氣象和蓬勃向上的朝氣,能夠給人一種鼓舞和激勵。

而《深圳特區——珠海》郵票圖案近景左側為珠海市市徽是雕塑“漁女”,中心畫面林立着現代化的建築,遠景是碧藍的海水和綠色山坡上的漂亮海濱别墅群。整個畫面既描繪出了珠海綠水青山環抱的優美自然環境,也象征着珠海人民為經濟特區建設無私奉獻的精神。

《深圳特區——汕頭》的設計者将汕頭市市徽雕塑“升騰”(也稱“希望之星”)置于前景中央,如林的現代化城市建築充滿中景畫面,遠景則襯以隐約可見的山巒,整個圖案既點明了汕頭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又象征着汕頭特卻猶如破土而出,洋溢着一種蓬勃發展、升騰向上的時代氣氛,讓人充滿希望。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張丹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張丹

視訊/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張丹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蔡淩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