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5年一吉林兄妹访朝,竟发现:已自杀48年的父亲是朝鲜的大英雄

作者:历史观鉴词
1985年一吉林兄妹访朝,竟发现:已自杀48年的父亲是朝鲜的大英雄

(平壤锦绣山议事堂)

1985年,在朝鲜最高级别的场所——平壤锦绣山议事堂中,金日成竟然在与两个小辈把酒言欢。

要知道,金日成极少在公众面前喝酒!席间,金日成还会细细地追忆自己在中国东北境内带领朝鲜革命军奋战的往事,情到深处,总是会提及“张蔚华”这个名字,甚至会潸然泪下。

这两个小辈是谁?竟然能和金日成一起喝酒?让金日成潸然泪下的张蔚华又是谁呢?

风雪夜张蔚华离家出走,只身赴吉林寻找金日成

提起张蔚华这个名字,国人大概会倍感茫然,感觉十分陌生,但是,张蔚华这个名字在朝鲜可谓是家喻户晓。朝鲜民间甚至流传着“不知道张蔚华,便不是朝鲜人”的说法。

1985年一吉林兄妹访朝,竟发现:已自杀48年的父亲是朝鲜的大英雄

(金日成)

原来,在上世纪的二十年代,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曾到大陆的东北地区求学,与当时的同窗张蔚华结为挚友。

张蔚华原名张亚青,是东北吉林省一名富商的孩子,在张蔚华七岁那年,8岁的金日成跟随家人,避难于东北。

当时,东北大地天寒地冻,金日成跟随着父亲在吉林省临江市落脚,并在临江继续自己的学业。

三年后,朝鲜国内的局势渐渐稳定,金日成便是回到了故土,令他没想到的是,1925年,日本人再度入犯朝鲜,万般无奈之下,金日成再度踏上了逃亡之路。

这一次,金日成在东北的抚松求学,还与张蔚华结为同窗挚友,并将这份深厚的情谊延续了整整一生。

其实,金日成和张蔚华相识相知的深厚友谊,在一开始是由他们的父辈所结下的。

金日成的父亲名叫金亨稷,是一位享誉朝鲜的乡村医生,金亨稷素来对中国文化十分仰慕,在数年的学习下,竟在书法上有了很高的造诣。

1985年一吉林兄妹访朝,竟发现:已自杀48年的父亲是朝鲜的大英雄

(金亨稷)

金亨稷在逃亡至抚松之后,由于他被当局认定为“朝鲜流亡者“,所以抚松县府拒绝金亨稷一家人在此处落脚安家。

在金亨稷为落户一事焦头烂额之时,张蔚华的父亲张万程给金亨稷带去了希望。

当时,张万华饱受伤寒病的折磨,张家上下寻遍各方名医也无济于事,张万华的身体每况愈下,情况紧急。

善良淳朴的金亨稷听说了这件事之后,主动前往张家为张万程视诊,由于朝鲜一直都是极寒的天气,所以金亨稷平日里都会调几味驱寒去冻的中药带在身边。

金亨稷将自己草药的配方交给了张万程,叮嘱他派人取药,按时服用,几天过后,原本奄奄一息的张万程竟是转危为安。

病愈之后,张万程对金亨稷感激不已,再加上两人都十分喜爱中国字画,所以没过多久便结为莫逆。

在了解到金亨稷一家人已经连续一年没能在抚松落户的问题之后,张万程联系当地的豪绅,主动出面游说县府,最终使得金亨稷一家人能够在抚松有一个自己的家。

经历了这件事之后,金日成和张蔚华两人的情谊也不断发展,成为了知心的好朋友。

1985年一吉林兄妹访朝,竟发现:已自杀48年的父亲是朝鲜的大英雄

(张蔚华的雕像)

后来,年仅15岁的金日成离开抚松市,赶赴吉林市继续自己的中学学业。

此时的金日成虽然年纪不大,但可谓是“英雄出少年”,他联络吉林省当地的学生,一起组织了最初的革命组织。

他还参加了“打倒帝国主义同盟会”,在进步新思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了早日回到朝鲜,金日成还成立了“朝鲜共产主义青年同盟”,旨在将那些有志之士联合起来,一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

