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5年一吉林兄妹訪朝,竟發現:已自殺48年的父親是北韓的大英雄

作者:曆史觀鑒詞
1985年一吉林兄妹訪朝,竟發現:已自殺48年的父親是北韓的大英雄

(平壤錦繡山議事堂)

1985年,在北韓最進階别的場所——平壤錦繡山議事堂中,金日成竟然在與兩個小輩把酒言歡。

要知道,金日成極少在公衆面前喝酒!席間,金日成還會細細地追憶自己在中國東北境内帶領北韓革命軍奮戰的往事,情到深處,總是會提及“張蔚華”這個名字,甚至會潸然淚下。

這兩個小輩是誰?竟然能和金日成一起喝酒?讓金日成潸然淚下的張蔚華又是誰呢?

風雪夜張蔚華離家出走,隻身赴吉林尋找金日成

提起張蔚華這個名字,國人大概會倍感茫然,感覺十分陌生,但是,張蔚華這個名字在北韓可謂是家喻戶曉。北韓民間甚至流傳着“不知道張蔚華,便不是北韓人”的說法。

1985年一吉林兄妹訪朝,竟發現:已自殺48年的父親是北韓的大英雄

(金日成)

原來,在上世紀的二十年代,北韓上司人金日成曾到大陸的東北地區求學,與當時的同窗張蔚華結為摯友。

張蔚華原名張亞青,是東北吉林省一名富商的孩子,在張蔚華七歲那年,8歲的金日成跟随家人,避難于東北。

當時,東北大地天寒地凍,金日成跟随着父親在吉林省臨江市落腳,并在臨江繼續自己的學業。

三年後,北韓國内的局勢漸漸穩定,金日成便是回到了故土,令他沒想到的是,1925年,日本人再度入犯北韓,萬般無奈之下,金日成再度踏上了逃亡之路。

這一次,金日成在東北的撫松求學,還與張蔚華結為同窗摯友,并将這份深厚的情誼延續了整整一生。

其實,金日成和張蔚華相識相知的深厚友誼,在一開始是由他們的父輩所結下的。

金日成的父親名叫金亨稷,是一位享譽北韓的鄉村醫生,金亨稷素來對中國文化十分仰慕,在數年的學習下,竟在書法上有了很高的造詣。

1985年一吉林兄妹訪朝,竟發現:已自殺48年的父親是北韓的大英雄

(金亨稷)

金亨稷在逃亡至撫松之後,由于他被當局認定為“北韓流亡者“,是以撫松縣府拒絕金亨稷一家人在此處落腳安家。

在金亨稷為落戶一事焦頭爛額之時,張蔚華的父親張萬程給金亨稷帶去了希望。

當時,張萬華飽受傷寒病的折磨,張家上下尋遍各方名醫也無濟于事,張萬華的身體每況愈下,情況緊急。

善良淳樸的金亨稷聽說了這件事之後,主動前往張家為張萬程視診,由于北韓一直都是極寒的天氣,是以金亨稷平日裡都會調幾味驅寒去凍的中藥帶在身邊。

金亨稷将自己草藥的配方交給了張萬程,叮囑他派人取藥,按時服用,幾天過後,原本奄奄一息的張萬程竟是轉危為安。

病愈之後,張萬程對金亨稷感激不已,再加上兩人都十分喜愛中國字畫,是以沒過多久便結為莫逆。

在了解到金亨稷一家人已經連續一年沒能在撫松落戶的問題之後,張萬程聯系當地的豪紳,主動出面遊說縣府,最終使得金亨稷一家人能夠在撫松有一個自己的家。

經曆了這件事之後,金日成和張蔚華兩人的情誼也不斷發展,成為了知心的好朋友。

1985年一吉林兄妹訪朝,竟發現:已自殺48年的父親是北韓的大英雄

(張蔚華的雕像)

後來,年僅15歲的金日成離開撫松市,趕赴吉林市繼續自己的中學學業。

此時的金日成雖然年紀不大,但可謂是“英雄出少年”,他聯絡吉林省當地的學生,一起組織了最初的革命組織。

他還參加了“打倒帝國主義同盟會”,在進步新思想的道路上不斷前進,為了早日回到北韓,金日成還成立了“北韓共産主義青年同盟”,旨在将那些有志之士聯合起來,一同抗擊日本帝國主義。

