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翻譯家金曉宇根本不是精神病,他隻是反抗傷殘導緻的自卑和絕望

作者:心身健康咨詢
翻譯家金曉宇根本不是精神病,他隻是反抗傷殘導緻的自卑和絕望

《杭州日報》一月十七日的介紹翻譯家金曉宇的文章《杭州男子從殡儀館打來電話:能不能寫寫我們的天才兒子》感動了全網,尤其觸動了孩子被貼上精神病标簽後在家裡混吃等死的父母們。但是這些感動的前提是社會認為精神病就是殘疾,精神病孩子居然可以成為翻譯家。沒有人會意識到,孩子根本就沒有什麼精神病,純粹是被精神醫學誤導吃藥。如果孩子當時有良好的經濟條件,能夠得到父母和學校了解和支援,不被精神醫學誤導,或許就和他複旦大學畢業的哥哥一樣,不一定成為翻譯家,但是會過着豐富多彩的正常人生,工作、結婚、生子。

從金曉宇父親金性勇的口述中就可以判斷出曉宇的問題所在:

“六歲那年,小宇左眼被鄰居孩子打瞎了,隻能斜眼看東西。他還反過來安慰我們:沒關系,習慣了。”

眼睛是人的第二生命,失去一隻眼睛的殘疾對孩子是終生的痛苦。正常的殘障人士有三個特征:一是要證明自己和健全人一樣,二是要比正常人做得還要好,三是有非常強烈的自卑感,對環境和周圍的人有強烈的控制欲,經常處在自我封閉的自卑躲避和瞬間不考慮後果的絕望反抗之中(就是因為這個特征,曉宇被誤診成躁狂-抑郁症,或者現在的雙相情感障礙。實際上絕大多數被貼上雙相标簽的青少年也是因為這個特征,他們的自卑來自于被父母的苛責和否定)。如果要想證明自己和正常人一樣或者更好,同時不要讓自卑影響自己的言談舉止,需要有兩個基礎,一是人必須要攝入足夠的動物蛋白質和脂肪,讓神經系統有能力用理智克服自卑;二是社會環境非常友好包容忍耐,減輕他們的大腦負擔。隻是這兩個基礎都需要家庭和社會經濟支援。很多時候我們看到歐美發達國家的很多殘障人士和正常人完全一樣,就是有這兩個前提。

翻譯家金曉宇根本不是精神病,他隻是反抗傷殘導緻的自卑和絕望

很遺憾的是金曉宇雖然很聰明,至少在30歲前還是缺失了這兩個基礎。

“兩個兒子都聰明。回杭州後,大兒子考進複旦大學,後來考托福去了澳洲。

小宇高一時分在尖子班,老師說考大學完全沒問題。

但有一天,小宇突然和我們說,“我不上大學了,也不要讀高中了。” ”

曉宇的哥哥給曉宇樹立一個複旦大學的标準,曉宇必須好做到至少和哥哥一樣。可惜老師的評價是“考大學完全沒問題”,而不是可以考上重點大學。直接否定了曉宇。因為覺得沒有希望上好大學,是以曉宇選擇了放棄上學。隻是之後父母并沒有了解曉宇,而是讓他出去工作,更是加重了他的自卑和憤怒。

“他也不跟我們說話,會突然發脾氣,情緒極不穩定,完全變了一個人”。

因為曉宇還是很聰明的,不甘心就這麼度過一生,後來還是決定上補習班,參加聯考,考上了杭州大學外語系。但是杭大拒絕錄用,曉宇再次被打擊。後來他上了樹人大學。一年後他因為偶然的喝酒,大腦神經系統興奮,擺脫了自卑,不再壓抑自己,行為奔放,但是不被學校認可,從此與學校絕緣。但是曉宇不甘心,經過自學,兩年後,他拿到了浙江大學英語系的自考畢業文憑。隻是英語自考文憑并沒有幫助曉宇找到工作,又加重了曉宇的自卑心理,于是他選擇了自殺。

翻譯家金曉宇根本不是精神病,他隻是反抗傷殘導緻的自卑和絕望

非常遺憾的是,曉宇的父母并沒有意識曉宇的問題是自卑,當然更不會意識到如果攝入足夠量的動物蛋白質和脂肪可以讓神經系統減弱自卑意識。他們帶孩子去了精神病院,被貼上精神病标簽。

“去幾家醫院看了,都診斷是躁狂抑郁症,也叫雙相情感障礙,病人會抑郁和躁狂交替發作。

小宇不上學,情緒低落,晚上不睡覺,甚至自殺,這些都是在抑郁期;

無端猜疑指責别人,狂躁不安,有破壞行為,是轉入了躁狂期”。

精神病的診斷完全是主觀判斷,但是精神病的标簽會毀掉人的一生!曉宇根本不是什麼精神病!曉宇的關鍵問題是晚上不睡覺,失眠。其它行為都是失眠+自卑絕望的反映。失眠的原因主要是大腦神經系統缺營養而興奮。 是以如果當時父母讓曉宇攝入足量的肉蛋奶,曉宇不僅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且還會尋找工作的機會。