这时的金日成已经和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地下组织有所联系,接受了来自中国共产党的进步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金日成的组织活动愈发的有章法,他借助学校,秘密发展各类进步爱国人士参与到革命的斗争中去。

1928年冬的一天,金日成正在教室里听课。突然,一个老校工推门而入,告诉他说:“有一个从长白山跋涉而来的年轻人在等你,你俩的年纪差不多大。”

得到消息的金日成心里一惊,对来人的身份百般猜测却是毫无头绪,连忙之后不禁一惊——来人竟然是张蔚华!

于是,分别已久的两人紧紧相拥,泪水皆是夺眶而出。

1985年一吉林兄妹访朝,竟发现:已自杀48年的父亲是朝鲜的大英雄

(张蔚华坚决地投身革命)

原来,自从金日成离开抚松去往吉林市求学之后,张蔚华在家里便像是丢了魂儿一样,天天茶饭不思,学业也日渐荒废。

虽然张万程屡次催促张蔚华去往沈阳求学,但是张蔚华的心里只想着金日成,他每晚辗转反侧,牢记着金日成所说的“寻找共产党”的话。

于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张蔚华偷偷从家里跑出来,连夜赶往金日成所在的吉林市。

见到金日成后,张蔚华还掏出了一把手枪。原来,在逃跑的当晚,张蔚华偷出了父亲的护身手枪。

之后,张蔚华郑重地把手枪放在金日成的手中,说道:“看,这就是我要献身革命的决心,这就是我的选择!”

金日成听完张蔚华所说的话,感动之余又颇为担心,他深知张万程对张蔚华的爱,如果张蔚华跟随自己有了什么三长两短,自己如何向父亲的至交交代呢?

而且,金日成觉得此时张家上下肯定都在着急地寻找张蔚华的下落,于是他便想劝说张蔚华回到抚松,其他事情以后再议。

但是态度坚决的张蔚华一口回绝了金日成,表示:“开弓没有回头箭,革命必有我这一份子!”

1985年一吉林兄妹访朝,竟发现:已自杀48年的父亲是朝鲜的大英雄

(日本关东军)

看到张蔚华并非头脑发热,金日成深受感动,于是把张蔚华安排在了榆树屯。一来那里相比吉林市更为安全,二来可以用教书先生的身份加以掩护,更方便张蔚华开展地下工作。

次年,金日成即将毕业,计划去山里组织武装力量继续革命,而张蔚华的哥哥也终于从抚松寻到了吉林市,张蔚华一时间难以抉择。

当时,金日成劝说张蔚华先回到抚松完成学业,告诉他说用知识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开展革命。

同时,两人约定好等张蔚华毕业后,继续在吉林市一起进行革命斗争。

而在金日成的极力劝说下,张蔚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自己革命的奋斗之地。

离别之时,金日成正式将张蔚华发展成了一名“共青同盟”的成员,鼓励张蔚华不忘革命,继续坚持地下斗争。

危难时刻巧遇张蔚华,金日成虎口脱险

翌年,金日成重返吉林市,令他没想到是,在他最危难的时刻竟然与张蔚华重逢,并在张蔚华的帮助下逃出生天。

原来,自从完成中学学业之后,金日成便离开了吉林市,在城市周边的乡镇上组织武装活动,暗中抗日。

当年6月份,金日成发动武装暴动,但是在关东军的血腥镇压下失败了,而作为暴动首领的金日成自然难逃追捕,最终被捕下狱。

半年之后,获释的金日成开拓新思路,前往吉林市偏僻的孤榆树村组织抗日力量,但是由于关东地区暴动频繁,因此东北军阀加强了对火车站等地的审查工作,整个吉林地区陷入了严密的封锁之中。

1985年一吉林兄妹访朝,竟发现:已自杀48年的父亲是朝鲜的大英雄

(东北军)