這時的金日成已經和中國共産黨在東北的地下組織有所聯系,接受了來自中國共産黨的進步思想。

在中國共産黨的引領下,金日成的組織活動愈發的有章法,他借助學校,秘密發展各類進步愛國人士參與到革命的鬥争中去。

1928年冬的一天,金日成正在教室裡聽課。突然,一個老校工推門而入,告訴他說:“有一個從長白山跋涉而來的年輕人在等你,你倆的年紀差不多大。”

得到消息的金日成心裡一驚,對來人的身份百般猜測卻是毫無頭緒,連忙之後不禁一驚——來人竟然是張蔚華!

于是,分别已久的兩人緊緊相擁,淚水皆是奪眶而出。

1985年一吉林兄妹訪朝,竟發現:已自殺48年的父親是北韓的大英雄

(張蔚華堅決地投身革命)

原來,自從金日成離開撫松去往吉林市求學之後,張蔚華在家裡便像是丢了魂兒一樣,天天茶飯不思,學業也日漸荒廢。

雖然張萬程屢次催促張蔚華去往沈陽求學,但是張蔚華的心裡隻想着金日成,他每晚輾轉反側,牢記着金日成所說的“尋找共産黨”的話。

于是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張蔚華偷偷從家裡跑出來,連夜趕往金日成所在的吉林市。

見到金日成後,張蔚華還掏出了一把手槍。原來,在逃跑的當晚,張蔚華偷出了父親的護身手槍。

之後,張蔚華鄭重地把手槍放在金日成的手中,說道:“看,這就是我要獻身革命的決心,這就是我的選擇!”

金日成聽完張蔚華所說的話,感動之餘又頗為擔心,他深知張萬程對張蔚華的愛,如果張蔚華跟随自己有了什麼三長兩短,自己如何向父親的至交交代呢?

而且,金日成覺得此時張家上下肯定都在着急地尋找張蔚華的下落,于是他便想勸說張蔚華回到撫松,其他事情以後再議。

但是态度堅決的張蔚華一口回絕了金日成,表示:“開弓沒有回頭箭,革命必有我這一份子!”

1985年一吉林兄妹訪朝,竟發現:已自殺48年的父親是北韓的大英雄

(日本關東軍)

看到張蔚華并非頭腦發熱,金日成深受感動,于是把張蔚華安排在了榆樹屯。一來那裡相比吉林市更為安全,二來可以用教書先生的身份加以掩護,更友善張蔚華開展地下工作。

次年,金日成即将畢業,計劃去山裡組織武裝力量繼續革命,而張蔚華的哥哥也終于從撫松尋到了吉林市,張蔚華一時間難以抉擇。

當時,金日成勸說張蔚華先回到撫松完成學業,告訴他說用知識的力量才能更好地開展革命。

同時,兩人約定好等張蔚華畢業後,繼續在吉林市一起進行革命鬥争。

而在金日成的極力勸說下,張蔚華戀戀不舍地離開了自己革命的奮鬥之地。

離别之時,金日成正式将張蔚華發展成了一名“共青同盟”的成員,鼓勵張蔚華不忘革命,繼續堅持地下鬥争。

危難時刻巧遇張蔚華,金日成虎口脫險

翌年,金日成重返吉林市,令他沒想到是,在他最危難的時刻竟然與張蔚華重逢,并在張蔚華的幫助下逃出生天。

原來,自從完成中學學業之後,金日成便離開了吉林市,在城市周邊的鄉鎮上組織武裝活動,暗中抗日。

當年6月份,金日成發動武裝暴動,但是在關東軍的血腥鎮壓下失敗了,而作為暴動首領的金日成自然難逃追捕,最終被捕下獄。

半年之後,獲釋的金日成開拓新思路,前往吉林市偏僻的孤榆樹村組織抗日力量,但是由于關東地區暴動頻繁,是以東北軍閥加強了對火車站等地的審查工作,整個吉林地區陷入了嚴密的封鎖之中。

1985年一吉林兄妹訪朝,竟發現:已自殺48年的父親是北韓的大英雄

(東北軍)

