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1年衛國戰争爆發,毛岸英持《論持久戰》向老師明志:我要學軍事

作者:冰點曆史

前言

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突然向蘇聯發動閃電戰,全體蘇聯人民投入到艱苦的衛國戰争中。戰争給蘇聯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到處是廢墟,到處有失去父母的兒童。毛岸英目睹了這一切,思緒仿佛被拉回了自己的祖國……

41年衛國戰争爆發,毛岸英持《論持久戰》向老師明志:我要學軍事

圖 | 毛主席和毛岸英

漂泊在上海

楊開慧犧牲了,毛岸英沉浸在極度痛苦之中。他不吃飯,不睡覺,嗓子哭啞了,眼睛哭腫了,淚水流幹了。哭累了,就昏沉沉地睡過去,卻又常常從夢中驚醒,呼喚一聲“媽媽……”

對于毛岸英,國民黨反動派原想“斬草除根”,但又怕引起市民的騷動,因為他們的法律畢竟還寫着:未滿16周歲的孩子不能判處死刑。再加上他們又想用“放小魚釣大魚”的詭計“捕獲”毛主席或地下黨組織。于是,國民黨反動派軍官何鍵便下令把毛岸英釋放了。

毛岸英回到闆倉外婆家,媽媽楊開慧已經埋葬在她生前十分喜愛的小山——棉花坡上。

41年衛國戰争爆發,毛岸英持《論持久戰》向老師明志:我要學軍事

圖 | 楊開慧懷裡抱着毛岸青,與毛岸英合照

當時,8歲的毛岸英和兩個弟弟,正是須臾離不開母愛的時候,母親卻永遠地離開了他們。然而,黨中央沒有忘記他們,不久,黨組織便把他們弟兄三人接到上海,在我黨開辦的一個幼稚園裡學習、生活。

但是,這種甯靜、幸福的學習生活卻沒能維持多久。上海地下黨内出了叛徒,幼稚園被破壞,毛岸英三兄弟與黨組織失去了聯系。他們無家可歸,成了流浪街頭的孤兒。

為了糊口,他們便投靠了一家燒餅鋪,在那裡當學徒。每天天不亮,毛岸英還在香甜的夢鄉中,外号“大黃牙”的老闆娘就披着衣服過來大吼大叫:“太陽都曬屁股啦,要睡死啦!”有時連喊幾聲喊不醒,她就把毛岸英的被子一掀,扯着他的耳朵罵:“怎麼,還想當小少爺享清福啊?”

毛岸英的兩個弟弟服侍“大黃牙”的兒子、女兒,經常挨打受罵。每當這個時候,毛岸英的心裡是又氣憤又痛苦,他想起媽媽臨死前講的話:一定要學好本領,長大了像爸爸那樣替天下窮人報仇!他又想起了媽媽臨刑的那天上午,吃飯前還手把手教他寫‘井岡山’三個字。

41年衛國戰争爆發,毛岸英持《論持久戰》向老師明志:我要學軍事

圖 | 毛岸英和毛岸青的合影

“現在離開了媽媽,難道就不學習了嗎?不學習怎麼能懂得道理,怎麼能報仇呢?”毛岸英暗暗思忖着。

一天,毛岸英買菜回來路過一家小書店,他蹑手蹑腳地走進店堂,隻見屋裡擺着好多的書、畫,他仿佛走進了童話般的世界。毛岸英翻翻這本,新鮮;看看那本,有趣。

後來,他發現一本長方形很厚很厚的書,他問賣書的人:“這是啥書啊?”

賣書人告訴他:“這是字典。”

他又問:“字典是幹什麼的?”

賣書人回道:“不認識的字可以找它,它是不開口的先生呢!”

聽到這話,毛岸英像是着了迷似的,心想:要是我把它請到身邊,碰到難字生詞,翻一翻,它就告訴我,那多好。

“老闆,這個不開口的先生要賣多少錢一本?”毛岸英滿面笑容,興沖沖地問道。他尋思,七八個銅闆總可以了。

書店的賣書人,伸出大拇指和食指:“不多,大洋8角!”

