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 盧亮 1月19日,胡潤研究院釋出《2021胡潤中國500強》出爐。粵港澳大灣區共117家企業進入500強,占全國23%。長三角地區共177家企業進入500強,占全國35%。值得留意的是,按照胡潤的說法,“我們的500強系列榜單不包含國有企業。”
大灣區多座城市各有千秋。深圳以45家的數量領跑大灣區,在全國保持第三,落後上海(69家)、北京(68家)。此外,上榜企業中,香港30家,廣州16家,東莞8家,佛山5家,珠海4家。
全國TOP10中,粵港澳大灣區占據3席
在全國TOP10的名單中,粵港澳大灣區占據3席,都在深圳,分别是騰訊、華為和中國平安。梳理這十強企業,去年騰訊仍以3.9萬億元蟬聯中國價值最高的非國有企業,台積電以3.7萬億元價值排名第二,阿裡巴巴價值跌去一半至2.5萬億元,排名下降一位至第三。 位元組跳動、甯德時代分列四、五位。
最大赢家與最大輸家,有時候也隻是一紙之隔,因為巨無霸們也有難言之痛。記者發現,從價值下降的數額來看,過去一年下降最多的是阿裡巴巴、騰訊和平安保險。其中,騰訊減少了10800億元,中國平安減少了5890億元。
按照胡潤榜單,中國平安是大灣區入榜企業中價值變化最大的企業之一,跌幅達40%。同時,美的下跌22%,格力下跌39%。不過,作為新能源的受益者,比亞迪價值增長3600億元,增幅80%。
南都記者梳理看到,從行業分布看,醫療健康仍然是500強企業最多的行業,能源行業快速上升,成為500強企業數量第二多的行業,化工行業緊随其後。從總價值占比來看,傳媒和娛樂、零售、醫療健康和半導體行業的總價值占全榜單的比例最高。
上榜企業勞動密集型特征依然較為明顯
幾家歡喜幾家愁。180家上一年榜單上的企業在今年落榜,大灣區中包括中國恒大、金地集團等。
按照胡潤百富的統計,“胡潤中國500強”的年營收達24萬億,相當于中國一年GDP的五分之一;雇用了1100萬名員工;平均每家企業2.2萬名員工。今年上榜門檻達到320億,比去年提高39%。
但是,南都記者注意到,粵港澳大灣區的勞動密集型特征依然較為明顯。按照該榜單,在員工最多的500強企業中,大灣區占據了TOP10中的七席,包括中國平安、比亞迪、華為、碧桂園服務、長和、立訊精密、美的集團等。中國平安的員工數量達到36萬,為大灣區最多。
而對于該榜單的統計方式,胡潤方面解釋,上市公司市值按照2021年11月19日的收盤價計算,非上市公司估值參考同行業上市公司或根據最新一輪融資情況進行估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