秘密來到吉林的金日成自感大事不妙,他原本是想擴大組織的規模,為革命鬥争積蓄力量,但是吉林市壓抑的氣氛讓金日成難以展開有效的行動。

萬般無奈之下,金日成決定離開吉林市,前往敦化山區再從長計議。

但是,那時的吉林易進難出,城門口、鐵路沿線都布滿了哨兵,大量的軍警特務在大街上巡邏。

而東北軍也接到指令,瘋狂地抓捕中國共産黨人,而且北韓革命者也是他們的重要目标。

為了讓金日成順利離開吉林,幾位投身革命的女同志打扮得貴氣十足,試圖以緊密包圍的方法護送金日成進站。

但是,等到他們到了吉林火車站才發現,大量的軍警正在對旅客的行李一件件地進行檢查,攜帶着機密檔案的金日成自然是不能上車的!

在輾轉了十多公裡之後,金日成在吉林旁邊的一個小站上了車。

雖然金日成得以順利地登上了火車,但是火車上依然有着大量的日軍特務,他們在對旅客一個接一個地進行着搜查。

金日成倍感絕望,隻覺得“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是以一旦他身上的檔案被搜出來,那他很可能會被關進戒備森嚴的大連監獄,餘生恐怕都難再見天日了。

1985年一吉林兄妹訪朝,竟發現:已自殺48年的父親是北韓的大英雄

(駐守吉林的日本關東軍)

而在這進退維谷的危難時刻,金日成竟然在火車上遇到了張蔚華!

原來自從吉林一别,張蔚華便放心不下金日成,一直在密切關注吉林地區武裝鬥争的消息。

在金日成被捕之後,張蔚華焦急萬分,屢次想要前去吉林營救,但是礙于日軍的高壓政策而未能成行。

在金日成出獄之後,張蔚華聽聞他在吉林一帶活動,便是再次瞞着自己的父親,隻身一人奔赴吉林。

然而,等張蔚華到了吉林之後才發現,吉林全境都彌漫着白色恐怖,他盡管多次托人打探金日成的下落,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是不敢詳談。

一頭霧水的張蔚華在吉林盤桓了數日,卻始終得不到金日成的消息。無奈之下,他決定先去沈陽求學,再細作打算。

然而命運卻是如此的巧合,兩個人竟然在駛出吉林的火車上相逢了。

張蔚華知道金日成此時的處境堪憂,于是一把把他拉進了自己的一等包廂裡,等到四下無人,張蔚華才向金日成說道:“我此行便是專程來吉林尋你的,可是沒想到吉林竟是這般危險,我認識的北韓人也是下落不明,隻好想先去沈陽,再做打算。”

金日成看着模樣幾乎沒有任何變化的張蔚華,長舒了一口氣,他沒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在最危難的時刻遇到自己的摯友!

1985年一吉林兄妹訪朝,竟發現:已自殺48年的父親是北韓的大英雄

(白色恐怖時期的中國)

這時候,軍警的搜查已經愈發地嚴格,列車上所有的車門都被牢牢地鎖了起來,許多乘客都被押到角落裡進行盤問。

但是,由于一等車廂的旅客非富即貴,是以軍警特務們并不敢多加為難,所謂的搜查也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就這樣,金日成幸運地躲過了一劫。

可火車到了海龍車站之後,突然有大量的軍警聚集在車站大門外,許多壓低帽檐的日本特務守在檢票口。

張蔚華一時間也感覺十分緊張,局勢瞬間變得難以掌控。

就在這緊急的時刻,張蔚華的父親張萬程恰好經過海龍,打算去營口出售人參等名貴的藥材,途中聽聞自己的兒子也要到海龍,便事先雇傭了一輛金碧輝煌的豪華馬車,還派出了幾個保镖随行護衛。

日本人被張萬程的氣場所震懾,并沒有敢去為難張蔚華和随行的金日成,讓他們毫發無損地走出了車站。

在海龍休養了數日之後,張蔚華極力勸說自己的父親幫助金日成,最終,張萬程親自出面,雇傭了一輛豪華的玻璃馬車,将金日成送往了敦化林區。

再度相逢密會馬鞍山,密林一别竟成永别

金日成和張蔚華再度相逢,已經是1937年的盛夏。當時,金日成正帶領着自己的革命武裝力量在滿洲國開展遊擊戰,他把自己的這支武裝力量命名為北韓人民革命軍。

1985年一吉林兄妹訪朝,竟發現:已自殺48年的父親是北韓的大英雄

(北韓人民革命軍)