“8角?”毛岸英吃驚地張大了嘴,充滿希望的笑意吓跑了。8角就是240個銅闆。毛岸英不舍地把字典放回原處,歎了口氣離開了書店。他想着,給“黃大牙”當仆人,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閑錢?

41年衛國戰争爆發,毛岸英持《論持久戰》向老師明志:我要學軍事

這天,毛岸英跑到饅頭店,遞上去6個銅闆——他們兄弟三人的早飯錢。剛剛把三個開花的饅頭接到手裡,毛岸英突然醒悟了似的退回一個,說:“退我兩個銅闆好啦!”從此,他每天都省下兩個銅闆,自己不吃早飯,攢錢請那個不開口的先生。

隔了一個月,毛岸青發現了哥哥的秘密,難過地說:“你不吃早飯不行啊!‘大黃牙’讓你幹那麼多活,你會餓病的啊!”

毛岸英若無其事地笑笑。為了不讓弟弟擔心,他把攢錢買字典的事說了出來。毛岸青知曉後,說道:“好哥哥,我和你一起存錢,把不開口的先生請回來,天底下的難字,我們就都記得了!”

毛岸英是個有恒心的人,凡是認準了的事,他就一定下狠心辦到。他和弟弟勒緊褲腰帶,大約兩三個月沒吃早飯,總算積存了200多個銅闆。他蹦蹦跳跳地跑進書店,從袋子裡倒出所有的銅闆,終于把那個不開口的先生請到了身邊。

有了字典,弟兄三人可高興了。從此,毛岸英一有空就對着報紙查生字,還教岸青、岸龍學文化。

這天,“大黃牙”一大早就喊毛岸英去買菜,發現鋪上一個人都沒有,就高聲叫罵起來。她尋到竈門前,發現毛岸英正摟着兩個弟弟翻看那本心愛的字典。“大黃牙”氣急敗壞,一把奪過來,就往竈門裡丢。毛岸英一下子就火了,沖上去一把奪回字典,捂在胸前,并罵了一句:“‘大黃牙’,你太欺負人了。”

41年衛國戰争爆發,毛岸英持《論持久戰》向老師明志:我要學軍事

“大黃牙”最忌諱别人喊她外号。而這個小孩居然敢當面這樣叫她,不禁大怒,發瘋般地掄起雞毛撣子就打。毛岸英再也忍不住了,第一次攥緊拳頭反抗。

事後,毛岸英領着兩個弟弟頭也不回地沖出燒餅鋪。現下,他們全部的财物就是那本字典,其餘一無所有。

“到哪兒去呢?”毛岸英一時沒了主意。爾後,他們奔波了一天,才找到一個破廟暫避風寒。

後來,好不容易找到一份賣報紙的苦差事,三兄弟每天在大街上,廣場上聲嘶力竭地叫賣。偏偏毛岸龍又病了。那天清晨,刺骨的寒風刮走了毛岸英蓋在弟弟身上的報紙和稻草。毛岸英醒來,摸了摸弟弟的額頭,像火爐一樣燙。

這天,毛岸英和毛岸青早早地外出幹活了,終于攢夠了41個銅闆,這錢正好能給毛岸龍買瓶西藥水。他倆飛奔回廟裡。毛岸英老遠就喊:“岸龍!阿哥買藥水回來啦!”要是以前,隻要聽到喊聲,毛岸龍早就飛奔出廟門了,可是今天沒見毛岸龍的影子。

41年衛國戰争爆發,毛岸英持《論持久戰》向老師明志:我要學軍事

毛岸英急了,跑進廟裡發現毛岸龍不見了身影。就這樣,毛岸龍失蹤了。毛岸英又一次嘗到失去親人的哀傷,他心裡自責:爸爸,媽媽,我沒有盡到做哥哥的責任,岸龍弟弟,我對不起你……

異國求學

當毛岸英他們在上海受苦受難時,遭到嚴重破壞的黨組織并沒有忘記他們。三兄弟賣報時常遇到多給幾個銅闆或多買幾份報紙的人,就是地下黨指派的同志。那天,毛岸龍失蹤,實際上是一位地下黨同志在破廟見毛岸龍病勢危重,就把他抱送到一個農家治病,誰料到那位同志很快被捕并被敵人殺害,毛岸龍的下落便成了謎。