秘密来到吉林的金日成自感大事不妙,他原本是想扩大组织的规模,为革命斗争积蓄力量,但是吉林市压抑的气氛让金日成难以展开有效的行动。

万般无奈之下,金日成决定离开吉林市,前往敦化山区再从长计议。

但是,那时的吉林易进难出,城门口、铁路沿线都布满了哨兵,大量的军警特务在大街上巡逻。

而东北军也接到命令,疯狂地抓捕中国共产党人,而且朝鲜革命者也是他们的重要目标。

为了让金日成顺利离开吉林,几位投身革命的女同志打扮得贵气十足,试图以紧密包围的方法护送金日成进站。

但是,等到他们到了吉林火车站才发现,大量的军警正在对旅客的行李一件件地进行检查,携带着机密文件的金日成自然是不能上车的!

在辗转了十多公里之后,金日成在吉林旁边的一个小站上了车。

虽然金日成得以顺利地登上了火车,但是火车上依然有着大量的日军特务,他们在对旅客一个接一个地进行着搜查。

金日成倍感绝望,只觉得“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因此一旦他身上的文件被搜出来,那他很可能会被关进戒备森严的大连监狱,余生恐怕都难再见天日了。

1985年一吉林兄妹访朝,竟发现:已自杀48年的父亲是朝鲜的大英雄

(驻守吉林的日本关东军)

而在这进退维谷的危难时刻,金日成竟然在火车上遇到了张蔚华!

原来自从吉林一别,张蔚华便放心不下金日成,一直在密切关注吉林地区武装斗争的消息。

在金日成被捕之后,张蔚华焦急万分,屡次想要前去吉林营救,但是碍于日军的高压政策而未能成行。

在金日成出狱之后,张蔚华听闻他在吉林一带活动,便是再次瞒着自己的父亲,只身一人奔赴吉林。

然而,等张蔚华到了吉林之后才发现,吉林全境都弥漫着白色恐怖,他尽管多次托人打探金日成的下落,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是不敢详谈。

一头雾水的张蔚华在吉林盘桓了数日,却始终得不到金日成的消息。无奈之下,他决定先去沈阳求学,再细作打算。

然而命运却是如此的巧合,两个人竟然在驶出吉林的火车上相逢了。

张蔚华知道金日成此时的处境堪忧,于是一把把他拉进了自己的一等包厢里,等到四下无人,张蔚华才向金日成说道:“我此行便是专程来吉林寻你的,可是没想到吉林竟是这般危险,我认识的朝鲜人也是下落不明,只好想先去沈阳,再做打算。”

金日成看着模样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的张蔚华,长舒了一口气,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在最危难的时刻遇到自己的挚友!

1985年一吉林兄妹访朝,竟发现:已自杀48年的父亲是朝鲜的大英雄

(白色恐怖时期的中国)

这时候,军警的搜查已经愈发地严格,列车上所有的车门都被牢牢地锁了起来,许多乘客都被押到角落里进行盘问。

但是,由于一等车厢的旅客非富即贵,所以军警特务们并不敢多加为难,所谓的搜查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就这样,金日成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可火车到了海龙车站之后,突然有大量的军警聚集在车站大门外,许多压低帽檐的日本特务守在检票口。

张蔚华一时间也感觉十分紧张,局势瞬间变得难以掌控。

就在这紧急的时刻,张蔚华的父亲张万程恰好经过海龙,打算去营口出售人参等名贵的药材,途中听闻自己的儿子也要到海龙,便事先雇佣了一辆金碧辉煌的豪华马车,还派出了几个保镖随行护卫。

日本人被张万程的气场所震慑,并没有敢去为难张蔚华和随行的金日成,让他们毫发无损地走出了车站。

在海龙休养了数日之后,张蔚华极力劝说自己的父亲帮助金日成,最终,张万程亲自出面,雇佣了一辆豪华的玻璃马车,将金日成送往了敦化林区。

再度相逢密会马鞍山,密林一别竟成永别

金日成和张蔚华再度相逢,已经是1937年的盛夏。当时,金日成正带领着自己的革命武装力量在满洲国开展游击战,他把自己的这支武装力量命名为朝鲜人民革命军。

1985年一吉林兄妹访朝,竟发现:已自杀48年的父亲是朝鲜的大英雄

(朝鲜人民革命军)