從曉宇父親金性勇的描述中,曉宇不僅能夠學習,去圖書館看書,專心緻志地翻譯,而且能夠細心體貼地照顧卧病在床的患上阿爾茨海默症的母親。他被送進精神病院後總是沖着看望他的父親“哭叫,‘求求你帶我回家,爸爸我們回家吧……’”

金性勇說每年11月到來年3月是曉宇最難熬的日子。每年都要被送進精神病院。藥物都不管用。為什麼曉宇會在這個時間段容易出問題?主要是杭州住宅沒有暖氣,冬天屋内寒涼。寒涼會讓大量血液流向皮膚維持最基本的新陳代謝,大腦則相對缺乏血液,導緻大腦缺營養。這一點和北方冬春交際的氣候類似,所謂的春天容易精神病複發。

金性勇說“小宇過馬路,迎面一個快遞員,他一拳打掉了人家的門牙”。

這個行為是社會恐懼神經病人的主要原因,似乎他們毫無原因,動辄大打出手。實際上大腦長期缺營養,如果再吃精神類藥物後,人一是及其恐懼,對他人對自己的目光非常敏感;二是他們會盯着别人看,當别人表示不滿或者也和他們對視時,他們會覺得别人對他們有攻擊性;三是不會考慮行為後果,攻擊别人是為了保護自己;四是事後又非常後悔。

精神藥物看似能讓人變得乖一些,但是遇到意外刺激仍然會讓人的大腦失控,曉宇去年11月份沒有告訴父母,去了溫州一趟,主要原因是

“早在2016年,他就接到出版社約稿,請他翻譯德國思想家本雅明的《書信集》。這本書有53萬字。拿到德文書稿後,小宇通宵達旦查閱資料,連發病都忘了,隻用一年時間就交出譯稿。

可惜,因為出版社的原因,這本書遲遲沒能出版。小宇天天在等。”

正常人都會心急如焚,何況吃藥的曉宇。最可悲的是絕大多數被貼上精神病标簽的人要麼被關在家裡,出門必須要由家人陪着,要麼被關進精神病院,完全不能自主行動,失去了自由。他們隻要離開監護人,就會被認為精神病複發了。

金性勇看了很多精神病方面的書,

翻譯家金曉宇根本不是精神病,他隻是反抗傷殘導緻的自卑和絕望

“我讀到一本書叫《躁狂抑郁多才俊》,是美國一名精神病醫師寫的,裡面列舉了25位曆史名人:貝多芬、梵高、牛頓、海明威……他們終其一生都有雙相情感障礙的典型表現,承受了超出常人的痛苦。又都是具有偉大想象力的天才藝術家。”

這本書實際上是誤導被貼上精神病标簽的人,讓他們認為患上精神病的人都是聰明的天才。告訴他們隻要吃藥就會好了。但是作者沒有說的是這些名人第一沒有吃藥,第二生活富足,不需要看别人臉色,不需要别人監督看管。他們是自由的。

翻譯家金曉宇根本不是精神病,他隻是反抗傷殘導緻的自卑和絕望

金曉宇至今已經翻譯了22本書,700多萬字。隻能說一是他有語言天賦,二是精神藥物讓他失去了其它能力,隻能專注于語言。應該說他是幸運的,有一個好母親,讓他的語言天賦發揮了作用,也減少了他的自卑感。他極其認真地翻譯,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可。

“第一次眉開眼笑地告訴我,“爸爸,浙江圖書館裡也有我翻譯的書,我還特意去查了借書登記本,有很多讀者借過金曉宇譯的書哦!”

新書出版後,小宇會去檢視豆瓣評分,“爸爸,爸爸,都是8分以上,還有很多讀者評論好看……””

翻譯家金曉宇根本不是精神病,他隻是反抗傷殘導緻的自卑和絕望

如果沒有精神病标簽,隻要有足夠的營養和愛的環境,金曉宇對社會的貢獻不會比現在小,而且會享受人生很多的樂趣,會感受到幸福。可惜雙相情感障礙在中國精神病領域和精神分裂症等一樣,都被劃分成重度精神病,會失去很多正常人擁有的權利,比如考駕照,開車,獨自坐飛機,等等。金曉宇能否徹底恢複大腦健康,讓其80多歲的父親金性勇和哥哥安心呢?實際上是完全有可能的。隻要他能夠攝入足量的肉蛋奶,慢慢減藥停藥,尤其是周圍鄰居和社群多包容他的行為,他會逐漸恢複大腦健康的

學生隻有停掉精神藥物,真正恢複大腦健康後才能正常複學

大腦異常青少年的家長被誤導兩次,一是吃藥,二是僞同情和麻痹

青少年大腦異常,言談舉止失控,精神醫學與大腦疲憊與營養缺乏綜合征的對比

知名學者披露孩子自殺悲劇,警醒家長需要如何預防孩子大腦失控?

什麼樣的父母會讓出現精神病狀的孩子無法恢複大腦健康?

為什麼診斷精神病和吃藥後很多青少年從乖乖孩子變成沖動魔王

某些抑郁症組織是怎樣把大腦異常的青少年引入絕路和糊弄家長的

大腦疲憊與營養缺乏綜合征

孩子自殘行為不可怕,父母沒有及時改變才會加重孩子絕望、心死

張曉平相關文章連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