在黨組織的精心安排下,1937年初,幾經輾轉,毛岸英和毛岸青來到了當時革命人民向往的蘇聯,進入了位于莫斯科市郊的莫尼諾國際第二兒童院學習。曆經人間磨難的毛岸英,終于有了一個安定的學習環境,這一年,他15歲。

生活安定了,條件改善了,毛岸英對學習抓得更緊了。

國際兒童院有一個圖書館,裡面珍藏着許多中國、蘇聯和世界各國的曆史文學書籍。這些書就像是磁石一樣,吸引着求知欲特别強烈的毛岸英。

41年衛國戰争爆發,毛岸英持《論持久戰》向老師明志:我要學軍事

圖書管理者由國際兒童院黨支部書記兼任,她叫伊拉芙娜,是個40來歲的熱情婦女。她發現每天放學後,第一個站在圖書館門口的總是毛岸英。

毛岸英鑽進圖書館,就像蜜蜂飛翔在萬花叢中,常常忘記時間。

“謝廖沙,要關門啦。”這是毛岸英在蘇聯的名字。

“唉,一天要是變成48小時就好啦,我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毛岸英揉揉眼睛,站起身來和伊拉芙娜說。

“小夥子,學習了一天,快玩玩去吧!就是一天給你96小時,你也要喊不夠用的!”伊拉芙娜用食指在毛岸英的腦門上輕輕一點,十分親切地說。

一個星期六的晚上,毛岸英又是第一個來到圖書館。他想,今晚沒有其他活動,可以認認真真地研究一番中國通史。為了安靜,他躲到最裡面,一面看書,一面做筆記。

厚厚的一本中國通史終于看完了,毛岸英非常高興地放下書,起身後喊着:“伊拉芙娜老師,今天我看得真過瘾啊!”見沒有人回應,毛岸英這才發現自己被鎖在圖書館裡了。他心想着:可能是我看書太專心,沒聽到老師的喊聲。算了,今天就在圖書館看個通宵吧!

毛岸英從書架上找到了他心愛的書——斯諾著的俄文版《毛澤東自傳》,一直讀到東方泛起魚肚白。

41年衛國戰争爆發,毛岸英持《論持久戰》向老師明志:我要學軍事

幾年的學習,毛岸英感到收獲特别大,他寫了一封長信向爸爸彙報。1941年1月31日,毛主席給毛岸英、毛岸青寄來了熱情的親筆信:

“……你們長進了,很喜歡的。岸英文理通順,字也寫得不壞,有進取的志向,是很好的。唯有一事向你建議,趁着年紀尚輕,多向自然科學學習,少談些政治。政治要談的,但目前以潛心多學習自然科學為宜,社會科學輔之。将來可倒置過來,以社會科學為主,自然科學為輔。總之注意科學,隻有科學是真學問。将來用處無窮。人家恭維你,擡舉你,這有一樣好處,就是鼓勵你上進;但有一樣壞處,就是易長自滿之氣,得意忘形,有不知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危險。你們有你們的前程,或好或壞,決定于你們自己及你們直接的環境,我不想來幹涉你們,我的建議,隻當作建議,由你們自己考慮決定……”
41年衛國戰争爆發,毛岸英持《論持久戰》向老師明志:我要學軍事

毛主席的這封長信,既有長輩為孩子的長進感到喜悅,也有語重心長的建議和規勸。盡管當時還處在艱苦的抗日戰争時期,盡管毛岸英有志于鑽研社會科學,毛主席仍然向毛岸英提出“趁着年紀尚輕,多向自然科學學習”的希望……

參加戰争

在蘇聯生活了幾年,毛岸英對來之不易的安穩生活感到滿足。但是,天不遂人願。1941年6月,蘇聯衛國戰争爆發。當時戰鬥比較吃緊,蘇聯紅軍已全部投入莫斯科、列甯格勒、斯大林格勒的戰鬥。為了防備德國坦克的進攻,兒童院的孩子們被派去挖掘反坦克壕。

