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學精準防疫微鏡頭|“不整花架子,最笨的辦法最有效!——湯陰縣一個普通村莊的抗疫實錄

作者:大河網

□河南日報記者 謝建曉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楊之甜 本報通訊員 王慧敏

“吃過飯大家抓緊去休息,能眯會兒就眯會兒,等待今天第二輪采集……”1月18日中午,擱下飯碗,郭曉波喝了口早已涼透的水,潤了潤嗓子,就開始張羅給從業人員安排休息的地方。

郭曉波今年42歲,是安陽市湯陰縣城關鎮楊孔村黨支部書記。安陽此輪疫情來得又急又猛,湯陰縣是疫情中心,而楊孔村距離前幾天被列為封控區的段莊村不到兩公裡。從1月17日開始,按照上級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湯陰縣開始進行兩天三次核酸檢測采樣,這給當地村莊帶來新的考驗。

“不管啥形式檢測,俺村都不怵,這個時候,就不能整花架子,就得這樣反複篩查,往往最笨的辦法才最有效!”郭曉波在電話裡對記者說。

而事實上,從安陽市發現首個确診病例之後,郭曉波他們就開始采取一系列“笨”而有效的管控措施。

封村“硬”隔離。1月8日,該村兩名湯陰育才學校學生被集中隔離。村“兩委”得知後,第一時間對全村進行閉環管理,并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村“兩委”一班人和12名黨員、20餘名志願者提着行李,吃住在村委會。全村村民足不出戶。“按照村裡原有的4個網格劃分工作,4名村幹部分别負責一個網格,每個網格内由1名黨員聯系10戶村民,負責搞好服務工作。”郭曉波介紹,通過層層包聯,發揮“網格化”作用,提升管理的精細化程度。

人人扛責任。“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是全民戰争,每個人都不能當旁觀者,都得發揮作用!”郭曉波是一名榮民,他把疫情防控當作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他根據村幹部和志願者特長進行分工,成立了醫療服務、秩序維護、場外封閉、流動掃碼、後勤保障、消毒清掃6個工作小組,確定全員核酸檢測、生活物資配送等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就是在家隔離的群衆,也是戰場上的一員,必須守好責任田。”他說。

宣傳進門戶。為了更好地傳達上級防疫安排部署,解除群衆心中疑慮,楊孔村在利用大喇叭、微信群、緻廣大居民的一封信等方式廣泛宣傳疫情防控政策和防控知識的同時,還制作了溫馨提示卡塞到每家每戶門縫,上面注明了防控區域級别、防控措施和要求、解除标準等内容,讓群衆安安心心、明明白白居家隔離。

辦法雖“笨”,效果卻立竿見影。村民們從個别人不了解到抗疫熱情高漲,大家紛紛報名争當志願者。

楊孔村共有245戶795人,1月18日要做兩輪核酸檢測,8時40分,村裡開始進行當天首輪檢測,30名醫護人員和10名領路員、10名資訊采集員,分成10組按照村裡的網格圖分頭到4個網格進行入戶單采。每個成員各司其職、分工負責,確定不漏一戶、不漏一人。11時許,全村此輪核酸檢測工作就順利結束了。

“現在湯陰防控形勢仍然嚴峻,大家心裡緊張嗎?”記者問郭曉波。

“剛開始确實緊張,但現在村裡所有通道都封控得很嚴,我們把人員控制好,把工作做到位,把自我保護好,就不擔心了。”郭曉波笑着說,隻要幹群一心,不折不扣落實好市、縣兩級制定的各項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工作自然就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