他带领着部队转战临江、长春、延吉、哈尔滨等地,已经成长为了奋战沙场的革命军司令。

时年七月份,朝鲜人民革命军的处境愈发地艰难,但是金日成依然带领着部队在吉林山区和日本关东军作战,在敌众我寡的危急局面下,金日成带领大部队退守抚松的马鞍山区。

但是,东北山区的条件十分恶劣。夏天大雨瓢泼,蚊虫密布;冬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大部分战士甚至连过冬的棉衣都没有,怎么去抵御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呢?

除此之外,日寇实行经济封锁,为了切断反日组织的物资供给,实行了“并大屯”政策。他们把散居的百姓聚集在一起,凡是有人外出,一把盐、一块棉也不能带出去。

在这种情况下,金日成的部队补给渐渐不足,粮食和弹药都陷入了紧缺的状态。

为了保持战士们的战斗力,金日成打算派人秘密进城,向与自己分别多年的好友张蔚华求助。

但是,金日成的想法遭到了司令部的强烈反对。大家认为张蔚华是富家子弟,并不是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此举很有可能会暴露革命军的驻地。

1985年一吉林兄妹访朝,竟发现:已自杀48年的父亲是朝鲜的大英雄

可是金日成却将大家的反对意见一一压下,因为他心里十分肯定,张蔚华是绝不会出卖他的。之后,他派人下山寻找张蔚华。

其实,此时的张蔚华早已不再是文弱书生,他已经娶妻生子。明面上在府城经营着一家照相馆,但实际上心向革命的他早已成为了一名地下党员。

所以,在收到了金日成的求助信息后,张蔚华二话不说,当即清点家当,筹集了大量的钱财和物资。

物资筹集妥当后,两人约定在庙岭见面。见面那一天,张蔚华早早地就在等着自己多年未见的挚友,见面后的两人默默无言,相拥而泣。

张蔚华看着金日成,怪他这么多年都没有音讯,让自己十分的担心,金日成则是把自己这几年来的战斗经历将给张蔚华听。

听罢,张蔚华泪水盈眶,不禁动情地说道:“你们过的日子太悲惨了,一想到你们的经历如此艰苦,我就忍不住想要流泪,我身为革命者,却没能和你们在一起奋战,我的心里十分的惭愧!”

这一次见面,两个人足足聊了三个多小时,直到夕阳西斜才依依惜别,在谈话即将结束的时候,张蔚华突然追问起金日成家人的情况。

金日成无不叹息地说道:双亲相继病逝,自己的亲弟弟也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张蔚华听罢,再度泪如泉涌。

1985年一吉林兄妹访朝,竟发现:已自杀48年的父亲是朝鲜的大英雄

(抚松县)

自此之后,张蔚华以开办的杂货铺、照相馆等场所作为掩护,多次秘密地给驻扎在马鞍山的金日成部队提供粮食等军需物资。

除此之外,张蔚华还拿出了3000元钱购买了药品及其他生活用品等,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带人把这些物资送到了马鞍山上,帮助朝鲜人民革命军挺过寒冬。

大概半个月后,金日成和张蔚华又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见面,但两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一次见面,竟然是两人的最后一面。

当时,金日成将见面的地点选在了司令部的外围,那里有着许多天然形成的大温泉,两人就在温泉里一起泡了七天,期间更是敞开心胸,无所不谈。

临别之时,张蔚华申请加入朝鲜革命军。但是金日成却回绝了这一请求,他扶着张蔚华耐心地说道:“你是抚松地下组织的负责人,有你在后方对我们进行支持,比我们在战场上杀日军的作用要大得多!”

