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倒退到幾十年前,我們很難想象如今中國汽車生産制造行業可以發展的如此之快,甚至一度讓德國、南韓這些老牌汽車制造強國都有了危機意識,加上中國制造順應清潔能源趨勢,大力發展電動汽車,未來的中國汽車還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無怪乎16日德新社報道稱“中國人正在迎頭趕上!”

中國汽車産銷雙雙結束連續三年下滑
新年伊始,“中汽協會資料”賬号就帶來了中國汽車去年的好成績,據了解在過去的2021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201.5萬輛,比上年猛增猛增90.1%,同時中國汽車産銷資料也都雙雙超過了2600萬輛,這相比于前幾年的出口量連續下滑的成績,可謂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而此時的南韓汽車行業卻憂心忡忡,因為他們的整車出口破天荒地跌破了200萬輛,産量和内銷也雙雙在同比下滑中。南韓在半導體和晶片領域一直都保持着優勢,而這些恰恰是汽車制造的關鍵技術,為何掌握了領先全球的晶片技術還會出現市場遇冷的情況呢?要知道曾經的南韓,汽車工業生産總值一度占據到國民生產毛額的一半。
與此同時,傳統汽車強國德國也有了一定的危機感,雖然全球熱銷前三的汽車仍然是德國制造,但是中國車企的成績則是在不斷上升中,比亞迪、吉利和長城這幾年的創新排名已經跻身全球前十,結合中國正在大力發展的新能源,中國車企迎來更大發展空間。
中國汽車為啥能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
南韓《亞細亞經濟》報道稱,在過去的13年,中國汽車的産銷都是世界第一,盡管這兩年全球經濟都不景氣,但是中國依舊保持住了這個好成績。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去年銷售了352萬輛新能源汽車,而今年甚至可能突破700萬輛。報道稱,中國已經在即将開幕的北京冬奧會上試運作600輛氫能電動汽車,而2025年中國氫能電動汽車銷量有可能達到10萬輛。
為什麼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如此之快?該報報道說,中國政府采取整車出口鼓勵政策,加之國内汽車行業生産技術不斷提高,同時各企業還在不斷深耕新技術的創新應用,交出滿意的答卷是必然的。眼下中國汽車行業還在不斷拓展海外市場,俄羅斯、東歐、中美南美等這些收入水準一般且與中國關系較好的國家,成了中國首要的推廣目标。
有分析認為,随着世界即将進入電動車時代,未來中國整車出口量還将繼續增加。