他帶領着部隊轉戰臨江、長春、延吉、哈爾濱等地,已經成長為了奮戰沙場的革命軍司令。

時年七月份,北韓人民革命軍的處境愈發地艱難,但是金日成依然帶領着部隊在吉林山區和日本關東軍作戰,在敵衆我寡的危急局面下,金日成帶領大部隊退守撫松的馬鞍山區。

但是,東北山區的條件十分惡劣。夏天大雨瓢潑,蚊蟲密布;冬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大部分戰士甚至連過冬的棉衣都沒有,怎麼去抵禦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溫呢?

除此之外,日寇實行經濟封鎖,為了切斷反日組織的物資供給,實行了“并大屯”政策。他們把散居的百姓聚集在一起,凡是有人外出,一把鹽、一塊棉也不能帶出去。

在這種情況下,金日成的部隊補給漸漸不足,糧食和彈藥都陷入了緊缺的狀态。

為了保持戰士們的戰鬥力,金日成打算派人秘密進城,向與自己分别多年的好友張蔚華求助。

但是,金日成的想法遭到了司令部的強烈反對。大家認為張蔚華是富家子弟,并不是一名正式的共産黨員,此舉很有可能會暴露革命軍的駐地。

1985年一吉林兄妹訪朝,竟發現:已自殺48年的父親是北韓的大英雄

可是金日成卻将大家的反對意見一一壓下,因為他心裡十分肯定,張蔚華是絕不會出賣他的。之後,他派人下山尋找張蔚華。

其實,此時的張蔚華早已不再是文弱書生,他已經娶妻生子。明面上在府城經營着一家照相館,但實際上心向革命的他早已成為了一名地下黨員。

是以,在收到了金日成的求助資訊後,張蔚華二話不說,當即清點家當,籌集了大量的錢财和物資。

物資籌集妥當後,兩人約定在廟嶺見面。見面那一天,張蔚華早早地就在等着自己多年未見的摯友,見面後的兩人默默無言,相擁而泣。

張蔚華看着金日成,怪他這麼多年都沒有音訊,讓自己十分的擔心,金日成則是把自己這幾年來的戰鬥經曆将給張蔚華聽。

聽罷,張蔚華淚水盈眶,不禁動情地說道:“你們過的日子太悲慘了,一想到你們的經曆如此艱苦,我就忍不住想要流淚,我身為革命者,卻沒能和你們在一起奮戰,我的心裡十分的慚愧!”

這一次見面,兩個人足足聊了三個多小時,直到夕陽西斜才依依惜别,在談話即将結束的時候,張蔚華突然追問起金日成家人的情況。

金日成無不歎息地說道:雙親相繼病逝,自己的親弟弟也在一次戰鬥中不幸犧牲。張蔚華聽罷,再度淚如泉湧。

1985年一吉林兄妹訪朝,竟發現:已自殺48年的父親是北韓的大英雄

(撫松縣)

自此之後,張蔚華以開辦的雜貨鋪、照相館等場所作為掩護,多次秘密地給駐紮在馬鞍山的金日成部隊提供糧食等軍需物資。

除此之外,張蔚華還拿出了3000元錢購買了藥品及其他生活用品等,不顧個人安危親自帶人把這些物資送到了馬鞍山上,幫助北韓人民革命軍挺過寒冬。

大概半個月後,金日成和張蔚華又進行了一次長時間的見面,但兩人都沒想到的是,這一次見面,竟然是兩人的最後一面。

當時,金日成将見面的地點選在了司令部的外圍,那裡有着許多天然形成的大溫泉,兩人就在溫泉裡一起泡了七天,期間更是敞開心胸,無所不談。

臨别之時,張蔚華申請加入北韓革命軍。但是金日成卻回絕了這一請求,他扶着張蔚華耐心地說道:“你是撫松地下組織的負責人,有你在後方對我們進行支援,比我們在戰場上殺日軍的作用要大得多!”