张蔚华见自己的愿望不能达成,就把自己身边的3名组织骨干推荐给了金日成,当那3名青年穿着军装站在张蔚华面前时,他虽然羡慕,但他知道自己肩上的任务也很重……

张蔚华舍命服毒保护金日成

当年的深秋,关东军围剿朝鲜革命军的行动不断加码,而金日成也已经数月没有见过张蔚华了。

由于担心张蔚华的安危,金日成派出交通员前去打探情报,可奇怪的是,交通员发现张蔚华的照相馆和杂货铺都没有营业,而张蔚华的行踪也成了迷。

1985年一吉林兄妹访朝,竟发现:已自杀48年的父亲是朝鲜的大英雄

(张蔚华尝尽酷刑)

得到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的金日成一连数天都没有睡一个好觉。直到七天后,交通员带来了一个让金日成悲痛欲绝的消息:张蔚华被捕下狱!

而出卖张蔚华的叛徒正是郑学海,这个人早年曾和金日成一起求学,后来成为了地下组织的积极分子。

然而,郑学海贪图钱财,禁不住敌人的诱惑而背叛组织。张蔚华当时对此一无所知,天性善良的他对身边的同志都十分的信任。

有一天,郑学海设计向张蔚华询问:“好久不见金日成的队伍了,最近好不容易有些消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

张蔚华并不知道郑学海的阴谋诡计,脱口而出:“不日之前,我还曾与金司令叙旧!”

郑学海迅速地把这一情报泄露给了日本关东军,当晚深夜,数百名日本宪兵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了张家。

被捕入狱的张蔚华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但是他始终没有向日军泄露任何关于金日成行踪的消息,硬是咬紧牙关扛过了一道道酷刑。

可张蔚华毕竟是地下工作人员,不似军人那般身体强健,所以几天的酷刑之后,他就晕倒在了狱中,一时间生命垂危。

得知儿子在监狱内遭受了酷刑,张蔚华的父亲张万程四处打点,散尽家财,最后才通过“保外就医”的名义把张蔚华接回家里。

但是,日军心思歹毒,张蔚华虽被接回了家,但张家大院的四周都是日军和日伪军假扮的路人,他们其实是故意放张蔚华出狱,以便借机引出金日成来。

1985年一吉林兄妹访朝,竟发现:已自杀48年的父亲是朝鲜的大英雄

(日伪军)

得知兄弟被捕入狱受尽酷刑,金日成心急如焚,可苦苦思索也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

正当他不顾一切准备强行攻进县城就自己的兄弟时,一个令他五雷轰顶的消息从山下传来——张蔚华自杀了!

惊闻噩耗的金日成几乎肝胆俱裂,痛不欲生。几天之后,张蔚华的父亲秘密将其子的绝笔遗书送到了金日成的面前,看到这封简短的遗书,金日成再度泪如雨下:

成柱(金日成小名):敌人正派特务秘密侦察朝鲜人民革命军司令部所在地。请速迁司令部要紧!张蔚华绝笔。

其实,张蔚华出狱之后便知道自己是凶多吉少,日军放自己出来就是为了引出金日成。

即使金日成不来,日军也会再次把他下狱,他怕自己难以继续经受酷刑而吐露金日成的消息,而为了彻底断绝日军从他口中获取金日成消息的念头,张蔚华决定以死相抗衡。

于是当年的十月初二,张蔚华在写下自己的绝笔遗书后,对着妻子痛心地说道:“恨只恨我当初没能手握枪杆和金日成将军一起抗日到底!”

一语终了,张蔚华毅然走进了照相馆中,将剧毒含汞的显影剂一饮而尽,壮烈牺牲!而此时,张蔚华膝下还有两个孩子,儿子张金泉年仅4岁,女儿张金禄才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

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金日成痛哭流涕。他对张蔚华充满了愧疚,而这种愧疚中更是饱含了对日军的恨。

但他知道,昔日的好兄弟已经牺牲,自己只有秉承他的遗志,坚持抗日才是对张蔚华最好的告慰……

后来,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日本无条件投降,而朝鲜也获得了解放,在金日成的带领下,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金日成念念不忘昔日之恩,张蔚华名扬朝鲜家喻户晓

在朝鲜建国之后,金日成日理万机,政务操劳,但是他依然没有忘记那个牺牲自己来保卫朝鲜革命军的挚友张蔚华。

1985年一吉林兄妹访朝,竟发现:已自杀48年的父亲是朝鲜的大英雄

1959年,金日成派遣党中央委员朴永存带队前往中国东北考察访问。

临行前,金日成特意叮嘱朴永存道:“当年我们在抚松的时候,你还记得吗?照相馆的主人张蔚华给我们送枪送药送粮食!