那時,氣溫已經降到零下40多度,可以說是“呵氣成冰”。從小生活在溫暖環境的毛岸英第一次遇到這麼冷的天,地下的土層,凍得像石頭一樣。毛岸英的雙手震得發脹、發麻,裂了縫,他從不說苦,用膠布貼上,再挖。

要挖三米深、三米寬的反坦克壕,可是不容易的,每天的定額是一立方米。中國孩子們在團支部書記毛岸英的帶動下,任務完成得比較好,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

41年衛國戰争爆發,毛岸英持《論持久戰》向老師明志:我要學軍事

這天,毛岸英突然對老師說:“老師,我要去學軍事。”他取出一本爸爸寫的《論持久戰》,堅決地說:“現在學軍事最重要。”

“謝廖沙,你中學還沒畢業,下半年才讀9年級呀!”老師不解道。

“戰争開始了,要戰勝敵人就得學習軍事。勝利了再學技術吧!”毛岸英意志堅定地望着老師。

老師深知毛岸英的性格:隻要他下定決心,就一定要達到目的。但為了他的安全和前途,學校不同意他轉學軍事。

……戰争在繼續發展,敵人的罪行愈演愈烈。毛岸英想到了媽媽的死,他再也抑制不住對敵人的仇恨,在地下防空壕裡,用俄文給蘇聯最高統帥部寫信:

最高統帥部:

敬愛的斯大林同志: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國青年,我在您上司下的蘇聯學習了5年。我愛蘇聯就像愛中國一樣。我不能眼看德國法西斯的鐵蹄蹂躏您的國土,我要替千千萬萬被殺害的蘇聯人民報仇。我堅決要求上戰場,請您一定準許我的請求!

革命敬禮

謝廖沙

一九四二年五月于伊萬諾沃

41年衛國戰争爆發,毛岸英持《論持久戰》向老師明志:我要學軍事

圖 | 斯大林

信寄出去了,毛岸英每天翹首盼望斯大林的回信,但總是沒有回音。他焦急了,又寫了第二封、第三封信。然而還是沒有回信。

“唉,斯大林同志太忙了,哪有時間回信啊!”毛岸英歎着氣,自我安慰了一番。但是,他渴望上戰場的願望并未放棄,他在等待新的機會。

5月的一天,50多歲的老紅軍,曼努意爾斯基将軍來視察。

中午休息的時候,毛岸英走進将軍的房間,立正敬禮,聲音洪亮地說:“報告将軍,我已經20歲了,我想進軍事學校,您看怎麼樣?”

将軍看着這個朝氣蓬勃,又很陌生的小夥子說:“你是誰呀?我記性不好,怎麼記不得你的名字啦?”

毛岸英挺神氣地說:“您不記得我,我可認得您呀。我是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我要去當兵,去打德國法西斯。”

曼努意爾斯基将軍忽然笑着說:“你爸爸的仗打得不錯啊,用你們中國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好,我收下你這個中國士兵。”

毛岸英終于如願以償,先在蘇雅士官學校快速班學習。1943年1月又進入莫斯科列甯軍政學校學習。

41年衛國戰争爆發,毛岸英持《論持久戰》向老師明志:我要學軍事

這時候,他已是全副紅軍裝束。穿着草綠色的制服,肩章上鑲着兩顆金光閃閃的紅五星,标明他是中尉軍官。在軍校期間,毛岸英加入了蘇聯共産黨。這時,他才21歲。

1943年,蘇聯紅軍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會戰的決定性勝利,德軍節節敗退。毛岸英和其他的蘇聯青年軍官,列隊走過紅場,接受最高統帥的檢閱,開向白俄羅斯第二戰線。

1945年初,毛岸英在蘇俄戰争結束前夕回到莫斯科。在那裡,他受到了斯大林同志的親切接見,并送給他一支手槍,作為紀念。

戰後,毛岸英又進入莫斯科東方語言學院,學習政治經濟學。不久,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這勝利的喜訊,激動得毛岸英熱血沸騰。他認為自己學的政治經濟學必須到實踐中才能真正學懂,他要在中國革命的實踐中,學習馬克思主義。

“回國去,接受新的戰鬥任務!”毛岸英意志如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