張蔚華見自己的願望不能達成,就把自己身邊的3名組織骨幹推薦給了金日成,當那3名青年穿着軍裝站在張蔚華面前時,他雖然羨慕,但他知道自己肩上的任務也很重……

張蔚華舍命服毒保護金日成

當年的深秋,關東軍圍剿北韓革命軍的行動不斷加碼,而金日成也已經數月沒有見過張蔚華了。

由于擔心張蔚華的安危,金日成派出交通員前去打探情報,可奇怪的是,交通員發現張蔚華的照相館和雜貨鋪都沒有營業,而張蔚華的行蹤也成了迷。

1985年一吉林兄妹訪朝,竟發現:已自殺48年的父親是北韓的大英雄

(張蔚華嘗盡酷刑)

得到這個消息後,心急如焚的金日成一連數天都沒有睡一個好覺。直到七天後,交通員帶來了一個讓金日成悲痛欲絕的消息:張蔚華被捕下獄!

而出賣張蔚華的叛徒正是鄭學海,這個人早年曾和金日成一起求學,後來成為了地下組織的積極分子。

然而,鄭學海貪圖錢财,禁不住敵人的誘惑而背叛組織。張蔚華當時對此一無所知,天性善良的他對身邊的同志都十分的信任。

有一天,鄭學海設計向張蔚華詢問:“好久不見金日成的隊伍了,最近好不容易有些消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見到?”

張蔚華并不知道鄭學海的陰謀詭計,脫口而出:“不日之前,我還曾與金司令叙舊!”

鄭學海迅速地把這一情報洩露給了日本關東軍,當晚深夜,數百名日本憲兵裡三層外三層地包圍了張家。

被捕入獄的張蔚華受盡了非人的折磨,但是他始終沒有向日軍洩露任何關于金日成行蹤的消息,硬是咬緊牙關扛過了一道道酷刑。

可張蔚華畢竟是地下從業人員,不似軍人那般身體強健,是以幾天的酷刑之後,他就暈倒在了獄中,一時間生命垂危。

得知兒子在監獄内遭受了酷刑,張蔚華的父親張萬程四處打點,散盡家财,最後才通過“保外就醫”的名義把張蔚華接回家裡。

但是,日軍心思歹毒,張蔚華雖被接回了家,但張家大院的四周都是日軍和日僞軍假扮的路人,他們其實是故意放張蔚華出獄,以便借機引出金日成來。

1985年一吉林兄妹訪朝,竟發現:已自殺48年的父親是北韓的大英雄

(日僞軍)

得知兄弟被捕入獄受盡酷刑,金日成心急如焚,可苦苦思索也想不出兩全其美的辦法。

正當他不顧一切準備強行攻進縣城就自己的兄弟時,一個令他五雷轟頂的消息從山下傳來——張蔚華自殺了!

驚聞噩耗的金日成幾乎肝膽俱裂,痛不欲生。幾天之後,張蔚華的父親秘密将其子的絕筆遺書送到了金日成的面前,看到這封簡短的遺書,金日成再度淚如雨下:

成柱(金日成小名):敵人正派特務秘密偵察北韓人民革命軍司令部所在地。請速遷司令部要緊!張蔚華絕筆。

其實,張蔚華出獄之後便知道自己是兇多吉少,日軍放自己出來就是為了引出金日成。

即使金日成不來,日軍也會再次把他下獄,他怕自己難以繼續經受酷刑而吐露金日成的消息,而為了徹底斷絕日軍從他口中擷取金日成消息的念頭,張蔚華決定以死相抗衡。

于是當年的十月初二,張蔚華在寫下自己的絕筆遺書後,對着妻子痛心地說道:“恨隻恨我當初沒能手握槍杆和金日成将軍一起抗日到底!”

一語終了,張蔚華毅然走進了照相館中,将劇毒含汞的顯影劑一飲而盡,壯烈犧牲!而此時,張蔚華膝下還有兩個孩子,兒子張金泉年僅4歲,女兒張金祿才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

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後,金日成痛哭流涕。他對張蔚華充滿了愧疚,而這種愧疚中更是飽含了對日軍的恨。

但他知道,昔日的好兄弟已經犧牲,自己隻有秉承他的遺志,堅持抗日才是對張蔚華最好的告慰……

後來,随着戰争形勢的發展,日本無條件投降,而北韓也獲得了解放,在金日成的帶領下,成立了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金日成念念不忘昔日之恩,張蔚華名揚北韓家喻戶曉

在北韓建國之後,金日成日理萬機,政務操勞,但是他依然沒有忘記那個犧牲自己來保衛北韓革命軍的摯友張蔚華。

1985年一吉林兄妹訪朝,竟發現:已自殺48年的父親是北韓的大英雄

1959年,金日成派遣黨中央委員樸永存帶隊前往中國東北考察通路。

臨行前,金日成特意叮囑樸永存道:“當年我們在撫松的時候,你還記得嗎?照相館的主人張蔚華給我們送槍送藥送糧食!