他已经牺牲20多年了,但我不曾慰问过他的家人。你到了抚松,务必去看望他的妻子和孩子,传达我的问候!”

言罢,金日成眼中饱含热泪。

金日成又说:“张蔚华是中国人,但他无异于朝鲜人,无异于朝鲜革命家。他的业绩不仅应写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册上,而且大陆的抗日革命史上,他也应占有光辉的一页!”

而在抚松政府的帮助下,领命出发的朴永存很快找到了张蔚华后人的下落。

当朴永存一行人出现在张家时,张蔚华的妻子忍不住痛哭流涕:“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没想到金将军还记得我那丈夫。”

待得情绪稍稍稳定之后,张蔚华的妻子取出了一张照片,正是张蔚华和金日成胞弟的合照。

她委托朴永存将这张照片转交给金日成,也算是当作回敬之礼。

见到照片的金日成悲痛不已,当即指示要将张蔚华的照片陈列在民族解放战争博物馆中,让他接受朝鲜人的敬意。

1985年一吉林兄妹访朝,竟发现:已自杀48年的父亲是朝鲜的大英雄

(朝鲜民族解放战争博物馆)

金日成的命令很快地传遍朝鲜全国,朝鲜各级政府都大力地宣扬张蔚华烈士,使得他成了全朝鲜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

时间一晃,又是二十多年,一列高级专列从朝鲜出发,经过中国东北境内,开赴苏联,金日成正在这列火车上,开始他的访欧之旅。

之所以要经过中国东北,是金日成的个人意愿——他想重新看一眼自己奋战过的土地。

在经过吉林时,金日成突然动情地说道:“抚松离这里只有几百里地,那里有张蔚华的遗属,给他们送一点礼物作个纪念为好!”

此时,张蔚华的妻子已经去世,收到礼物的是张蔚华的长子张金泉,他向金日成致函致谢。

收到来信的金日成萌发了见一见张蔚华后人的意愿。

翌年,金日成的愿望实现了——在平壤锦绣山议事堂里,金日成见到了张蔚华的一双儿女!

“欢迎你们!”金日成竟然破例说了一句中国话,而且金日成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了张金泉兄妹两人。

“我们都是一家人,用不着什么祝酒词了。来,为了大家的健康,为了中朝友谊,干杯!”

这一天,金日成还破例喝了很多酒。

在朝鲜的几天访问中,张金泉兄妹惊讶地发现,张蔚华在朝鲜境内竟然是人人皆知的革命英雄!

半个月后,金日成再度设宴,送别将要回国的张氏兄妹,这是外宾几乎体会不到的礼遇!

结语:

1985年一吉林兄妹访朝,竟发现:已自杀48年的父亲是朝鲜的大英雄

(张蔚华纪念碑)

在自己的回忆录中,金日成追忆道:“只有生者不忘死者,他们的友情才是巩固的、真挚的和永恒的。我认为,常常回忆已故的人,广泛宣传他们的业绩,细心照顾他们的后代,忠实地继承他们的遗志,是活着的人对前一代人、对先烈,对已故革命同志应尽的情义。如果没有这种道义,就不会有历史和传统的真正继承。”

而金日成与张蔚华的生死之交,将永远铭刻在象征中朝友谊的丰碑之上!

参考资料:

《论张蔚华对东北抗日联军的贡献》 蒋泽枫 通化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缅怀张蔚华,弘扬东北抗联国际主义精神》 贺飞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从金日成与张蔚华的世纪友情看中朝文化交流的特点》 刘彦臣 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文化研究院

《金日成情牵中国战友遗属》 吕明辉 领导文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