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幼稚園常見的3個“潛規則”:老師不明說,家長心裡有數

作者:叮麻育兒

什麼是“潛規則”?

百科定義,“潛規則”是指看不見、沒有明文規定,沒有約定俗成,沒有局限性,但是又是廣泛認同、實際起作用,人們必須"遵循"的一種規則,它可以彌補明規則的不足。

幼稚園常見的3個“潛規則”:老師不明說,家長心裡有數

隻不過在現在,“潛規則”好像成了貶義詞,往往帶有很多負面色彩。比如孩子上了幼稚園以後,很多家長會擔心老師會不會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會不會帶着有色眼鏡看待孩子……

我家娃第一年上幼稚園的時候,奶奶囑咐我給老師塞個紅包,我說沒必要,咱們家孩子自理能力好,嘴巴甜,長得也不錯,應該不會被老師嫌棄。後來,奶奶不放心就偷偷往孩子的被褥裡塞了個紅包,當天晚上就被老師退了回來。

因為這事,我還被老師說了一頓呢。

生活中,确實有不少不太可愛的老師,對孩子也比較随心所欲;但是大部分老師都很不錯,隻要家長用點心,明白幼稚園的三個“潛規則”,就不用擔心孩子被忽視。

幼稚園常見的3個“潛規則”:老師不明說,家長心裡有數

潛規則1:鍛煉孩子自理能力

要想孩子被老師喜歡,家長一定要鍛煉他們的自理能力。

就拿我兒子幼稚園來說,他在公立幼稚園,班裡3個老師,40-50個學生(小班42,大班56),如果孩子自理能力差,不會自己吃飯,不會大小便,經常尿褲子、拉褲子,老師照顧不過來,很可能會對孩子不耐煩、甩臉色。

對此,建議父母一定要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自己吃飯,幼稚園用的是勺子而不是筷子,父母需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用勺子吃飯;自己大小便,有些孩子年紀小,不會自己大小便,無可厚非,但是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找老師幫忙,而不是憋到尿褲子。

對于年齡小的孩子,父母可以提前準備好衣褲放在幼稚園,一旦拉了尿了,可以及時更換。

幼稚園常見的3個“潛規則”:老師不明說,家長心裡有數

潛規則2:積極配合老師工作

兒子小班班主任是一位和藹的大姐,當初奶奶把3個紅包塞進被褥裡給她(計劃3個老師一人一個),大姐很嚴厲地把我批評了一頓,然後說:與其給老師送紅包,不如配合老師的工作。

當時我就想,家長配合老師工作不是應該的嗎?這有什麼好提的?

後來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會配合老師工作,有些家長甚至還會把老師當作孩子的保姆,有事沒事都去打擾老師。

寒假期間,老師要求家長在群裡每日打卡,記錄孩子的體溫和出行情況,這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不用2分鐘就能完成。可是就是有一部分家長,每天都要在老師的三催四請之下打卡,有的甚至還會在群裡叱責老師:找麻煩。

幼稚園常見的3個“潛規則”:老師不明說,家長心裡有數

遇到這種不配合的家長,老師當時或許會忍耐,但是之後呢?會不會因為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産生偏見?

每個孩子都很可愛,剛入學時,老師對他們一視同仁。但是後面的相處裡,他們往往會受家長的影響,如果家長了解老師,配合工作,不挑事兒,很容易得到老師的偏愛,孩子也會被“愛屋及烏”;如果家長不配合工作,斤斤計較,對老師各種挑事兒,他們往往會被老師嫌棄,孩子也會受到影響。

為了孩子,父母一定要了解老師,配合工作。

潛規則3:不要手機“轟炸”老師

你有沒有發資訊或者打電話“轟炸”老師?

兒子班裡有個比較奇葩的家長,總喜歡晚上找老師詢問孩子當天的事情,比如孩子吃飯怎麼樣?午睡怎麼樣?上課認不認真?

幼稚園常見的3個“潛規則”:老師不明說,家長心裡有數

有一次可能老師在忙,沒有回他資訊,竟然在班級群裡“轟炸”老師,說老師沒有責任心,對孩子不負責任,對家長不尊重……

網上搜一搜,這種類型的家長真不少,一個月千八百的托管費,就把老師當成24小時不停歇的保姆,一點自由的時間都不給,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幼稚園老師的工作雖然服務性質居多,但是它也隻是一份收入不高的工作,再忙也要給老師自由的時間,家長有問題可以放學接孩子的時候問,也可以跟老師約定時間,簡單地打電話聊一聊,而不是不管時間地點,随時電話“轟炸”,不回複還要被叱責。

合适的時間做合适的事情!這不僅是孩子需要明白的問題,也是諸位家長需要做到的事情,否則隻會讓老師心生排斥,影響孩子在幼稚園的生活。

幼稚園常見的3個“潛規則”:老師不明說,家長心裡有數

綜上就是幼稚園常見的3個“潛規則”:老師不明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