他已經犧牲20多年了,但我不曾慰問過他的家人。你到了撫松,務必去看望他的妻子和孩子,傳達我的問候!”

言罷,金日成眼中飽含熱淚。

金日成又說:“張蔚華是中國人,但他無異于北韓人,無異于北韓革命家。他的業績不僅應寫在中國共産主義運動史冊上,而且大陸的抗日革命史上,他也應占有光輝的一頁!”

而在撫松政府的幫助下,領命出發的樸永存很快找到了張蔚華後人的下落。

當樸永存一行人出現在張家時,張蔚華的妻子忍不住痛哭流涕:“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沒想到金将軍還記得我那丈夫。”

待得情緒稍稍穩定之後,張蔚華的妻子取出了一張照片,正是張蔚華和金日成胞弟的合照。

她委托樸永存将這張照片轉交給金日成,也算是當作回敬之禮。

見到照片的金日成悲痛不已,當即訓示要将張蔚華的照片陳列在民族解放戰争博物館中,讓他接受北韓人的敬意。

1985年一吉林兄妹訪朝,竟發現:已自殺48年的父親是北韓的大英雄

(北韓民族解放戰争博物館)

金日成的指令很快地傳遍北韓全國,北韓各級政府都大力地宣揚張蔚華烈士,使得他成了全北韓家喻戶曉的知名人物。

時間一晃,又是二十多年,一列進階專列從北韓出發,經過中國東北境内,開赴蘇聯,金日成正在這列火車上,開始他的訪歐之旅。

之是以要經過中國東北,是金日成的個人意願——他想重新看一眼自己奮戰過的土地。

在經過吉林時,金日成突然動情地說道:“撫松離這裡隻有幾百裡地,那裡有張蔚華的遺屬,給他們送一點禮物作個紀念為好!”

此時,張蔚華的妻子已經去世,收到禮物的是張蔚華的長子張金泉,他向金日成緻函緻謝。

收到來信的金日成萌發了見一見張蔚華後人的意願。

翌年,金日成的願望實作了——在平壤錦繡山議事堂裡,金日成見到了張蔚華的一雙兒女!

“歡迎你們!”金日成竟然破例說了一句中國話,而且金日成張開雙臂,緊緊地擁抱了張金泉兄妹兩人。

“我們都是一家人,用不着什麼祝酒詞了。來,為了大家的健康,為了中朝友誼,幹杯!”

這一天,金日成還破例喝了很多酒。

在北韓的幾天通路中,張金泉兄妹驚訝地發現,張蔚華在北韓境内竟然是人人皆知的革命英雄!

半個月後,金日成再度設宴,送别将要回國的張氏兄妹,這是外賓幾乎體會不到的禮遇!

結語:

1985年一吉林兄妹訪朝,竟發現:已自殺48年的父親是北韓的大英雄

(張蔚華紀念碑)

在自己的回憶錄中,金日成追憶道:“隻有生者不忘死者,他們的友情才是鞏固的、真摯的和永恒的。我認為,常常回憶已故的人,廣泛宣傳他們的業績,細心照顧他們的後代,忠實地繼承他們的遺志,是活着的人對前一代人、對先烈,對已故革命同志應盡的情義。如果沒有這種道義,就不會有曆史和傳統的真正繼承。”

而金日成與張蔚華的生死之交,将永遠銘刻在象征中朝友誼的豐碑之上!

參考資料:

《論張蔚華對東北抗日聯軍的貢獻》 蔣澤楓 通化師範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

《緬懷張蔚華,弘揚東北抗聯國際主義精神》 賀飛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曆史所

《從金日成與張蔚華的世紀友情看中朝文化交流的特點》 劉彥臣 通化師範學院長白山文化研究院

《金日成情牽中國戰友遺屬》 呂明輝 上司文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